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文献回顾与研究重点展望

2018-05-14沈茂英

中国西部 2018年6期

沈茂英

〔摘要〕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过去十年,社会已逐渐忘却这场巨灾及其损失,只偶尔会唤起灾难发生那一刻的惨痛记忆。学术研究同样如此,对重大灾害事件的学术研究随时间流逝而衰减直到成为学术记忆。尽管本文曾经主持并参与过多项汶川地震灾区相关学术研究,也随着时间流逝而逐渐忘却这场灾难及其巨大影响。在“5·12”汶川地震10年之际,本文依据知网(CNKI)数据库和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对2016年、2017年和2018年(5月前)的文献资料作进行梳理与回顾,并对2018年后重建灾区未来研究热点和重点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 汶川地震 灾后恢复重建 文献回顾

〔中图分类号〕F127 X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0694(2018)06-0034-09

一、汶川地震灾区学术研究的时间衰减效应

时间是抹平伤痛忘却记忆的最好选择。给灾区人民造成巨大损失的“5·12”汶川特大地震(以下简称“汶川地震”),距今已过去十年了,灾区基础设施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经济增长、社会进步、民众富裕、生态良好,除地震遗迹把人们拉回到那“恐怖”的时刻外,很难想到这里曾经是满目疮痍的汶川地震灾区,这里有6.9万遇难群体,还有一万多失踪群众。在这场由自然灾害(地震)引发的巨大灾难面前,学术界第一时间把对灾区的关注、关心和关爱转化为学术研究,大量研究成果在汶川地震发生当年(2008年)井喷而出,为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贡献了独特的社会力量。但随着时间流逝,经过恢复重建和振兴的灾区,重现经济繁荣、社会发展、人民安居的小康社会,学术研究成果和发表信息呈现出明显的时间衰减效应,尽管在地震十年之际,文献在2018年又明显增加。

1.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研究文献数量随时间流逝而急剧减少

中国是自然灾害较为频繁的国家,地跨青藏高原、横断山区、四川盆地、云贵高原的四川省则是自然灾害的高发区。“5.12”汶川特大地震灾区及相邻地区,先后发生过1933年的叠溪地震、1976年的松潘大地震、2008年的汶川特大地震、2013年的芦山地震、2017年的九寨沟地震,以及地震次生灾害如泥石流、滑坡、洪灾、塌方等,部分地方承受过一次、二次乃至于三次以上地震及其次生灾害的巨大破坏。对灾区及灾区次生灾害研究,一直受到相关学科的重点关注,例如:从初期的灾害损失评估、重建思路与对策建议、灾区环境承载能力研究等,到近年来地震灾区受灾青少年的心理卫生、重建经验、政府与企业参与等,但学界的研究也随着地震恢复重建和灾区振兴而逐渐减少,最后趋于平静。

在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以知网(CNKI)为文献检索平台,检索汶川地震灾区学术文献,结果发现随着时间的流逝,围绕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关学术研究在2014年后急剧减少,文献数量从三位数下降到两位数。在知网上,以“汶川地震”为关键词检索的文献,2008年~2017时间段内文献数量分别为242篇、157篇、114篇、112篇、52篇、60篇、40篇、26篇、15篇和21篇。地震发生(当年)和次年,学界极为关注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研究文献数量丰富,但随着时间推移而逐年减少,到2014年仅有40篇文献,2015年26篇,2016年15篇,2017年21篇。将检索范围缩小到哲学与人文科学、社会科学I辑、社会科学II辑和经济与管理科学等范畴,这个时间段的研究文献数量分别为153篇、73篇、62篇、64篇、26篇、26篇、17篇、7篇、8篇、11篇,从三位数下降到两位数。到2018年5月11日检索时发现,学界对2018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研究文獻又开始增加,检索到11篇文献,内容以纪念汶川地震发展10周年和灾后恢复重建内容为主。时间衰减并不意味着学界忽略对这个区域的研究,而是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研究推向了更深层次的思考和探索。

2.国家社科基金立项数量同样随时间流逝而快速下降

国家社科基金是社会科学研究风向标,既代表社会科学界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关研究的重视,也代表着学术界的研究热点和研究重点。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当年,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专设了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关问题的研究专题,当年就立项两个重大招标课题。以“汶川地震”和“汶川大地震”为关键词,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数据库中进行立项检索,共计检索出25项国家社科基金课题。在2008~2017年这个时间段内,全国社科基金课题立项的分布数为3项、18项、0项、1项、1项、0项、1项、0项、0项和1项,地震次年立项数目最多,共计18项,其次是当年(2008年)3项,其中重点1项、重大项目2项,2010年立项数为零,2014年、2015年、2016年也为零。当汶川地震灾区研究已经逐渐成为“学术记忆”之时,2017年国家社科基金重点课题“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研究(2008~2018)”再次将目光聚焦汶川地震灾区,聚焦重建模式的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研究。

从重大项目、重点项目、一般项目、青年项目和西部项目的课题类别看,分别有3项、3项、8项、6项和5项。可见,一般项目最多,青年项目其次,再次是西部项目,重大项目和重点项目数量一样多。

在立项学科中,社会学4项、应用经济学4项、民族学4项、人口学3项、新闻学3项、跨学科的重大研究2项、史学(中国历史和党史党建)2项、哲学1项、宗教学1项和体育学1项,表2详细列出了国家社科基金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课题的分布时段和学科构成。

从立项题目来看,大体分为灾区人口重建、人口贫困、移民社会适应、农户脆弱性、灾区产业恢复、地震遗迹旅游开发、灾难报道中的伦理问题、羌寨藏族文化重建问题、基层组织作用问题、地震与救灾制度、重建中的若干重大问题、重建中的法律问题、“经济-社会-生态”统筹恢复重建、羌族传统体育抢救性保护以及重建模式与可持续性等。

整体上讲,国家社科基金课题早期立项课题侧重于解决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过程中的重大问题,在完成恢复重建和步入振兴之后,国家社科基金立项课题的重点转向汶川地震与中国救灾制度转型、汶川地震重建模式与可持续发展等相关问题。

二、2016年以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学术研究重点梳理

围绕汶川地震学术研究回顾的资料已经较为丰富了,仅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震灾研究中心就推出了2013年版的《灾难的学术记忆(2008-2013)》和2018年版的《灾难的学术思考》两部专著。第一部是对2008年至2013年期间社科类研究成果的综述,涉及人口、资金、危机管理、社会管理、自愿者救助、灾害慈善事业、羌族文化重建、灾区基层党建、灾区生态修复、对口援建、灾难应对法律问题等领域。第二部是2013年后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的学者对包括汶川地震、芦山地震、九寨沟地震等的学术思考。本文就2016年后社科学者对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关注和研究的重点领域进行一些梳理。

1.2016年文献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2016年,社科学者研究的关键词以可持续发展为主,涉及灾区地质灾害防治后续问题与对策建议、再生育家庭的可持续发展、灾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地震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灾区农户贷款违约与影响因素、灾区精英化景观改造所引发的相关问题等。许强(2016)认为,汶川地震极重灾区泥石流治理工程面临防治功能无法正常发挥乃至于失效危险、极重灾区河道快速大范围淤埋抬升存在极大安全隐患等问题,提出实施极重灾区地质灾害流域性综合防治,开展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后期维护,推动地质灾害防治、土地整理与精准扶贫的有机结合等。〔1〕赵旭(2016)对汶川地震特色地质遗迹资源进行了评估,提出构建地震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的支持体系。〔2〕陈格(2016)利用四川省的调查数据,对“5·12”震后再生育家庭在健康、教育和家庭发展等三个方面形势严峻,年龄、健康、户籍、可持续发展问题突出,建议政府尽快出台更长效的政策以支持再生育家庭的后续发展。〔3〕陈双群(2016)认为,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受灾地区生态环境水平,还具有较高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将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划分为科普型、感恩型、祈福型和重建生活型4类,结合汶川地震事件来开发构建主题休闲、旅游休闲和乡村文化休闲。〔4〕蒋远胜(2016)研究受灾农户长期贷款的违约问题,认为农户贷款违约率比较高但能够有效控制,农户收入能力下降和还贷意愿不足降低了贷款履约率,甚至信用贷款履约率还低于亲朋之间借款等。〔5〕谭斯颖(2016)认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是一次大规模的精英文化的实践,其建筑空间体现的是国家意志和精英化的文化景观,由于本土文化在重建过程被淡化和边缘化,导致局部地区出现新景观与当地居民实际需求相斥的现象,从而造成部分灾民在新社区的适应情况不理想甚至造成已建景观被重新改造的情况。〔6〕

2.2017年文献关键词:心理和文化重建

汶川地震对基础设施、房屋、产业、公共服务等破坏在举国体制下很快实现了绿色重建和跨越式发展,灾区基础设施、城镇建设、公共服务等至少超越震前十年,但灾害对汶川地震灾区群众特别是儿童、青少年的心理创伤的平复却是一个相当漫长的过程,传统文化的保护性重建同样需要时间的沉淀来缓慢修复。2017年,社会科学界对地震灾区的关注重点更多集中在心理健康和文化重建等相关领域。袁芮(2017)认为,基于汶川地震灾区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具有发病率高、病程慢、治疗难度大等特点,社会工作者可以将三级预防体系作为行动框架,扮演倡导者、协调者与个案管理者的角色,系统化、有层次地开展预防和介入工作。〔7〕蔚建文(2017)研究指出,可用社会资本理论解释地震灾区民众心理健康影响,灾后初期社会资本可缓解灾难对民众心理健康的冲击,社会网络规模对民众心理健康的影响则不显著;在重建初期,社会资本的强关系表意性功能显著,随后网络差异所带来的信息和资源的机制作用更显著;城市经理层对改善心理健康具有显著正向影响,农村经济富裕阶层具有显著负向影响。〔8〕兰竹虹(2017)关注汶川地震移民的社会适应问题,认为社区人文社会环境直接影响他们的社会适应状况。〔9〕

羌族传统文化重建是2017年文献的又一关键词。杨一(2017)采用田野調查、人物访谈、质性研究等研究方法和社会影响评估理论,从物质文化重建、制度文化重建、精神文化重建方面评估汶川地震灾区羌族文化的重建效应,识别出文化重建中面临着重建文化设施与原有生活轨迹的失衡、灾后社会经济管理与原有文化管理体制失范、生态环境和产业机构重建与原有习俗生活观念的失准等,提出培植传统文化生态、培育羌族传统文化传承人、打造羌族传统文化立体生长空间的相关建议。〔10〕蒋彬(2017)认为,在2008 年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进程中,现代科学观念的强力进入、抗震标准的强制实施、高新技术的广泛采用、受援条件的限制等,不仅与羌族原有的灾难观念产生了较大的张力,并在具体实践中如村落的选址与布局、建筑材料与结构的抗震性、生计方式从多元互补到结构单一、避灾仪式的删繁就简与时空转换等方面重构了羌族的灾难观。他认为,羌族灾难观的重构对于羌族社会的意义尚需时日进行长期观察。〔11〕

3.2018年5月前文献关键词:多元化差异化研究

在 “5·12”汶川地震十周年之际,有关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的研究文献又明显增多。这里,对2018年文献的检索截止到2018年5月11日,以后的许多文献并未在知网上检索到。就检索到的研究文献而言,研究主题和研究内容更加多元和多样,很难用一个词来表达。文献研究的重点包括贫困村儿童发展、青少年创伤后的成长、受灾群体的社会支持、家庭、社区和政府动力机制、恢复重建资源分配、基层治理模式变迁比较等,研究视角与主题多元化差异化较为明显。

受灾人口的成长和社会支持研究。汪三贵(2018)认为,地震中学校损毁程度不仅对儿童心理的消极影响最大,而且也影响儿童的灾后入学率;在控制灾害损害影响的条件下,学校的县内异地安置对儿童心理具有积极影响,学校的县外异地安置也有助于提高灾后儿童学业表现,而家庭的长期异地安置对儿童灾后的入学率和学业表现都具有显著的积极影响。〔12〕王文超(2018)研究了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状况与影响因素,他们认为:随着时间的推移应激障碍呈下降趋势,创伤后心理反应的影响因素分为直接诱发因素(创伤暴露程度)、个体稳定型因素(人口学变量、人格类因素)、个体状态型因素(核心信念挑战、反刍思维、复原力、控制感)和环境因素(社会支持)等四类,这些因素对应急障碍和创伤后成长都会产生影响,但影响机制不尽相同。〔13〕杨松(2018)则关注地震受灾者的支持网络问题,认为受灾者获得帮助具有随机性并且概率低,只有2/3的受灾者获得过生计方面的帮助,只有1/3的受灾者获得过财务或情感支持;在四个帮助项目(生计、住房、财务和情感支持)中,受灾者获得帮助项目的平均数是1.75;受灾者获得支持的程度不同,大多数汉族人获得的支持少于少数民族受灾者。〔14〕

住房重建中的动力机制和资源分配则是学者关注的另一个重点领域。卢阳旭(2018)通过研究住房重建中家庭、社区和政府的动力机制后认为,家庭的个体特征对住房重建速度的解释力较弱,但本社区其他居民的住房重建速度则通过社会比较和规范压力的机制影响了家庭的住房重建速度;政府的经济干预能够加快住房重建速度,而行政干预则会延缓住房重建速度。〔15〕因此,灾后重建行为不只是一种个体行为,更是一种嵌入于群体社会规范和政府干预措施中的集体行为。尉建文(2018)通过研究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政府资源分配的机制和逻辑后,认为以政府为主导的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形成了灾后重建的中国经验”,资源分配具有四个方面的特征,一是相对需求法则是政府资源分配的首要原则,农户住房损失越严重,林地和耕地受损越大,其获得的住房补贴款就越多;人员伤亡状况越严重,非农业生产损失越严重,其获得的生活补贴就越多;二是相对优势法则在政府资源分配中的作用显著,农户的经济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越高,其从政府得到的住房补贴和生活补贴的数量就越多;三是银行贷款则更多的是遵循相对优势的法则,农户的震前经济地位越高,其能得到的贷款就越多,反之,则贷款额越低;四是政治资本对于政府资源的分配并无显著影响,党员身份并没有提高其家户资源获取的数量。〔16〕

关于灾后重建与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研究。景燕春(2018)通过持续三年对四川省龙门山镇A区和B社区重建的比较研究发现,在社区治理层面,无论是社会组织的参与式治理还是村集体的权威主义治理,都有自己的优势,但又处于超越社区层面的急速的灾后重建、城乡一体化以及社会管理改革过程的交互作用中,各种力量对社区的多方面介入使得基于相对隔离封闭的传统社区的参与式发展理论和以往计划体制下的单一权威治理思路都难以应对社会治理制度。这就需要在党的领导下,在多元共治和权威管控之间达到平衡。〔17〕

三、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未来研究重点展望

“5·12”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是一个值得学者长期关注的领域。这个区域自身拥有独特的自然环境、地形地貌、社会文化、人口结构以及多样地域文化等,注定这个区域在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界的特殊地位。汶川地震在三年恢复重建和三年振兴中,不仅创造了许多值得总结的中国重建模式与经验,还有值得深度挖掘的地震遗迹资源与保护记忆,更有许多值得深度研究的社会问题、心理问题、人口问题、经济问题、生态问题、环境问题、文化问题以及城镇化问题等等。无论是从社会学、民族学、人类生态学、人口学等学科视角,还是从抗灾救灾史学、管理学、可持续发展等角度,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都非常值得学者们持续关注和深度研究。

一是开展对汶川地震极重灾区城乡聚落空间变迁与社会治理的跟踪观察和研究。遭遇巨大破坏的极重灾区城乡聚落和社区,其基础设施、基本公共服务、住房和空间重构在捆绑式发展中得到快速提升并超越震前数十年。这种快速发展投射到城乡聚落空间形态、生态环境保护、产业发展、人口构成、社区治理及机制构建等层面及其表现,值得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学者们进行长期的跟踪观察和研究。

二是开展汶川地震灾区学术史料数据库构建的相关研究。我国是一个自然灾害多发频发国家,各类自然灾害给人民群众生命和财产造成巨大损失。对灾害及灾害治理经验的总结,有助于未来应对灾害并减少灾害造成的损失。围绕汶川地震灾区的抗灾救灾、恢复重建和振兴发展等相关领域的学术研究史料丰富,涉及领域广泛,涵盖了地震救援、泥石流灾害应急、恢复重建与发展、文化保护与传承、生态保护与恢复、易地搬遷等诸多领域,而且研究持续时间相对较长,完全具有形成汶川地震学术史料研究数据库的基本条件。因而,开展汶川地震灾区学术史料的整理和数据库构建是未来汶川地震灾后恢复重建相关研究的重点建设内容之一。

三是开展汶川地震灾后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人文)设施的匹配研究。汶川地震恢复重建开启了重大地震灾害的举国援建和对口援建模式,灾区硬件环境(如道路交通、学校、产业园区)以及城乡规划等均超越灾区震前,但灾区软件环境(如人才、观念、意识、习俗等)远未提升到适应硬件设施的水平,硬件软件存在匹配问题。以提升为核心的软件环境建设是一个相当长漫长的过程。因而,开展硬件基础设施与软件设施的匹配度研究,以及硬件软件匹配对灾区振兴发展的影响也同样值得学术界关注。

四是开展汶川灾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持续维护研究。全国对口援建在极大提升受援地区基础设施的同时,也形成了基础设施维护的成本负担,一些基础设施特别是公共服务设施等因长期闲置而逐渐丧失服务功能。因而,开展灾区闲置公共服务设置的本地调查,针对性地将闲置公共服务设置转变为灾区乡村振兴的平台和载体,无疑是值得高度关注的话题。同时,开展基础设施维护成本调查并探讨符合灾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本分摊机制,同样值得学界关注和研究。

五是开展灾后传统文化保护与重建研究。相对于基础设施的恢复,传统文化的保护与重建更需要长期的时间积累。汶川地震灾区是一个以传统农业社会为主的多民族聚居区,全国唯一的羌族聚居区也在这地区内,传统民族文化资源丰富,灾害发生所造成的影响以及恢复重建对传统文化的冲击同样需要长期观测,从而在长期观测基础上形成保护性发展与利用的长效机制。

六是开展地震灾后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建的深度研究。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建不同于住房重建、基础设施重建,短期内可以看到成效,它是一个长期而漫长的过程。汶川地震灾区自然条件独特,既有高山峡谷地带,还有干旱河谷气候类型,更有泥石流、滑坡、塌方等次生自然灾害。灾后生态保护与恢复重建既包括对毁损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修复,还有次生自然灾害的影响,以及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聚落重建、园区建设等相关重建工程对生态环境的持续扰动。因而,开展灾后生态保护与修复的深度研究,也是地震灾区未来研究的重要内容和重点领域之一。

参考文献:

〔1〕许 强.汶川地震灾区地质灾害防治的后续问题与对策建议[J].决策咨询,2016,(02).

〔2〕赵 旭,李晓军.汶川地震遗迹资源可持续发展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6,(01).

〔3〕陈 格,张 果.“5·12”震后再生育家庭可持续发展现状研究——以四川省调查数据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04).

〔4〕陈双群.汶川地震灾区休闲农业发展模式研究[J].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2016,(05).

〔5〕王 涛,张 磊,蒋远胜.受灾农户长期贷款的违约及其影响因素——基于汶川地震灾区5个重灾县(市)的实证分析[J].农村经济,2016,(06).

〔6〕谭斯颖.中国模式的灾后重建:精英化的景观改造实践——以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为例[J].城市发展研究,2016,(11).

〔7〕袁 芮.三级预防视角下社会工作介入心理障碍的策略研究——以四川省汶川地震灾区的创伤后应激障碍为例[J].中国社会福利,2017,(09).

〔8〕蔚建文,韩 杨.社会资本对灾区民众心理健康的影响——基于汶川地震灾区的追踪数据研究[J].青年研究,2017,(02).

〔9〕兰竹虹,张士斌,严予若.社区人文社会环境对汶川地震移民社会适应的影响——以北川县为例[J].人文地理,2017,(04).

〔10〕杨 一.羌族优秀传统文化震后重建效应评估及再生产研究[J].贵州民族研究,2017,(05).

〔11〕蒋 彬.灾后重建与羌族灾难观的重构[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07).

〔12〕汪三贵,王 瑜,Albert Park.汶川地震后贫困村儿童的发展:灾害影响与异地安置的作用[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13〕王文超,伍新春,周 宵.青少年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创伤后成长的状况与影响因素——汶川地震后的10年探索[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2).

〔14〕杨 松,陈 琳.灾后救援:四川汶川地震受灾者支持网络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15〕卢阳旭,赵延东.灾后住房重建中的家庭、社区和政府动力机制分析[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16〕尉建文,韩 杨,施 晨.需求法则还是优势法则?汶川地震中资源分配研究[J].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01).

〔17〕景燕春,朱健刚.灾后重建与基层治理模式的变迁:对 “5·12”汶川地震災后重建中L镇的比较研究[J].理论与改革,2018,(03).

(责任编辑 博 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