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当“精致的利己主义者”
2018-05-14朱翔君
雷锋 2018年10期
朱翔君
本以为在全国人民的一致谴责下,孙某的道歉应该是真诚而又深刻的,但是谁能想到他竟然又不甘寂寞,不仅在其同学群里点名批评评价他的同学,还扮丑装怪,笑容满面坐“轮椅”、喊话“滴滴”与“龙哥”。孙某既发道歉视频,众怒尚未平息;转头又蹭恶性事件热度,是何用心尚不可知,但我认为出现如此高学历低素质的“人才”,恐怕不是我们社会的好事。
问题在于,高学历低素质的人非常可怕。我们承认社会确实需要精英来管理,但是精英做起恶来,比普通人危害要大太多。著名学者钱理群,就曾经用“精致的利己主义者”来形容部分名校高材生。这些“精致的利己主义者”可能不会做出偷窥异性入厕之事,但会呈现出自负自私的一面。而这群精英对社会规则、法律条文的熟稔,既可能让他们更加自律,也可能让其运用自身的学识,来钻法律规则的漏洞套利。一旦出现这样的高智商犯罪,对于整个社会而言无疑是一场灾难。
我认为,面对孙某这样的高学历低素质的“人才”,对他进行谴责以正视听自然重要,更需要做的是反思我们的教育。学校立德树人功能的部分失效,不只表现在道德败坏这一方面。遗憾的是,在曾经的分数压倒一切的教育氛围之下,很多问题没有被发现,很多问题無法辨别。从小学到大学,沿着分数这条线,学生的独立人格和社会关怀的养成,由于不可量化,不是教育部门考核的一部分,自然被排挤到体系边缘的地位。高分低能,高知识低素养成了分数指挥棒催生的两个苦果。如何避免“高学历、低素质”的苦果再次出现,并不是只是这些“博士”们自己的事情,是我们所有人都应该思考的教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