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往雪域高原的健康承诺
2018-05-14
“再次看到你们好亲切,一路辛苦了,欢迎你们,感谢你们。”仁布县委副书记、县长土登边说边献上洁白哈达。8月4日晚,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联合大庆眼科医院共同进行的“雪域光明万里行”医疗队抵达当地开展义诊活动。
由于条件技术限制,仁布县一些藏族同胞因贫致盲、因盲致贫问题较突出,为帮助贫困白内障患者康复,两年来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联合省内眼科专家,持续开展白内障手术义诊活动。通过白内障手术为仁布县60名藏族同胞带来了光明。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通过“雪域光明万里行”这样一系列有针对性的医疗援助措施,对日喀则以及下辖的仁布、康马、谢通门三个县进行精准医疗援建,三县的医疗水平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建成现代化妇幼保健院
“咱们援建的妇保院医技楼建成后,医疗条件一下就能改善不少。院方将医技楼命名为黑龙江援藏医技楼,是为了表达对龙江感恩之情。”第六批援藏人才、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副院长郭天龙指着不远处在建的三层楼说,此项目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投入援藏资金550万元。
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是日喀则市18个县区唯一一所妇女儿童专科保健医院,现有医务人员34名,建筑面积8000多平方米。“门口那排平房就是病房,医生值班室在对面。”顺着郭天龙手指方向看,病房和医生值班室是一问间简易彩钢房。“冬天老冷了。”
2016年黑龙江省援藏工作队进藏以来,摸底排查了日喀则县区的妇幼保健医疗状况。发现该地存在医院建筑面积极度匮乏、医务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工作队提出基本工作思路,同时提升保健院软硬件水平,一方面申请援建资金,一方面着手保健院的医疗档案的梳理和归档。
两年多过去了,黑龙江省援建的日喀则市妇幼保健院新住院部即将投入使用。他们深入海拔4600米帮扶县为300多人建立医疗档案,组织修订了35大项医疗核心制度,填补了院内空白。组织开展了“三基三严”培训,提高了医技人员水平。
留下一封健康承诺书
“以往这里没有CT设备进行相关疾病确诊,一旦患上心脑血管疾病或遭遇比较严重的车祸外伤,几乎就等于生命画上了句号。”仁布县卫生服务中心主任穆树隆说,2017年9月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为仁布县卫生服务中心投入550万元,购置了西门子16排CT,“这样患者就可在家门口进行相关检查了。”
2017年11月援藏工作队为仁布县卫生系统援建了云医疗网络,预计2018年11月份完成全部验收。“云医疗网络项目建成后,将极大方便百姓就地会诊。”穆树隆高兴地说,当地患者将有望实现“小病不出县,中病不出市,大病不出自治区”。
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医疗援助工作中,开展了第一例筛窦和上颌窦开放术、第一例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及下鼻甲部分切除术、第一例气管内插管术、第一例耳部瘢痕疙瘩切除术、第一例重症鼻出血失血性休克抢救等,创造了仁布县卫生事业有史以来诸多第一例。云医疗网络使当地患者足不出县就能享受到内地顶级医疗专家的服务。他们投入590万元与内地医院建成集远程会诊、抢救、教学于一体的信息化平台,在仁布县8乡1镇及县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机房、购置设备,投入160万元购置乡镇救护车4辆。援藏项目计划外,哈尔滨市第二医院已捐赠70余万元的基建资金、药品、器材设备等,计划继续投入50余万元,共计125万元,用于道路、围墙、花坛等基础设施建设。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组团式医疗专家们,把最新理念和前沿技术带到仁布。他们采用‘面对面交流、‘手把手教学的精准帮扶模式,提升受援医院医生医疗能力,提高多发病、常见病及急危重症的诊治水平,提高对口支援地区健康水平,填补当地医疗短板。”穆树隆说哈医大二院“组团式”医疗专家们不但将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援建的西门子CT诊断设备充分利用了起来,而且着力培养起当地的CT科医疗人才队伍。
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
“当地人都爱喝青稞酒,但有些药品在使用期间是不能饮酒的,很多当地人没有这个意识,我就现场讲解,自掏腰包印发汉文和藏文双语宣传彩页。”康马县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李万宝说。
“我们就是要打造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打造这样一支队伍,医疗相应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必不可少。李万宝对医院的药学管理工作给予技术指导和专业帮助,制定并完善康马县卫生服务中心药事管理制度和标准操作规程及岗位职责,对新制定的制度和岗位职责进行集中学习和培训。“我整理了医院第三季度的门诊处方500多张,把问题集中汇总,对全院的医护人员进行了两次合理用药处方的培训。”通过李万宝的专业技术指导,受援医院的合理用药水平得到了提高。
制度建立了,还要有高素質的医疗团队贯彻执行。他们发挥专长,培养3名当地专科医生。“由于他们不是学习口腔专业的医生,带教困难大,我就从理论基础知识开始传授,循序渐进地进行口腔科常见病的诊断和治疗,使他们能独立完成口腔科简单的基本操作。”李万宝说。
助力首个二级乙等医院创建
“当地医生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有所欠缺,我们就逐项纠正治疗过程中的错误和不足,强化无菌观念。”第六批援藏人才、谢通门县卫生服务中心副主任医师李志强说,他们安排了定期小课堂,一步步地提高了当地医务人员业务水平。
“我们培训当地外科医疗组基础理论及医学前沿知识。”他们每周四组织临床医生集中学习一个课题。“我在手术中边做手术边进行讲解,提高外科医生的手术技巧,并指导他们如何避免一些手术常见并发症。”李志强说在日常查房中,总是会结合实际病例去指导当地医生。
谢通门县卫生服务中心拟晋二级乙等医院,他们结合晋级的达标标准,对当地医疗人员进行“手把手”教学,并协同当地医院对医务人员各项实际操作技能进行考核。他们对医院管理架构提出可行性改革方案,将现有综合科分成内科和外科,组建了医务科。健全的医疗组织机构,高水准的医疗职能管理是医院晋级二级乙等医院的要件。
在了解受援医院的实际情况后,援藏医疗工作队与受援助单位黑龙江绥化市第一医院协商,为谢通门县医院援赠部分器械,普外、骨科手术包各一套,隔离服15套,手术衣15件,吸氧面罩25套等。配合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谢通门工作组联系的弘华会慈善中医,为当地百姓针灸治疗义诊700余人次。为进一步提升当地医院医务人员业务水平,他们积极协调联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组团援藏……
“十三五”规划期间,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医疗卫生援助日喀则及下辖仁布、康马、谢通门三县资金3625万元,援建项目共计10个。组织黑龙江省慈善总会、省女性创业协会、大庆眼科医院、哈尔滨工程大学、省仁芯骨健康基金会、苏州弘化会慈善基金会进行义诊,持续开展了“龙江公益雪域边疆行暨光明行动”活动,累计进藏医疗队六批次115人,共免费义诊5100余人,先后为427人进行了眼病筛查,为111名白内障贫困藏族同胞免费成功实施了复明手术。通过援藏渠道免费救治先心病、唇腭裂患者9名。
黑龙江省第六批援藏工作队医疗援助工作一件件落到实处,让当地百姓切身感受到了医疗援藏的实效,他们的工作就像是一封封送往雪域高原的健康承诺书,在黑龙江和西藏之间架起一座龙藏一家亲的心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