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高考,油漆工圆医学梦
2018-05-14范彦萍
学生导报·中职周刊 2018年5期
范彦萍
如果没有1977年、1978年高考,上海市儿童医院血液肿瘤科主任医师蒋慧可能还是一名油漆工。
蒋慧告诉青年报记者,在得知恢复高考的消息后,很多人不敢参加考试。出生在知识分子家庭的她从小爱看书做题目,觉得这是一个好机会。“那时有一套自学丛书,非常抢手。书店每天都有人排队要买。我们家本来就有这本书的老旧版本。那时没有高考补习班的概念,只能靠自学。一有机会我就看报纸,听新闻。”后来,蒋慧如愿考入了第二医科大学,毕业后成为一名儿科医生。
和蒋慧一样,40年前的高考同样改变了邓玉平的命运。高中毕业后邓玉平下乡到了知青农场,后来顶替母亲进工厂 ,又被抽调到团委。高考报名办公室就在团委办公室隔壁。当年一点关于高考的复习资料都没有。她原以为自己考不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报了名。因为这一刹那的念头,她的人生改变了。邓玉平告诉记者,她读书成绩一直都很好,从小学开始到中学成绩都是全校名列前茅的。
“当时,我们报名还要体检,量身高的负责人在和别人吵架,把我的身高写矮了好几公分。我发现后要修改数据,但工作人员劝我不要改,因为认为我肯定考不上。”没想到,邓玉平挺争气,考上了西南师大(后改名西南大學)。
在邓玉平看来,对个人来说当年恢复高考意味着人生有了新起点,对于国家来说则是新开端。“我父亲从小就是放牛娃,没有条件去读书,经过学校听到学生朗朗的读书声,牵着牛在课堂外默默地听。后来在长征路上父亲学文化,一辈子特别要读书。所以,我一定会参加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