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党的十九大精神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建设
2018-05-14陈延良
陈延良
教育强则国家强。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高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进一步增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的自觉性坚定性,就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推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断取得新成效新业绩。
以党的十九大精神指引高校事业改革发展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牢固树立“四个意识”,扎根龙江大地,树立教育标杆,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学不断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要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加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强化民族团结教育,全面提升学生思想政治素质。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高校全面深化综合改革、事业发展的全过程,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核心使命、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结构布局、优化资源配置,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实现内涵式发展。
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课建设,深入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课堂、进教材、进师生头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用好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思想政治理论课要坚持在改进中加强,提升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和针对性,满足学生成长发展需求和期待,其他各门课都要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主线,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强化课程建设顶层设计,注重发挥课堂教学主渠道作用,让基本原理变生动道理,使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现在学科体系、学术体系、话语体系、教材体系建设中,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引,构建新时代思想政治教育新格局
把握教书育人规律,努力实现全程育人。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场所,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育人,决不能把教书与育人分割开来,要辩证地看待教书育人,教书的目的是为了育人,育人要依靠教书来实现。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要切实遵循教书育人规律,立足“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觉树立“教书育人是教师第一责任”的意识,大力弘扬优秀的师德师风,努力实现全程育人。
把握学生成长规律,努力实现全员育人。学生是高校的主体,人才培养是高校的首要功能。做好思想政治工作,是高校人才培養的前提。要以围绕学生、关照学生、服务学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大学生成长规律,深入研究大学生群体的特点,结合大学生的思想、学习、生活和成长实际,为他们量身定做思想政治教育活动,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引领影响青年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精神面貌。
把握思想政治工作规律,努力实现全方位育人。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要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新时代高校要把思想政治工作像“盐”一样溶解在各种精神食粮中,让学生自然而然地吸收。要坚决避免“千人一面”,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坚持统筹兼顾,学会“十个手指弹钢琴”“两条腿走路”。要更加贴近学生实际、更加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不断深化对新时代思想政治工作规律的认识,不断推进改革创新。
(作者系中共东北农业大学党委副书记)
责任编辑/赵嘉宾zhaojiabin@fendouzazhi.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