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监控机制的构建探讨

2018-05-14杨雪金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7期
关键词:事业单位

杨雪金

摘 要:本文首先介绍了预算管理的必要性,然后分析了预算监控机制现状以及常见问题,最后提出了改进预算管理模式的有效措施以及构建监控机制的有效策略。希望本文探究能为相关单位起到借鉴作用,从整体上提高事业单位财务管理质量,创新预算管理模式以及监控机制,为事业单位发展拓展空间,促进预算管理制度合理规划、具体落实,深化事业单位财务制度改革。

关键词: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监控机制

现如今,事业单位开展预算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存在一定问题,导致预算监控机制现状不容乐观,并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事业单位发展,弱化了事业单位管理效果。采取有效措施创新预算模式、构建新型监控机制具有重要性和迫切性,这也是财务工作顺利推进的基本途径。由此可见,本文针对该问题展开具体分析具有一定现实意义,具体介绍如下。

一、预算管理的必要性

事业单位为了实现收支平衡,避免收入和支出存在较大差距,实施预算管理能够满足财务管理需要,同时,财务部门还应编制规范的财务管理制度,明确管理标准,大大提高预算的准确性和合理性。预算管理的过程即合理分配资金、提高资金利用率的过程,由于业务内容不断变化,因而预算管理模式应适当调整,全面了解收支情况,避免资金浪费。加强预算管理的同时,还应发挥监督作用,全面了解预算管理制度实施效果,并客观评价,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引导事业单位财务资金灵活应用。

预算管理有利于深化事业单位体制改革,在明确财务人员职责的基础上具体落实管理任务,同时,预算管理还能为事业单位提供管理方向,确保预算管理符合事业单位发展要求,针对性解决财务管理问题;有利于提高管理水平,因为我国市场环境不断变化,只有与时俱进地创新预算管理模式,建立适合的管理机制,才能改变管理手段,确保执行的预算管理工作符合市场发展需要;有利于落实战略目标,即事业单位分期制定的计划和目标能够逐一实现,与此同时,战略目标还能有效连接,这能为预算管理提供可靠保障。

二、预算监控机制现状及常见问题

预算监控機制实施的过程中,存在一定现实问题,并且现有问题影响了财务决策制定,弱化了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效果,同时,事业单位预算模式未能与时俱进的创新,不利于优化预算监控机制落实效果,只有全面了解基本现状和现有问题,才能为其提供相应的解决对策。下面主要介绍事业单位预算监控现状,并分析预算监控工作制定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1.现状

现如今,事业单位应用预算监控机制的过程中,应针对性地构建信息平台以及监控系统,借此实现财务信息的动态监测和灵活管理。预算监控工作内容具体包括财务信息查询、财务信息核实、财务报告总结和修改、预算行为监督等,其中,财务信息核实方式有三种,分别为电话核查、现场核查、委托核查。除此之外,建立动态监控机制、稽核检查机制、监控报告制度,细致核查的过程中,针对核查中遇到的问题具体解决,明确核查范围以及核查行为。

2.问题

问题一,法律法规不健全。虽然各个区域的事业单位建立了动态监控制度,并发挥了监督指导作用,但我国并未对多种法规统一化处理,事业单位员工的工作职责缺乏明确性,并存在监控不全面、职能重复等问题。问题二,资金监控范围不全面,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主要从两方面出发,第一方面即资金收入,第二方面即资金支出,如果资金预算管理工作不到位,那么极易出现贪污腐败现象,不利于提高事业单位整体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问题三,内控机制不完善。事业单位管理者高度重视外部监督,预算管理以及内部监控存在界限不清、责任不明、工作流程混乱等问题,一人多职现象会影响预算监控的合理性。问题四,账户设置不合理。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实施的过程中,资金划转、大数额提现等不符合法律要求的行为会相应出现。最后,预算监控信息利用率较低。通过总结资金收支、资金违规调用、资金使用方向等基本信息来完善监控制度,提高财政政策适用性,有利于制定合理的财政政策,有利于强化预算管理效果。

三、预算管理模式改进措施

事业单位改进预算管理模式的过程中,应做好以下三方面工作,即规范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机制、创新预算控制体系,这不仅能够优化预算管理效果,而且还能提高预算管理效率,这对事业单位财务工作有序推进有促进作用,同时,还应制定合理的预算决策,从法律法规完善、互动机制创新、监控体系健全这三方面来制定合理的预算决策,确保事业单位财务战略目标顺利实现。

1.规范预算管理制度

(1)明确责任制度。在财务目标的引导下定期考核预算执行效果,以及目标完成情况,考核范围相对广泛,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第一方面即目标考核,第二方面即体系考核,考核结果获取后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并有依据地调整预算管理方案,健全预算管理体系,确保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实力全面提升。

(2)制定调整制度。预算报告制定工作结束后,应在预算估计的基础上合理调整,在此期间,遵循相关调整原则,掌握基本调整条件,并明确调整程序和范围,针对调整行为全面规范,最终公示调整方案,进而财务管理人员能够有依据的进行预算管理。

(3)建立预警制度。即超出预算范围的事项会给出预警提示,借助相关软件完成预警设置,相关财务人员根据预警信息提示实施预算管理行为。

2.完善预算编制机制

(1)掌握基本的编制流程。事业单位财务人员根据预算执行现状以及实际确定预算要求,并制定编制方案,优选适合的预算编制方法,并广泛听取预算编制意见,确定合理的编制目标。

(2)掌握基本编制原则。如权责对等、效益优先、不调整、积极稳健等原则,这四方面原则的作用分别为提高预算可行性、平衡预算管理、提高预算严谨性、控制财务风险。

(3)具体规定编制时间。事业单位每年10月份执行预算方案编制活动,11月陈述报告要求,并于月底申请批准,12月提交预算。然后,合理选择编制方法。预算管理主要包括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两部分内容,根据预算管理情况选用增量预算法、零基预算法、固定预算法、弹性预算法、定期预算法、滚动预算法,确保预算管理导向作用全面发挥。最后,健全预算编制体系。事业单位掌握项目成立流程,并做好项目分类以及编号排列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优化项目编制质量,完成项目信息汇报,同时,预算收支会被全面监督;建立项目预算表,如项目信息汇总表、项目预算表、项目价值探究表、项目损益表,不同种类预算表的作用主要为:记录收支、明确项目费用、了解项目差异。

3.创新预算控制体系

预算执行的过程中,对其具体跟踪、全面分析,能够大大优化预算管理效果。创新预算控制体系,这不仅符合事业单位预算管理要求,而且还能优化预算控制效果。一方面,完善预算分析制度。将这一制度落实在预算控制工作中,能够及时纠正预算偏差,能够全面总结预算实施效果,并将这一结果及时上报,针对已有偏差进行原因分析,并适当调整预算控制体系,确保战略目标及时实现。另一方面,优化审批流程,事业单位应明确审批权限,制定合理的审批流程,同时,费用控制严格按照审批流程进行,这在一定程度上会提高审批效率。

四、监控机制构建策略

分析上述介绍的内容,事业单位应构建监控机制,确保预算管理工作有序开展,同时,还能为预算管理提供引导,有利于提高监控水平,为事业单位持续发展提供依据支持。从以下三方面入手,做好监控机制构建工作。

1.完善法律文件

现如今,相关性较强的指导性文件主要为《财政部关于加快建立预算执行动态监控机制的指导意见》《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方案》等,这类指导性文件虽然具体揭示了动态监控体系,但在监控平台构建、监控程序规范等方面的法律制定工作有待加强。相关部门应具体掌握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现状以及预算管理实际,基本信息了解后,制定合理的规章制度,建立规范的监督控制平台,针对“权责确定”“岗位员工设置”“财政工作范围”“监督控制程序”“事项处理注意事项”等内容具体说明,与此同时,还应制定针对性法规,明确事业单位员工的岗位职责,避免出现预算管理无依据,预算监控行为不规范等现象,确保监控工作有序进行。合理设置财务管理部门的工作权限,理清上下级领导工作关系以及各自负责的工作内容,避免监控行为无序进行,最终出现重复监控现象,浪费监控时间的同时,还会降低监控效率。最后,划定各个部门的职责范围,以免权力交叉引起责任推卸或者任务无人执行等现象,部门管理者职责明确后,监管合力会相应增强,法律法规执行意义会自然彰显,这对事业单位法制化、规范化发展有重要意义。

2.创新互动机制

事业单位预算部门应定期汇报监控结果,将结果中显示的新问题及时上报给上级部门,并遵从上级部门下达的整改要求,并对整改行为全面监督,及时反馈整改效果,督促整改工作顺利推进,这一过程即互动机制形成的过程;建立信息报告、信息共享体系,即预算编制信息更新后,应通过这一体系及时公布,以此提高信息时效性,提高预算管理决策的科学性;建立健全沟通机制,并对违规行为及时约束,加强各个部门间的沟通,每间隔一段时间完成整改。需要注意的是,财政管理部门合作于代理银行,务必遵循相关规定,根据操作要求和操作程序完成监控内容整合,这在一定程度上是对支付模式的创新,能够有效制约违规行为,并且二者良好互动,还能高效完成违规分类任务,并依法查处违规行为,督促监控系统有效改进、不断完善;完善沟通机制,预算部门的内部员工应互相交流、分享监控经验,有利于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补充监控体系,弥补预算管理的不足;事业单位管理者应时刻关注员工的思想动态,并对思想波动较大的员工耐心引导,做好员工的思政教育工作,潜移默化地进行文化建设,适当改变员工的工作心态,引导员工调整工作心情。例如,某事业单位员工实际工作期间经常开小差,工作失误较多,上级领导观察后,主动与这位员工谈心,沟通、交流后可知,员工因家庭琐事影响了工作状态,后来这位领导主动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员工解决家庭困难,其他员工也从中感受到了来自上级领导的照顾和关心,员工感受到了所在事业单位家庭般的工作氛围,日后员工间、员工与领导间的互动逐渐增多。

3.健全监控体系

遵循法律法规的基础上,统一管理信息要素,并依次编号,并对其有序分类,同时,大范围应用监控系统;健全监管组织机构,财务人员掌握基本的监控程序、监控技术,并主动参与系统培训,通过培训学习事业单位的文化内涵,积累丰富的财务知识,提高监控体系执行力度;制定监督考察制度,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工作、财务核算工作、预算执行工作均应接受考核,对于考核期间发现的违规行为应严肃处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考核结果将会成为员工职位晋升、员工薪资奖励的主要依据,促进员工配合预算管理的积极性全面提升,有利于健全监控体系;利用网络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平台,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平台升级,确保财务数据完整性、高效性传输,此外,还应建立系统的监控系统,确保各级别监控平台顺利对接;制定监控处理沟通制度,利用数据分析作用总结违规行为、计算得知统计结果,这能起到监控机制健全的重要作用。

除此之外,还应明确监控主体,即在上述监控机制构建工作完成的基础上,确立国库部门为执行主体,国库负责职责分配和职能划分,并下设专门的监督机构,这不仅是对国库集中收付制度的完善,而且还能深化这一制度,确保这一制度顺利推进,而且还能改进预算监管模式、途径,部门关系会协同发展。与此同时,适当拓展监督范围,即预算管理内容包括预算收支、预算执行两部分,监控目标主要是针对重点关注领域、预算执行存在的漏洞,无论是执行主体,还是参与预算管理的员工,只要涉及安全风险,那么都在监控范围之内,这种拓展监控范圍的方式能够大大提高预算管理效率。监控职能适时创新也会起到监控机制良好应用的作用,因为部门管理者负责预算执行的任务不相一致,并且上下级间的监管较独立,面对大数量的预算项目,再加上收支方式十分多样,要想优化财务管理效率和质量,务必创新监控职能,适当改变监控方式,通过延伸监控职能、实施动态监控策略确保监控机制具体落实。

五、结语

事业单位优化预算管理效果、完善监控机制需要经历较长时间,要想在规定时间内达到管理目标,应通过规范预算管理制度、完善预算编制机制、创新预算控制体系来改进预算管理模式,通过完善法律法规、创新互动机制、健全监控体系及其他措施来构建监控机制,这不仅能够提高预算管理质量,而且还能提高监控时效性,大大降低违规行为发生概率,全面保证事业单位财务安全。这既符合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需要,又能提高事业单位全体员工对预算管理工作的关注度,员工能够主动配合监控机制,确保监控机制具体落实,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健全监控体系,实现动态监控这一目标。除此之外,相关研究人员还应创新预算管理方法,掌握管控机制创新策略,结合事业单位财务实际情况的基础上,探索适合的管理措施,通过发挥预算管控机制应用优势来改变预算监控机制现状,针对性地解决常见问题,确保财务管理工作顺利推进。如果预算监控期间发现违法行为,那么应及时向上级部门汇报,并对其进行依法惩处,避免类似行为再次发生,对于预算监控中行为表现良好的员工应全面鼓励,并适当给予物质奖励,促进这类员工再接再厉;对于预算监控中行为表现不良的员工,应多次警告,正确引导,确保预算监控工作顺利推进,充分发挥预算监控的优势和作用。

参考文献

1.王永明.集中收付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完善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7(34).

2.魏丽,曹琳.事业单位财务预算编制管理问题及对策探究.中国集体经济,2017(34).

3.吕红燕.事业单位财税信息公开披露问题研究.中国集体经济,2017(34).

4.闫素君.加强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思考.中国集体经济,2017(33).

5.鲍燕.企业化管理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模式及监控机制浅论.财会学习,2017(01).

6.陈风华.国有企业全面预算管理体系构建的建议.中国集体经济,2016(16).

(责任编辑:王文龙)

猜你喜欢

事业单位
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方法研究
事业单位干部人事档案“三化”管理研究
事业单位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与思考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科学化与精细化趋势分析
探究事业单位会计制度改革对会计工作的实际影响
浅析新事业单位会计制度下事业单位会计核算
分析事业单位会计内部控制的完善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
黑龙江省事业单位登记管理局事业单位登记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