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开辟新时代学雷锋新境界

2018-05-14陈向阳

雷锋 2018年3期
关键词:学雷锋雷锋境界

陈向阳

党的十九大做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的重大政治判断,新时代对党和国家各项事业都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学习弘扬雷锋精神已处在一个崭新的起点,开辟新境界是时代的呼唤。

开辟新时代学雷锋新境界,是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党的十九大报告深刻阐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对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做出新的重大部署。学习贯彻十九大精神,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内在要求开辟学雷锋新境界。

雷锋,是一个只有22年短暂生命的普通共产党员,虽然没有创造惊天动地的英雄伟绩,但他把自己生命的每一分热、每一分光都无私地奉献给人民、奉献给社会,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敬仰的思想道德丰碑。1963年3月5日,毛泽东主席的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在《人民日报》發表。从此,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展开。50多年来,雷锋的名字在亿万中国人民心中留下光辉的色彩,久久传承、经久长存。雷锋精神,成了中国社会思想道德进步的强大推动力量。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雷锋,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的誓言,确立了远大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这就是热爱祖国、为党分忧的爱国主义情怀,大公无私、廉洁奉公的共产主义风格,他人第一、乐于助人的高尚品德,努力工作、艰苦奋斗的主人翁态度和刻苦学习、奋发向上的进取精神。由此可见,雷锋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的公民要“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要求是完全一致的,是共产主义精神与中国传统美德的完美结合,雷锋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生动而具体的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兴国之魂,是思想上精神上动员、引领和凝聚最广大人民群众团结奋斗的伟大旗帜,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它不仅作用于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而且对于每个社会成员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有着深刻的影响。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从弘扬雷锋精神的角度讲,既要传承,也要创新,要结合新的时代要求,努力开辟新的境界。

开辟新时代学雷锋新境界,就要积极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

2016年2月26日,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在北京专门召开了全国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推进会。2016年8月30日,由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了《关于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的实施意见》。这表明,党中央对学雷锋活动与国际志愿者活动的关系给予了明确的定位和说法,即“学雷锋志愿服务”,这对开展学雷锋活动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对新时代开辟学雷锋新境界具有导向性。

半个世纪以来,在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中央领导同志亲切关怀和大力倡导下,学雷锋活动在全国各地蓬勃开展,雷锋精神在广大干部群众中广为传扬,涌现出了一大批雷锋式的先进集体和模范人物,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社会影响。雷锋已成为一个闪亮的中国道德符号,雷锋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高地。

志愿服务,是19世纪初期兴起于欧美的一种带有宗教性质的慈善事业,源于古代东西方国家的互助行为,1863年“国际红十字会”在日内瓦的成立被看作是现代志愿服务的雏形。两次世界大战和经济萧条时期,欧美国家的志愿服务人员在展开人道主义援助与扶贫帮困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志愿服务事业得到发展壮大。20世纪80年代后,志愿服务组织在世界各国社会经济转型及东西方阵营的分化调整过程中,呈现出全球化趋势。20世纪80年代后期,我国开始出现青年志愿者活动。在相关部门的推动和民众的积极参与下,志愿服务在中国大地风生水起、蓬勃开展。

从上述分析不难看出,雷锋与志愿服务不同源、不同质、不同名,但也有明显的一致性和共同点,即都是人们服务社会、服务大众、服务他人的表现形式。“学雷锋志愿服务”作为一个新概念、新表述、新思路,把中国的学雷锋活动与国际志愿服务实现了有机接轨、优化组合,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又有当前的指导意义和未来的标向意义。

推进“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核心就是要以“学雷锋”引领“志愿服务”。“学雷锋志愿服务”,既是对学雷锋与志愿服务两者的肯定,是对中国文化的一种传承,又把学雷锋放在首位,坚持以雷锋为榜样,发挥引领和主导作用。

开辟新时代学雷锋新境界,关键在于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

从20世纪60年代全民动员学雷锋,到新世纪部署推进志愿服务,再到“学雷锋志愿服务”的明确提出,是党的宗旨在现代国家治理中的落实,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表现。我们要从理论建设、树立价值观、建立长效机制等方面构建整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志愿服务体系,开辟新时代学雷锋的新境界。

要丰富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的理论内涵。“学雷锋志愿服务”是一个新课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和权威的解释,相关的理论研究尚处于空白阶段。理论是实践的指南,是行动的先导。开辟新时代学雷锋的新境界,要结合以往的实践,梳理经验、辨析学理、概括规律,从而尽快形成较为丰富的“学雷锋志愿服务”理论体系。

要在全社会树立起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志愿服务价值理念。雷锋和志愿者虽然具有许多共同性,但二者的思想境界和道德水准完全不在一个水平线上。雷锋是随时随地做好事,是为人民服务一辈子的,是为伟大的人类解放事业奋斗终生的,而志愿者活动往往是一次性和临时性的。以雷锋精神引领志愿服务,必将能够给志愿服务事业带来新的发展空间。雷锋的奉献精神是高尚的,是志愿服务精神(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髓。报刊、通讯社、广播、电视、互联网等媒体要持续扩大宣传,在全社会树立起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志愿服务价值理念,使雷锋精神在新的历史时期焕发出新的光芒。

要建立起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志愿服务长效机制。长效机制,是指能够长期保证制度正常运行并发挥预期功能的制度体系。“学雷锋志愿服务”工作能否有效推进,能否取得预期的效果,关键在于能否建立有效的长效机制。要通过完善长效工作机制和活动运行机制,确保以雷锋精神为核心的志愿服务活动欣欣向荣。

一要健全志愿者招募注册和培训管理制度。要依托全国志愿者队伍建设信息系统志愿服务信息平台,为有意愿、能胜任的社区居民进行登记注册,对学雷锋积极分子要优先考虑,从源头上规范、优化志愿者的招募注册;要加强志愿者培训管理,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二要建立志愿服务记录制度。根据统一的内容、格式和记录方式,对志愿者的服务进行及时、完整、准确记录,为表彰激励提供依据。三要健全志愿服务激励机制。要按照有关规定建立志愿者星级认定制度,根据志愿者的服务时间和服务质量,对志愿者给予相应的星级认定和志愿服务回馈,对特别优秀的志愿者授予“雷锋式志愿者”称号。同时,要

完善相关的志愿服务政策和法律保障。四要坚持示范带动。要立足公共文化设施实际,自上而下、逐次推进,率先搞好国家级文博单位和科普场馆的“学雷锋志愿服务”,为公共文化设施开展志愿服务树立榜样和标杆,示范带动各类志愿服务组织和服务项目健康发展;要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引导广大党员在服务社会、服务群众中更好地发挥示范带动作用。五要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加大组织推动力度,完善激励保障机制,整合社会资源,创新方式方法,促进“学雷锋志愿服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

(作者系江苏海事职业技术学院教授)

猜你喜欢

学雷锋雷锋境界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学雷锋
学习算法的“三种境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二)
豌豆笑传之学雷锋(一)
最高境界
最高权力
学雷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