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书法艺术的主体意识追寻
2018-05-14张惠
【摘要】“有意味的形式”的追求,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其实,中国古代的美学观点与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相得益彰的。对于中国的书法艺术来说,中国传统写意、留白的運用,正是其中“简化”的表现形式,是以“洗练”抓住的“骨”。同时,艺术家主体意识追寻的个性生命情感和人格美,蕴含在书法的形式之中,引发审美意境联想,从而意味无穷。本文以电视片《王其林—书法艺术真诚的追求者》为例,从一个书法艺术真诚的追求者的艺术家主体意识追寻的角度出发,探讨书法家对于艺术发展的责任,对传统艺术在现代社会的坚守和传承的责任。
【关键词】有意味的形式;书法;主体意识;媒体;传播
【中图分类号】J650 【文献标识码】A
一、“有意味的形式”的提出
十九世纪浪漫主义艺术以后,西方艺术走向了“有意味的形式”的追求。它由英国文艺批评家克莱夫·贝尔提出,贝尔认为,“在各个不同的作品中,线条、色彩以及某种特殊方式组成某种形式或形式间的关系,激起我们审美感情。这种线、色的关系和组合,这些审美的感人形式,称之为有意味的形式。有意味的形式就是一切视觉艺术的共同性质。”由此可以看出艺术形式的重要作用。艺术形式的审美是超然于生活之上的,如何在审美上感动人,这其实是与艺术家个人精神的表现是紧密相关的,这赋予在了作品的线、色等关系组合之中,用纯形式的直觉创作美的艺术作品。其实,中国古代的美学观点与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是相得益彰的,而中国古代的美学观点则在此基础上更加理智得多。
中国自古就有文章尚风骨,书法尚骨力之说,其中贯穿的是中国书法以内容本质为主的精神。但是,能将书法写出气韵与生命的则是艺术家由心而发的创作形式。书法是抽象的艺术,它的美是线性抽象的美,它用线条或笔画的组合,通过直线、曲线或直线的组合,通过错综复杂的变化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从而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达到了对内容高度抽象的反映。可以说,书法既来源于艺术家内心对艺术形式追求的本真,也来自于艺术家对外界或其人生观的认识,从客观事物得到启迪,将主体意识潜伏于客体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从而感悟笔法,使书艺更精。从青年书法家王其林的身上可以更加清晰地看到这一点。
二、艺术家主体的“有意味的形式”
(一)对“形式”的意识追寻
刘勰《文心雕龙·物色》篇中说:“故灼灼状桃花之鲜,依依尽杨柳之貌,杲杲为出日之容,瀌瀌拟雨雪之状,喈喈逐黄鸟之声,喓喓学草虫之韵。皎日嘒星,一言穷理;参差沃若,两字连形。并以少总多,情貌无遗矣。”这里的“少”是“简化”的意义,是总括,既写了本质,也容易引发审美意境联想,激发起受众的心理投射作用,也就是接受美学称之为的“召唤结构”,正是“情有余,而意无穷”。正如日本当代美学家今道友信认为的,重要的是以形态为线索寻求所暗示和超越的东西,它是着墨不多但寓意深远的写意画,是很少跌宕起伏却韵味无穷的颂歌。 这正是书法在留白、写意中所具备的“颂歌”。
书法是抽象的艺术,它的美是线性抽象的美,它用线条或笔画的组合,通过直线、曲线或直线的组合,通过错综复杂的变化给人以一种特殊的美感,从而在形式与内容的统一中达到了对内容高度抽象的反映。汉字的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峰坠石;撇,陆断犀象;剔,百钩弩发;直,万岁枯藤;捺,崩浪雷奔;钩,劲弩筋节。汉字刚正不阿,透析着书写者内心的正气与自我意识的融入。书法的落笔简约、空灵,笔墨浓淡间,以实带虚,以形传神,虚实相生。在书法家的笔墨,以书法家的生命本质的内在性,以貌似简约的笔墨激发出了无尽的审美,传达了深长的意味,建构了“有意味的形式”。
美国当代美学家苏珊·朗格认为,“一个艺术家表现的是情感,并不像一个大发牢骚的政治家或是像一个正在大哭儿童所表现出来的情感。而是从生命认知和感悟出发,由艺术载体表现的情感,是艺术家内在生命外化的情感的形式。这种内在的情感,正是艺术家的主观意图。”可以说,内容和情感蕴含在形式之中,书法既来源于艺术家内心对艺术形式追求的本真,也来自于艺术家对外界或其人生观的认识,从客观事物得到启迪,将主体意识潜伏于客体形象的塑造过程中,从而感悟笔法,使书艺更精,也赋予书法以生命。
(二)王其林在书法中的意识追寻
很多人无法相信王其林是怎么从一名山村教师,走到书法家的行列的,但当了解到王其林的为人处事,骨子里的执着、真诚与倔强之后,就觉得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其自然,引人感动。云南省威信县扎西镇,那里曾是当年红军长征经过的地方,中共中央政治局曾于1935年2月5日至9日在这里连续召开会议,现在这里还保存着扎西会议的纪念馆,也有扎西烈士陵园的悼念。或许正是因为生在云南扎西的缘故,王其林对红军在扎西的这段历史格外关注,使他成为了红军长征扎西碑林的发起人兼策划实施者。
看王其林的书法,字体飞扬灵动,笔法酣畅淋漓,透着墨香的清新与洒脱,让人悦目舒心,舒展动人。只有由外而内,从客观事物到内心世界都能感悟美,才能创作出这样的书法艺术吧。正如杨雄在《法言》中所说的,“书,心画也。”王其林的书法作品是他的心灵写照,可以看到他由心而发的纯形式知觉的美;也可以看到他的努力与坚守传统的本质,气韵生动,震人心魄;还可以看到他那用尽生命的情态去悉心呵护的艺术,并在岁月的历练中愈发沉香。这不仅是王其林的书法艺术在形式与内容上的完美统一,更是客观现实与主体意识的完美统一。他最真诚的追求精神,表现在他的书法的客体形象之中,最终造就了这样一位青年书法艺术家。
三、主体的意识追寻责任
对于艺术家主体的意识追寻的承载媒体而言,如何宣扬主体的意识追寻,以此发展和弘扬文化艺术,成为媒体当之无愧的责任。昆明广播电视台《盛世典藏》作为一个关注云南文化艺术十四年的栏目,所要做的就是肩负起艺术的使命,维持艺术鲜活的生命力,传播艺术的正能量。经过努力和筹备,电视专题片《王其林——书法艺术真诚的追求者》也播出了,在社会上产生了一定的积极影响。
孔子说,“里仁为美”又说:“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是礼乐制度和礼乐文化的维护者,是以“仁”为核心的。孟子则是以“义”为本,着眼于人格的修养,是社会责任感和大无畏精神的体现。书法发展到今天,传统与现代成为了当今最为纠结的议论的话题。在这个电脑就可以轻松书写的时代,传统的书法艺术意味着什么。不难看到传统的书法在现代环境中生存的艰难,这就需要我们每个人去坚守和传承。因为,千百年来,书法与文字已经水乳交融,书法已经被中国人融入了太多的文化、审美、人格、情怀、内涵、意境……书法中所蕴含的是我们民族的属性,是我们民族强大的传统品格。当今社会更需要的是让许多书法艺术真诚的追求者去传播传统文化的正能量,传播社会人文关怀,探寻传统艺术的出路和责任担当。由“形”至“骨”至“心”,这不仅是书法家主体的意识追寻,更是当今社会应该对传统文化的真诚追求与守护,由心出发,至本质的守护。让我们担起坚守的责任,坚守着中国传统文化的那一方净土。
参考文献:
[1]彭吉象.艺术学概论[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2]克莱夫·贝尔,周金环,马钟元,译.艺术[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公司,1984.
[3]刘勰. 文心雕龙 [M]. 北京:作家出版社,2017.
[4]罗杰·弗莱. 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26.
[5]姚斯, 霍拉勃,周宁,金苑浦,译. 接受美学与接受理论[M]. 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7.
作者简介:张惠(1975-),女,汉族,云南昆明人,工程硕士,主任编辑,研究方向:电视文化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