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用正面声音占领网络阵地?
2018-05-14王景慧许宝才
王景慧 许宝才
加强网上正面宣传存在哪些突出问题?
问题一:技术力量不足,网络阵地作用发挥不充分。以七台河市为例,各级新闻网站自编自采能力有限,多数情况下只是转发中央、省级主流媒体的权威稿件,缺乏地域性特点,受众得不到新鲜感足够的资讯,容易产生雷同内容的审美疲劳,导致作用发挥不是十分充分。
问题二:思想观念落后,内容生产传播方式不更新。缺乏必要的新技术手段和掌握新技术的人才,观念转变不到位,思维僵化,固执于传统媒体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对很多新的传播手段不会利用;现有互联网传播的群体多数是从传统媒体转过来的,传统媒体本身效益下滑,资金投入不足,采编人员培训缺乏,造成内容生产和传播越来越落后。
问题三:自我产出有限,内容审核把关不严格。因自我内容产出有限,为更好地吸引粉丝和用户,增强关注度,只能从整个互联网上去寻找素材来充实丰富自己的页面和新闻资讯,而整个互联网上面有些高级灰或者博眼球类的新闻资讯往往被选择进来,而流程中又缺乏高政治素质的编审人员,容易造成内容缺乏整体策划和质量不高的情况。同时,网络传播往往追求速度,在生产过程中存在赶时间、赶进度的因素,编审环节往往大大缩减,没有严格按照一稿三审的流程来操作。
问题四:执法权限模糊,网宣管理体制机制不顺畅。目前,网络空间内容把关、媒体形态、新应用的审核把关,网上舆论生态、网络音视频、网络游戏、网络违法打击执法等管理职能,分别归属不同的部门或者一项业务由多个部门管理。宣传、网信、公安、工商管理、文化(執法)、工信等多个部门均具有管理权限,也都没有完全的管理权限,往往出现谁都能管、谁都无法全管,最后导致无人管理的情况。作为内容管理的宣传和网信部门,没有执法权限,管理指导乏力。
如何加强网上正面宣传?
对策一:坚持政治为先,把握网上风向标,捍卫意识形态安全。一要把握政治方向。抓网上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牢牢守住政治底线,坚决维护党的领导、维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筑牢制度安全和政权安全防线。二要增强阵地意识。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巩固和拓展红色地带,瓦解黑色地带,争取灰色地带,牢牢把握意识形态领导权。三要敢于坚决斗争。在大是大非面前,必须旗帜鲜明,站稳政治立场,敢抓敢管,敢于亮剑,决不允许任何人干扰党心民心、制造思想混乱,坚决打赢网上舆论斗争。
对策二:坚持内容为王,传播网上正能量,打造振兴发展强势。一要提升主题宣传凝聚力。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阐释,通过网上专题专栏、权威专家解读、设置议题引导等方式,扎实做好理论解读工作,不断加强思想武装,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夯实思想理论基础。二要提升发展成就影响力。通过“两微一端”等多种形式,持续深入做好“精准扶贫”“作风整改优化环境”等专题报道,浓墨重彩地展示七台河市产业转型振兴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就,掀起宣传热潮、打造舆论强势。三要提升先进典型的感召力。以先进典型引路,继续抓好“当代七台河精神的优秀代表”张杰同志典型事迹深度学习宣传,用先进典型的时代性特征反映时代变迁、展现时代精神、领悟时代塑造,使先进典型承载的价值观念、价值力量形成一股强大的示范引导力量,不断教化社会风气、弘扬新风正气。
对策三:坚持创新为要,构筑传播新高地,提升宣传吸附能力。一要注重方法手段创新。充分使用微视频、动漫类和故事类传播形式,让正面宣传寓教于乐之中,传达效果更优良;化整为零,变整体大篇幅传播为零散小碎片化传播,避免长篇累牍的审美疲劳;关键词传播,列各种关键词,让网民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关键词去发掘阅读,变阅读为动态地去搜索寻找。二要注重分类施策。在正面宣传中开展问答类或者知识竞赛类环节,提高获取正面宣传资讯的兴趣性和美感度粘附力;利用大数据分析不同用户群体的资讯需求,分类推荐投放正面宣传内容,根据用户感兴趣的关键词推送相关正面新闻宣传资讯。三要注重差异推送。利用现有的多应用平台,根据平台特点制作符合该应用传播的资讯和休闲娱乐作品;分层次投放不同形式、不同高度、不能理解差异的新闻宣传资讯产品,按用户个体差异提供所需正面宣传资讯。
对策四:坚持法规为尺,净化网上生态圈,维护清朗网络空间。一要落实网站主体责任。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处理有害信息,是网站的应有责任,建设网站,就必须担当好网上阵地的“忠诚卫士”。要严格要求网站从严从细抓好采编播发各环节管理,必须管得住,严防出现政治性偏差。网站企业要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重原则,规范发展,依法运营,切实肩负起经济责任、法律责任、社会责任、道德责任,共同构筑起维护网络安全的中坚力量。二要推进依法管网治网。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网络安全法》《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等法律条文,营造维护网络安全、保障群众合法权益的浓厚氛围。要依法持续开展网络安全专项治理,全面排查网络安全隐患,切实划清安全红线,提高分析研判力,有效处置负面舆情。深入开展“清风行动”,坚持严字当头、露头就打,严肃查处一批典型案件,惩处一批重点人群,关闭一批恶性网站,打出声威,彰扬正气。三要强化舆论监测引导。增强网信工作主动性、敏感性、预见性,密切关注思想理论动态动向,密切关注经济走势、金融风险、住房保障、环境保护、教育医疗、食品安全、安全生产、信访稳定等社会热点焦点,对网上热议的问题,要积极回应、解疑释惑,把握好时机节奏力度,主动精确有效引导,践行网络群众路线,增强做好群众工作的基本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