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病人的饮食调理

2018-05-14蔡缨

健康人生 2018年2期
关键词:坚果脂肪酸胆固醇

蔡缨

心脏是人体五脏中极其重要的一环,防治心脏病应以通为主,控制血压,防止血栓脱落,消除血脂,护冠养心。心脏病患者应做到自我调理,营养的日常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对心脏病及相关并发症的防治有益。

饮食原则

1.少食多餐。心脏病人日常饮食不宜摄入过多,每日总热量建议最好分4~5次摄入,以减少餐后胃肠过度充盈及横隔抬高,避免增加心脏工作负担。晚餐应早些吃,饮食宜清淡,晚饭后尽量少进食。

2.适当限制蛋白质的摄入。心脏病患者心力衰竭期间每日蛋白质建议控制在25~30克,2~3日后,每日蛋白质的摄入量可增加至40~50克。病情好转后可逐渐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但不宜过高,以免增加心脏的负荷。

3.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补充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有助于抑制人体对胆固醇的吸收,对防治多种代谢性疾病有益,能起到预防高血压、冠心病、高脂血症等疾病,保护心脏。

4.多摄入新鲜的蔬菜、水果。日常饮食中应注意增加新鲜蔬菜、水果的摄入,以保证每日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机体需求,充足的维生素有利于促进血液循坏,对心脏病患者有益。

5.限制辛辣、刺激性食物的摄入。辣椒、生姜、胡椒、烟、酒、浓茶、咖啡等辛辣、刺激性食物会给心脏带来较大的负担,因此心脏病患者应限制这些食物的摄入,在疾病发作和恢复期尤当注意。

6.适当限制食盐的摄入。心脏病患者日常饮食应以清淡、少盐为主,食盐中过多的钠宜导致水肿,增加心脏工作负担。除了食盐之外,日常饮食中还应警惕那些“隐形盐”,如腌制食品、咸菜、酱菜及部分烘焙、膨化食品等,这些食品虽然口感不一定很咸,但含盐量都不低。

7.喝水应缓进。一次饮用大量的饮用水、汤、果汁或其他饮品时,会迅速增加血容量,进而增加心脏负担。因此,饮水时应特别注意不要一次喝得太多,最好控制在每次500毫升以内,分几次喝,每次饮水时间间隔相对长一些为宜。

推荐食材

1.燕麦。燕麦中富含可溶性膳食纤维、亚油酸和燕麦胶,不仅能降低血液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的含量,还能消除沉积在血管壁上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从而起到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效果。燕麦中含量较高的ω-3脂肪酸、叶酸等营养物质对心脏也有较好的保护作用。

2.黄豆。黄豆是一种常见的预防心脏病的食物,能够健脾和胃、润燥利水。黄豆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能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含量,从而起到预防冠心病、高脂血症和动脉粥样硬化等症的作用。

3.洋葱。洋葱中含有的活性成分能够激活血溶纤维蛋白,具有一定的扩张血管、降低血压、控制血糖等功效。研究表明,心脏病患者每日食用少量洋葱对保护心脏、降低血脂有益。

4.花生。花生中含有大量人体必需的氨基酸和不饱和脂肪酸,对保护心脏十分有益。经常食用花生可以预防动脉粥样硬化。此外,花生还具有降血压、预防心脏病的功效。

5.香蕉。香蕉具有润肠、消炎、降压的功效,能够预防体内胆固醇的沉积,从而起到降低血压、保持血管通畅的作用,经常食用香蕉可以预防冠心病和高血压等疾病。香蕉中还含有丰富的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对预防风湿性心脏病也有较好的功效。

推荐药膳

1.红豆腰果燕麦粥。

原料:燕麦85克、红豆90克、腰果45克、冰糖适量。

制作方法:将红豆洗净后浸泡3小时;燕麦、腰果淘洗干净。在砂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倒入洗净的燕麦、红豆搅拌均匀,烧开后用小火煮40分钟,至食材熟透。将腰果倒入杵臼中,捣碎成粉末后备用;揭开锅盖,倒入适量冰糖搅拌均匀,煮至冰糖融化,关火后撒上腰果末即可。

营养师点评:本品口感香甜、营养丰富,具有清肺护肝、养心健脾的功效,适合心脏病患者日常食用。

2.洋葱拌腐竹。

原料:洋葱50克、水发腐竹200克、红椒15克,食盐、生抽、香油、食用油各适量。

制作方法:将洋葱、红椒洗净,切成丝,加少许油后下入锅中快炒,炒熟后盛出;腐竹在沸水中煮1分钟后捞出,切成段。将洋葱、腐竹和红椒放入大碗中,加入适量食盐、生抽、香油,充分搅拌均匀、调味即可。

营养师点评:腐竹的主要原料为黄豆,与洋葱一起均为保护心脏的优良食材,两者同食有助于降低胆固醇,对防治心脏病及相关并发症有一定的辅助食疗作用。

3.茯苓赤芍茶。

原料:茯苓5克、赤芍5克。

制作方法:將茯苓、赤芍洗净,向砂锅中注入适量清水烧开。放入备好的茯苓、赤芍,搅拌均匀,盖上盖后用小火煮约15分钟。捞去药渣,关火后盛出药茶即可。

营养师点评:茯苓和赤芍均为心脏病患者保健用的中草药,有抗动脉粥样硬化、清除自由基、降血压等作用,该茶清热利水、散瘀降压,特别适合冠心病患者饮用。

8种营养素保护心脏

1.ω-3脂肪酸

食物来源:鱼肝油、凤尾鱼、鲑鱼、沙丁鱼、金枪鱼,一些油类及坚果等也含有较多的ω-3脂肪酸。ω-3脂肪酸属于多不饱和脂肪酸,有助于预防全身炎症反应和心血管疾病,保护心脏。研究发现,每周通过吃1~2次鱼类可摄取2克左右的ω-3脂肪酸,能使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降低36%,并减少17%的死亡可能。除了三文鱼,沙丁鱼等深海鱼,核桃、亚麻籽、紫苏籽以及用它们榨取的油脂也是ω-3脂肪酸的良好来源。

2.镁

食物来源:绿叶蔬菜、大麦、黑米、荞麦、麸皮、黄豆、苋菜、口蘑、木耳、香菇等含镁较丰富;糙粮、坚果中也含有丰富的镁。

镁有助于降低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维持心脏弹性,预防中风和心脏病突发,镁摄入不足可能引起血压上升。研究表明,膳食中供应充足的镁,对于预防高血压、心脏病和糖尿病有益。女性往往比男性更易缺镁,压力也会消耗人体储备的镁,因而更需要注意在饮食中补充。

3.维生素D

食物来源:海水鱼(如沙丁鱼等)、肝、蛋黄等动物性食物及鱼肝油制剂。经常晒太阳是人体廉价获得充足有效维生素D的最好来源。

维生素D除了对骨骼健康有好处外,对心脏健康的好处也不容小觑。研究显示,人体若缺乏维生素D,心脏病风险会增加40%,死于心脏病的几率会高于81%。

4.锌

食物来源:贝壳类海产品、红色肉类及其内脏均为锌的良好来源。蛋类、豆类、谷类胚芽、燕麦、花生等也富含鋅。

锌能帮助人体制造抗炎性细胞因子,跟ω-3脂肪酸一样,有助于预防人体炎症的发生。同时,锌也被证明对动脉有保护作用,有助于预防冠状动脉疾病,改善心脏功能。

5.维生素C

食物来源:新鲜蔬菜和水果,如柿子椒、番茄、菜花、各种深色叶菜类、柑橘、柠檬、山楂、猕猴桃等。

维生素C是一种很强的抗氧化剂,研究发现,它有助于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坏”胆固醇)水平,同时提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水平,饮食中维生素C摄入量高者,心脏病和中风发作的风险会更小。

6.维生素E

食物来源:植物油、麦胚、坚果、种子类、豆类及其他谷类。

维生素E也是一种强抗氧化剂,与维生素C一样,它也可以调节体内胆固醇水平,还可抑制血小板凝集,降低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危险。

7.大蒜素

食物来源:大蒜。

大蒜素有助于放松血管和改善血流量,从而对血压和心脏健康起到正面作用。需要注意的是,大蒜含有蒜氨酸和蒜酶等有效物质,碾碎后它们会互相接触,从而形成具有保健作用的大蒜素。因此,大蒜最好捣碎成泥,放置10~15分钟后再吃,这个时候大蒜素的吸收效果更好,若选择煮熟后食用,得到的大蒜素则很少。

8.番茄红素

食物来源:番茄、西瓜、南瓜、李子、柿子、木瓜、芒果、番石榴、葡萄柚等红黄色水果中。

番茄红素是一种类胡萝卜素,具有很强的抗氧化作用,已被证实对预防癌症和心脏病的发生有益。研究表明,人体脂肪组织中番茄红素含量越高,得心肌梗塞的风险也越小。番茄红素还能增加动脉弹性,改善血管内皮组织功能,防止动脉硬化。

心脏营养误区

误区1:得了心脏病就应该吃素

得过冠心病放过心脏支架的人总是纠结于该不该再吃肉,还是干脆完全吃素。研究表明,完全吃素反而会由于营养不均衡而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素食虽可提供足够的蛋白质和热量,但易致ω-3脂肪酸和部分B族维生素等营养素缺乏,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心血管疾病风险。心脏病患者应注重饮食均衡,不必过分追求素食,适当摄入一些含饱和脂肪酸较少的瘦红肉和鸡、鸭、鱼等白肉,适量增加运动对健康还是有益的。

误区2:每天一杯红酒可以预防心脏病

近年来红酒可以预防心脏病的说法十分流行,尤其是有研究表明,常年喝红酒的法国人心脏病发病率较低,事实的真相真是如此吗?其实,更主要的原因是法国人的饮食以地中海饮食为主,地中海饮食是以植物油替代动物脂肪,以橄榄油作为主要食用油,谷类以全谷类食品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坚果,适量摄入深海鱼、海鲜和禽类等白肉替代红肉和加工肉的饮食模式。地中海饮食可以降低心血管高危人群的心血管死亡、心肌梗死和脑卒中的风险。每日饮酒1单位(1份饮酒量相当于355mL啤酒,150mL葡萄酒或是45mL40度烈酒),发生房颤的风险会增加8%,而房颤会引起脑中风,所以即使少量饮酒对于预防心血管疾病也是无益的。饮酒还会增加口腔、咽喉、食道、结直肠和乳腺等癌症的发病风险。

误区3:坚果油太大不适合心脏病患者食用

许多心血管患者觉得坚果是高能量、高脂肪食品,认为其对心血管健康不利。其实研究发现,适量的坚果摄入,对于控制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是很有益处的。坚果富含ω-3不饱和脂肪酸、植物甾醇、维生素E、植物纤维和左旋精氨酸等多种营养物质,可以降低胆固醇,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冠心病。每天少量摄入坚果,可以预防心脏病,延长寿命。但坚果中脂肪含量较高,虽然多数是不饱和脂肪酸但热量仍然很高,也应适量食用,也可用坚果替代部分肉、蛋、奶中的饱和脂肪酸。中国营养学会建议平均每周摄入50~70克坚果(平均每天10克左右),如果摄入过多,应减少一日三餐的饮食总能量。

猜你喜欢

坚果脂肪酸胆固醇
摇一摇坚果罐
慧眼识油 吃出健康
薯片吃了刹不住?警惕美食背后的健康杀手!
慧眼识油 吃出健康
坚果吃法因人而异
胆固醇:“好坏”比“高低”更重要
单靠节食难降脂
调和油对健康更有优势
植物帮之坚果
各分到几颗坚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