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起航‘非遗’梦想 传承中华文化”

2018-05-14曹莹

学生导报·东方少年 2018年1期
关键词:面塑海派中华文化

曹莹

2017年12月29日的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起航‘非遗梦想 传承中华文化”——北郊学校“我是非遗传承人”主题活动在北郊学校校园内展开。来自民间的多位非遗传承人来到校园里,手把手地教起同学们非遗技艺,希望自己的拿手绝艺能在新一代中得到传承与发扬。

现场

“非遗”传人走进教室

民俗文化,中华瑰宝;血脉相传,生生不息。上海市北郊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据北郊学校錢老师介绍,北郊学校以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为己任,充分挖掘社会资源,以期让小朋友与传统民俗“零距离”接触。

记者当天在活动现场看到,学校特邀请了多位民间艺人走进教室进行现场制作、教学。在孩子们期待的目光中,大师们施展起自己的拿手绝艺:海派面塑、棕编、灯彩、印章、中国结、纸艺、绒绣、昆曲等等。老师在台上认真示范,同学们在台下专注听讲。老师还不时走到台下手把手地教同学们。

目的

传承传统文化

据钱老师介绍,北郊学校开展“非遗进校园”活动的目的就是为孩子们创建一个浓厚的民俗文化氛围,让孩子们在欢乐中与非遗文化亲密接触,感受其精髓和魅力,让中国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面塑,俗称江米人。因多为面粉材料制作所以民间又称为捏面人,被誉为“立体的画、无声的戏”。从开山祖师“面人赵”赵阔明先生,到第二代传承人赵艳林女士,再到第三代传承人上海市北郊学校陈凯峰老师,一家三代人默默延续这项民间艺术。

该校成立了海派面塑工作小组、海派面塑工作室、海派面塑社团。陈老师的面塑课受到学生追捧,荣获上海市中青年教育教学评比一等奖,入选上海市教育教学优质课程库。已出版校本教材《海派面塑》教材三篇。

延伸

走出校园传播“非遗”

为了在更大范围传承非遗文化,北郊学校还制定了“一所基地学校带动十所周边学校、联动一个社区”的机制,现在该校的海派面塑项目已覆盖幼儿园、小学、中学各学段。

据悉,该校开展了“非遗小达人”系列社会实践活动——组织“非遗小达人”参加公益活动,参加上海市学生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主题月活动;“非遗小达人”走进大世界,开设传习教室课程等。

据记者了解,该校希望通过开展“起航‘非遗梦想 传承中华文化——我是非遗传承人”系列主题活动,将本地的面塑、纸艺、绳艺、串珠、撕纸、灯彩、棕编、印章、昆曲等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通过学生全方位、多角度参与,培养其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

在前不久召开的虹口区第九次少代会上,北郊学校的“海派面塑”、“茶艺社团”还在会中为大家展示了北郊红领巾们的风采。

猜你喜欢

面塑海派中华文化
面塑浓缩“百态人生”
捏个萌猪迎新春
方晔:浙江面塑文化“守艺人”
海派《七侠五义》重现舞台
两岸青年在厦门共商中华文化传承与青年担当
为“海派”正名
跨界合作引领时尚
海派,一种“变”的渴望及行动
指尖上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