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企业并购管理

2018-05-14孙龙婷刘洁玉龙奕交焦雅娜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14期
关键词:并购财务风险整合

孙龙婷 刘洁玉 龙奕交 焦雅娜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之后,企业并购的规模更加壮大,在一系列动因的促进下,企业并购已经成了企业扩张的主要选择。同样的,在并购的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系列的财务风险与整合问题。本文通过从并购方式、并购理论以及并购过程中所遇到的风险与问题对企业并购进行简要的分析。

关键词:并购;战略理论;财务风险;整合

一、前言

我国公司法中规定的公司合并其实就是企业并购,但是它所指的只是狭义上的并购概念,并购的方式有很多种,不同的企业会选择适合它们的并购方式。随着并购的产生,很多学者也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并购产生的动因及方式,就此产生了各种不同的并购理论。企业并购实质上就是一种资源的再配置,企业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快速成长。但是,并不是实现了企业并购就一定会实现盈利,统计资料显示,企业并购过程中遇到的财务风险问题以及整合问题是并购失败的主要原因。

二、企业并购

企业并购就是两家或以上的独立公司或者企业合并为一家企业,合并的实质在于企业的控制权而不是法律主体。只要一家企业拥有了另一家企业的控股权,就可以称之为企业合并或者并购,企业并购并不是必须要一个法律主体解散才能来完成的。广义的并购包含吸收合并、新设合并、收购和接管。

1.吸收合并

吸收合并也就是兼并,由一家公司吸收另一家来加入自己的公司,与此同时,吸收方存续而被吸收方解散,并且其法人的资格也同时被取消的合并方式即为吸收合并。存续的一方继承被吸收方所有的资产及负债。

2.新设合并

新设合并是指由两家或者多家已经存在的公司解散之后合并成一家新的公司的过程,原来公司的法人资格均被取消。新成立的公司将会继承原来公司所有的资产及负债。

3.收购

收购是指一家公司使用现金或者非现金资产或者股权将另一家公司的股权或资产收购来实现对这家公司的控制或者实施重大影响。收购之后,被收购的公司其法人地位并不会消失,公司也依然会存续和经营。

4.接管

接管是一个比较广泛的概念,它可以有很多种情况,一般情况下是指一家企业控制权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由收购引起,也有可能是由托管而产生。

三、企业并购动因

一个企业或一个公司经营的目的无非是盈利,自从出现并购浪潮之后,各家企业都希望可以通过并购来扩张自己的企业,使自己的企业更加快速成长,进而可以实现更多的盈利。从这一角度来看,企业并购的动因可以总结为以下几种。

1.擴大规模,降低成本

企业在实现并购之后,其规模也会随着并购而得到扩张,扩大了规模,资源也会得到充分利用,自然会使得成本有所下降。

2.多元化发展

企业可以通过和与自己行业不同的行业的企业实现并购,从而实现多元化发展,这样不仅可以扩大自己的规模,还可以降低行业的竞争风险。

3.提高知名度

现在有很多企业通过自己的专利权赢取许多利润,同样的产品,知名度高的企业定的价格往往比知名度低的企业高出很多,而企业并购可以提高企业的知名度,帮助企业赚取更多的利润。

4.增强企业竞争力

企业在实现并购之后,不仅规模得到扩大,成本得到降低,品牌的知名度也有所提高,形成了一系列对企业发展有利的先决条件,自然可以巩固企业在市场上的地位,增强企业的竞争力。

四、企业并购战略理论

每个企业都有适合自己的发展战略,随着并购浪潮的来临,企业会根据发展战略选择并购的动因,也有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并购的动因和产生的效应进行了分析,由此产生了多种并购理论,以下主要介绍企业并购经营协同效应理论、多元化经营理论、税收效应理论和代理理论。

1.经营协同效应理论

经营协同效应理论认为企业的经营活动存在规模经济,并购可以使双方取长补短,实现优势互补,从而实现规模经济,并购可以扩大规模,降低成本,增强竞争力从而提高企业的利润,因此这一理论认为并购之后的企业比原来每个企业的价值都高甚至大于两者价值之和。

2.多元化经营理论

多元化经营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多元化的发展来降低企业的经营风险,多元化经营可以提高企业人力资源的利用率,降低成本。如果一个企业的经营活动过于单一,那它将面临很大的经营风险,而多元化发展可以有效地避免这种风险的扩大。

3.税收效应理论

根据我国税法的规定,一个企业如果实现了盈利,那就必须要向国家缴纳企业所得税。不同的盈利水平也对应着不同的所得税税率,因此,如果一个企业的盈利很高,那也就意味着这个企业要向国家缴纳更多的所得税,但是如果它并购了一家亏损的公司,这家公司的利润就会被亏损公司的亏损抵消掉一部分,那也就意味着它所需要缴纳的所得税额也会减少,从而实现了避税效应,从另一种角度看,这实际上是企业的一种税收收益,即为税收效应理论。

4.代理理论

在股份有限制公司中往往会存在一种委托――代理关系,由于股东的所有权和管理者的经营管理权分离而产生的委托――代理关系,这种委托――代理关系是指股东作为委托人将企业的经营活动全权委托给管理者即代理人。但是由于两者的目标不一致,股东的目标是股东财富最大化,而管理者的目标是增加自己的工资薪酬的同时增加自己的闲暇时间,因此管理者通常会损害股东的利益,由此便产生了代理问题,产生这种问题的根本原因是股东和管理者在签订协议时产生的成本,即代理成本。而代理理论认为企业可以通过并购减少这种代理成本,在企业并购之后,企业的管理者就要面临着争夺代理权的问题,从而可以减少代理成本。

五、企业并购财务风险

企业并购的目的是获得收益,但是高收益的同时必定伴随着高风险。由于有些外界不确定的因素可能导致并购并未达到预想的结果,并对企业造成了一些不好的影响,即为企业并购风险,以下主要对企业在并购过程中可能会遇到的财务风险进行简要分析。

1.价值评估风险

企业在并购时要对被并购企业的公司价值进行评估,但是由于评估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并购的时间,被并购企业的收益状况等,从而会使得评估出来的价值不准确,进而影响收购企业对其收益的估计,从而产生价值评估的风险。

2.投资风险

企业并购其实是一种对外投资,而对外投资一般都需要有很多的资金,大量资金的投入必然会面临着很高的投资风险,因而在企业为了通过并购获得收益的同时必然也会面临较高的投资风险。

3.筹资风险

企业在准备采取并购之前需要准备并购所需要的资金,然而不管企业是通过发行股票还是发行债券或者通过其他方式获得筹资都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融资风险,不论是通過哪一种方式都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债务分担。

4.支付风险

并购是一种投资行为,企业在并购的时候可以有多种支付方式进行选择,如果企业选择现金支付,就会给企业带来一定的现金压力,企业的经营活动也会受到现金流动的影响,企业也会因保留大量现金而产生很大的机会成本,面临着很高的财务风险。如果企业选择以借款的方式进行支付,就会使企业承担一定的债务风险,更严重的甚至有破产的可能。因此,无论企业选择哪一种付款方式,都会使企业承担一定的财务风险。

5.信息不对称风险

企业在并购之前要对被并购的企业进行一定的了解,对这个公司的价值进行估计,对这个公司内部的管理制度进行了解,对公司现在所处的状况有所了解,然而企业对被并购公司的了解程度和被并购公司内部管理层的管理人员所了解到的信息往往会存在很大的差异,即信息不对称,这种不对称的行为,往往会对企业对被并购公司的价值估计及其他方面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企业在并购过程中会产生信息不对称风险。

六、结语

20世纪90年代之后,企业并购的规模更加壮大,这也刺激了我国企业一步一步地向并购的方向发展,在一系列动因的促进下,在这种经济条件下,企业并购已经成了企业扩张的主要选择。企业并购已经在我国市场占据了一定的地位,很多企业通过并购给自身带来了一定的经济利益,但是也有企业因为并购失败而承受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因此在实施并购时要对并购方式和并购战略进行慎重地选择,并且要对可能面临的风险做好防范措施。保证并购实施的成功,以此才能加快企业的发展速度,实现全面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荆新.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06).

2.朱朝华.我国企业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分析.哈尔滨商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06).

3.耿建新,戴德明.高级会计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07).

4.王会恒,高伟.企业并购财务风险分析及控制.财会通讯,2007(07).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并购财务风险整合
“蛇吞象”并购后弱势企业的营销策略探析
财务风险预警研究综述
记初中英语词汇教学的一次归类、整合改革及反思
音乐与科学有效整合的研究
幼儿教育中美术与科学整合的研究
“1+1”微群阅读
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理及控制研究
中国企业跨境并购的策略分析
企业并购的财务风险及其防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