云松之间隐书香
2018-05-14丁梅琴
丁梅琴
“云隐九里西湖路,云松拌青桑。藏剑影,隐刀光,入门闻书香。”云松书舍在杭州西子湖和北高峰之间,位于杭州钱塘十八景之“九里云松”的起点,原属于杭州植物园,建于1996年,占地2000平方米。书舍不售门票,游客随意进出,清风徐来,松竹微动,虽坐落于闹市之中,但周边环境幽美,恍如尘世中的桃源。庭院深深,花香鸟啭,小桥流水,无疑是读书幽胜所在。
江南园林多以私家园林为主,面积较小,玲珑雅致,融居住、会友、赏景等诸功能于一园。以有限的空间浓缩自然山水,“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是其造园手法的真实艺术写照。云松书舍整个布局博江南园林之长,又仿金庸笔下小说《笑傲江湖》中的“梅园”而建,整个设计简洁典雅,主体建筑为南方四合院式建筑。从外表来看,庭园并不大,但一迈进门内,主要的建筑物把全园分割为不同景区,层层深入,曲径通幽,引人入胜。整个园子以自然野趣为胜,包括了山、池、岛、花、石、亭、厅、阁、假山,再以回廊曲径连接,江南园林特有的建筑风格在其间体现得淋漓尽致。
云松书舍的大门精致而又气派不凡,悬挂的横匾“云松书舍”几字由汪道涵先生题写,潇洒中带遒劲,颇富文人气质。左右分别是金庸自撰的那副著名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14字囊括了金庸《笑傲江湖》等14部武侠小说,取其作品首位字组合,相贴相吻,极富趣味。大门开处照壁前有一些低矮的凤尾竹,中间缀以吸水石假山,听闻以前这里置放着岁寒三友的盆景,不知何故难觅踪迹,令人心下怅然。迈入第一门,左右回廊,中间是一个天井,右边墙上镶有一方大青石,是《云松书舍碑记》,记述书舍的建筑过程。根据书舍内碑记,云松书舍由香港知名人士查良镛(金庸)先生出资兴建。金庸先生修建云松书舍的初衷为“以供藏书写作和文人雅集之用”。
书舍一进是会客厅“耕耘轩”,不追求一鸣惊人,只为艺术多耕耘,其寓意不言而喻。庭院内的古树参天,阳光透过绿色的树叶在地上洒下斑驳的影子,左右两侧长廊各有对称的梅花形花窗,花窗外的景色却又大不相同,各有千秋。“空間景物不尽可观,或则平淡间有可取之景”,正是运用了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之一——框景,形成了一种“似实而虚,似虚又实”的“无心画”之美。
松树刚直不屈的气质和挺拔秀丽的姿态,向来是中国园林文化精神中永恒的审美意象。“园”如其名,云松书舍中也遍植了各种各样的松,有雪松、油松、樟子松等不一而足。耕耘轩后的偏院中有一棵古松,苍劲挺拔、蟠虬古拙,下方置几块假石以丰富层次,旁边立着一块题字石碑,上书“雪松”二字。
“风入寒松声自古”,松风传雅韵,是松树的又一大特征,听松风也就成为文人雅士的风雅之举。《南史》载“‘山中宰相陶弘景特爱松风,庭院皆植松,每闻其响,欣然为乐”。松石间意,便若神仙中人。云松书舍的花园叠山上便有专为听松风而设的景点听松亭,亭子为全松木结构,亭顶瓦片也由松木制成,造型古朴雅致。四周皆植松,还有一些未开的杜鹃夹杂其中,想必待到花开又是一道好风光。“万壑松风酒一壶”,何其潇洒。听松亭又是整个书舍的最高点,若在亭中驻足远眺,四面八方的景色一览无余。
穿过回廊,可见一片水榭,水域四周栽植着一棵棵枫树,待到深秋时节,想必就可以在玉兰亭中坐观“霜叶红于二月花”的景色了。水中一尾尾的红色锦鲤竟一动不动,慵懒而又惬意的姿态十分惹人喜爱,但一听闻游客声息,它们便活泼地畅游其间。水域中央又有一小洲,水面上的草丛中有小小木桩,可供游人跨过水面,一跃而上,进入小洲细细观赏,但见八角金盘、鼠尾草等各种植物欣欣向荣,水与洲之间又配以各种嶙峋的怪石,意趣颇多。玉兰亭设于此间,可品茗调琴,可侧耳听雨,可眺望园景。
水榭与亭台楼阁之间则以回廊相连,回廊又缀以不同花式的窗框,每一窗框都展现不同景观,有萧萧的竹林、茂密的桂树以及苍劲的松。回廊墙壁上还刻着金庸14部小说的壁画,从靖哥哥、俏黄蓉到乔帮主、令狐冲、韦小宝、陈家洛一应俱全,栩栩如生。
松风明月楼是整个园子的主楼,共建两层,白墙乌檐,红木窗棂,从外围看去,四周俱是高低参差的树木,楼体掩映其中,“松风明月楼”5个字隐约可见,蓝天白云与屋檐仿若相接。沿着右侧回廊一路走进松风明月楼,两侧墙壁各挂一幅金庸作品插图,下方以瓶插芦苇作为装饰,为周正的厅室平添了几分活泼,野趣十足。正厅墙上题匾“笑傲江湖”,厅内置一套红木桌椅以供文人雅集之用,巨大的落地玻璃窗又有欧式风情,窗外可见一方荷塘,隐约有“半亩方塘一鉴开”的雅致,荷花虽然开败,但荷叶仍点缀其间,倒也别有一番韵味。游客可在此驻足品茗、休憩观景。
从松风明月楼走出来又是另一方天地:天井上方倾泻出的阳光让这里的芭蕉树生长得尤为茂盛,宽大的芭蕉叶相互簇拥着,好不热闹,绿意仿佛漫出了整个庭院,旁边还有一些新生的芭蕉,矮小却又坚韧,整体看上去疏密有间、错落有致。脚下的石板则是一整幅太极八卦图,太极是万物之源,又存于万物之中,世间之事莫过如此。园林本意即在于代表最根本的自然,人们通过这种艺术形式表达回归自然之意。布局太极图,既表达了归本之心,又传达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美好境界,体现了人们在认识自然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大智慧。后进的庭院也是芭蕉叶的园地,这里还栽植了一些其他植物:满墙的爬山虎郁郁葱葱,墙角的竹子笔直翠绿,庭院中央的茶座可供游人休憩。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芭蕉园之外还有一座赏心斋,由于四周景色布置的差异,所以从不同角度去看,书斋的观赏之感也大不相同,简约又不拘一格,减少了现代化建筑式样带来的突兀。走过一级一级的石板路,一侧蜿蜒至草丛深处,一侧通向开阔之处,便觉豁然开朗,兜兜转转之间,又回到了听风亭,恍然之下顿觉妙趣横生。几进几出之间,整座园林的景致已尽在其中,江南园林的韵味也正在于此,格局虽小,细细品味之间,可赏之处却颇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