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个士兵和一个时代

2018-05-14董强

雷锋 2018年3期
关键词:雷锋精神时代

董强

雷锋,一位普通士兵的名字,几代中国人的共同骄傲。

时代更迭,斗转星移。遥想老一辈革命家谢觉哉当年一番话,今天的我们对雷锋有了一种更亲切的认同:“雷锋同志是平凡的,任何人都可以学到;雷锋同志是伟大的,任何

人都要努力才能学到。”

说他平凡,是因为他就像一片广袤无边、横无际涯的大草原,谁都可以亲近,可以触摸,甚至可以在他身上放纵地摸爬滚打。说他伟大,是因为他更像一座高高耸立、巍峨屹立的高峰之巅,任谁都不可亵渎,不经过一番艰辛努力,永远无法抵达。

今天,置身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我们不论平视还是仰望,完全可以肯定地说——

生活在一个特定时代的雷锋,筑成了一座永远的道德丰碑。

曾记否,激情燃烧的岁月里,雷锋就是一个执着的追梦人?

毛主席曾三次进入雷锋的梦里。每一次,他都在日记中做了生动记录,表示要“好好地学习,顽强地工作”,争取早日见到毛主席。

高小毕业典礼上,雷锋是这样抒发雄心壮志的:“我决心做个好农民,争取驾起拖拉机,耕耘祖国大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去做个好工人,为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出

把力。将来,如果祖国需要,我就参军做个好战士,用自己的鲜血和生命保卫我们伟大的祖国。”

一个从旧社会走过来的苦孩子,做出“知恩图报”的朴素选择,完全在情理之中。从16岁高小毕业到22岁不幸殉职,雷锋6年时间先后换过7次工作:当农民、机关通讯员、工人,还当上了兵。有谁能事先准确描绘出自己的未来之路?雷锋当然不是一个预言家,然而他的人生轨迹竟然与小学毕业时的激情畅想完全吻合!

“苦心人,天不负”,偶然之中有必然,雷锋的执着与善举,帮他开辟出了脚下一条条阳光路。

这当然离不开当时的客观环境。新中国建设发展日新月异,个人的发展机遇也总是一个接一个地不断涌现,每个人都被巨大的时代浪潮裹挟着、推动着,欢快地向前奔走着。

雷锋之所以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楷模,在于他与普通民众的生活命运息息相关,欢乐着一个社会的欢乐,喜悦着一种制度的喜悦,用奉献的涓涓细流,温暖着共和国旗帜下的人民大众。爱党爱国爱人民,

正是时代道德的集中体现和最好展示。当年,诗人贺敬之曾经用诗化语言激情宣告:“‘雷锋二字并不仅指向一个人,而是整个时代精神的姓名。”

君不见,物资匮乏的时候,雷锋就是一道拨开迷雾的精神亮光?毋庸讳言,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我们国家并不富裕。1960年7月,雷锋参加沈阳军区工程兵体育运动会比赛。天气很热,不少战友跑出场外买汽水喝。雷锋也想买一瓶,就在他掏出3角5分钱往外走时,发现身边有自来水管,于是收起钱,上前拧开水龙头喝了个够。许多人认为雷锋抠门。然而,当得知他捐款支援灾区时,再也没人说他小气了。

从“不富裕”这个特定的时代特点出发,也许更能理解雷锋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比方说“节约箱”是咋回事?也许更能明白当初汽车连分配车辆,战友们都不愿意要那辆“油老虎”——一辆参加过抗美援朝战争的嘎斯51型汽车,雷锋为什么主动向连里申请分给了自己?尤为难能可贵的是,他还摸索出一套节油的窍门,竟然让这辆“油老虎”成了全连的“节油标兵车”。

任何一个时代,物质贫困都不影响精神富有,更不影响这种精神富有的激情释放。从普通士兵到人类英雄,雷锋在平凡与伟大的转换中,书写了当代中国的精神年轮:戴红领巾,积极返乡务农,当政府通讯员,学开拖拉机,成为炼钢工人,参加人民解放军……雷锋的生命虽然只有短短22年,却始终意气风发地生活战斗在不同岗位,用自己的独特贡献塑造出壮美、精彩的人生。

可知否,精神贫困的时候,雷锋就是一种温暖回归?

这也是一个普遍规律,信仰缺失,邪恶就会乘虚而入。有一段时间,痴迷邪教的人很难回归正常生活。可在“雷锋团”却出现了令人颇感“意外”的一幕:参观本该结束时,那些人却久久不愿离去,纷纷与“雷锋班”战士合影,在“雷锋车”前拍照,请老英模签字,纪念馆出售的雷锋书籍也被抢购一空……雷锋纪念馆一楼大厅南侧白色花岗岩墙壁上,镶嵌着赵朴初书写的《雷锋日记》内容:“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你既然活着,你是否为未来的人类生活付出你的劳动,使世界一天天變得更美丽,我想问你为未来带来了什么?”

面对这酣畅墨迹,掂量那为千万人所传诵的朴实话语,那些一度被邪教蛊惑的人先是默默地读,接着一起高声朗读起来,他们每个人都在工工整整地抄写这篇日记。这难道不是一种温暖回归吗?

也许我们应该永远记住,物质与精神失衡的时候,雷锋就是最可靠的矫正仪和平衡器。

曾几何时,认钱不认人,亲情撕裂了,诚信没有了,“老赖”出现了,这是一个令人触目惊心的数字:从2013年建立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库,截至2017年年底,全国累计发布被执行人名单959万余例。某种程度的道德滑坡,竟然让“老人倒了扶不扶”也成了一个社会话题。

“雷锋在哪里啊?”越来越多的人在追问。黑格尔曾经说过:“历史题材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找到了,作家就永恒。”

当代人的不懈追问,历史上的哲学回答,无不让我们越来越强烈地加深领悟:雷锋为什么能够穿越时空,对今天乃至未来产生深刻影响?

诚然,雷锋不是解决全部现实难题和所有社会问题的“灵丹妙药”,

但雷锋精神中有“属于未来的东西”,认同它、仰慕它、追随它、实践它的人,能拥有“穿越”时空的强大精神动能。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无疑,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需要呼吁更多“雷锋传人”。

雷锋,一个小个子湖南兵,中国军人心中永远的巨人。

雷锋,一个过去时代的人,却深刻影响着此后每一个时代。

雷锋,一个停留在22岁的青年,以“永远的雷锋叔叔”,提供解答“人为什么活着”这一终极之问的“密钥”。

(作者系解放军报社高级编辑)

猜你喜欢

雷锋精神时代
助人为乐的“小雷锋”
接过雷锋的“枪”
致敬新时代雷锋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拿出精神
e时代
e时代
e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