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沉浸式交互装置的园林文化艺术重构

2018-05-14黎素婷王小予昃跃峰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5期

黎素婷 王小予 昃跃峰

【摘要】本文介绍了园林文化在现今审美意识中传承的方式、为何选择浸没式交互装置重构园林文化以及重构的具体路径。

【关键词】园林文化;沉浸式交互装置;艺术重构

【中图分类号】TP391 【文献标识码】A

古典园林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文化遗产之一,它凝结了中国古代人民的智慧,见证了古代中国的朝代更迭和社会文明变迁,经过几千年的发展、传承、演变和沉淀而成为艺术作品,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中国古典园林谱系庞大,形式多样,其中,江南园林是我国古典园林艺术最具代表性的三大系别之一。江南园林不仅体现明清时期我国古代园林艺术的发展高峰,同时也承载了中国传统文人的艺术精髓。“江南园林”主要指苏南、浙北地区的古代城镇和私家园林,其中多为古代江南官宦乡绅所建的住宅、祠堂、书院,会馆等私人庭院。从艺术风格上看,江南园林通常小巧雅致,多建于城镇平底之上,强调“在用地有限、缺乏真山真水的环境中,通过“写意”的手法再现自然山水,把大自然的美景模拟、缩小在不大的空间内,追求空间艺术的变化,讲究细部的处理和建筑的玲珑精致”。不同于宫殿庙堂的庄严华丽之美,也不强调景观布局的对称平衡,江南园林之美沿承古代文人推崇的儒道佛美学观,清雅灑脱、古朴自然,追求“虽为人作、宛若天成”的艺术理念。江南园林借山石树木溪流池塘,以人造之景再现自然之势,亭榭楼栏婉转其中,嵌有漏窗和洞门的白墙既分隔区域又联通空间,布局自由多变,结构不拘定势,身处其中,视野随运动不断变化、层层展开、引人入圣、宛若一件山水卷轴作品,与传统文人书画有异曲同工之妙。

江南古典园林承载了两千多年传统文人文化的积淀,集中体现了古代文人的哲学智慧,其文化和艺术价值无需赘言。作为名胜古迹,江南园林与陈列收藏于博物馆的古代书画作品并不相同,它是与现代城市景观相联相通的真实空间境域,是现代社会人文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但在文化层面上,古典园林与现代社会发展之间却依然存在着诸多矛盾、甚至对立,特别是当代中国社会科技化进程在相当程度上造成了传统园林文化价值的流失。尽管作为地区名胜古迹的传统园林现今仍然会吸引大量的参观者和游玩者,但古典园林更多的成为了不同地区的旅游资源,而当代民众对古典园林的文化内涵的认知和情感认同正在随着科技文化的兴起而逐渐减弱甚至消融。如何实现传统园林在当代科技人文环境中保持其文化魅力和生存活力成为了客观需求。针对这一需求,本文试图从艺术重构的角度探讨江南传统园林在数字人文环境中的文化传承与再生,研究如何将园林文化在科技人文环境下重新凝炼出符合当今时代精神内核的作品。

一、园林文化在现今审美意识上的传承

园林在最初被称作园圃,仅仅是种植蔬果和圈养野兽之地,随着时代的发展,园林慢慢变成了古代娱乐的场所和文人雅士排忧解难的私密空间。造成这种变化的,是人们审美意识在逐渐地影响着园林文化,并把这种变化传承下来。

这就如历朝历代的著作,创作者自身意识反映在选题、立意、文章内容的方方面面。著作流传,无数后辈争相阅读过后,其将会在精神层面上影响他们的意识,这就是意识的传承。意识的传承是文化得以不断发展的活力,个体产生的意识难免有偏颇之处。如若意识不被传承,那每个人的出生是否都能叫作无数种文化的诞生,大家又该如何交流并拥有相似的社会意识?又如,创作一幅小篆的作者,不可能凭空上来说我创作,然后就能创作一幅好的作品,肯定是经过考篆、选篆等步骤,最后在自己脑海中凝练出一个当今篆书该有的审美意识,进而生成一个作品。可见,创作者对园林文化的创作也是一种对园林文化的保护,对园林文化审美意识的传承起到了推进作用。而园林文化没有审美意识的传承而只有建筑完整性的留存则是一种不负责任的保护。例如,在胡雅晴针对浙江海盐绮园如何保护的论文中,绝大部分的手段都是针对保护建筑的完整性而提出的,但就如何传承园林的审美意识却没有说到只言片语。这种缺乏精神内在的保护是近代经济发展过快而产生的一种功利化的保护,它见效快、容易实施,因而成为了许多功利者竞相追逐的杀鸡取卵式的保护手段。这种手段仅仅留存着一个名为“园林文化”的躯壳,却未真正做到园林文化的促进式保护,因为对园林文化在审美意识的传承上毫无帮助,没有思想的园林又何来的文化呢,仅是一个不一样的建筑罢了。

二、浸没式装置艺术为何是园林审美意识传承的有效选择

园林审美意识的传承依靠于创作,而创作借助于各种艺术手法。在这些艺术手法之中,浸没式装置艺术,是我认为最有效的一种。

经过第三次科技革命后,互联网已经普及,数字文化也因此氤氲而生。这种依托个人或是集体的文化资源,借助VR、3D等数字技术实现文化传播、服务以及共享的模式俨然成为现今时代里最炙手可热的创作模式。数字文化种类繁多,特点各异。方便便携、传播速度极快的移动应用适合于以交流、碎片化为主的文化创作;视频则是要求还原度极高的文化创作作品的不二选择;独具一帜的装置艺术则是适合像园林这种要求观赏者多感官投入的艺术创作。正如美国艺术批评家安东尼·强森对后现代主义时期装置艺术发表的评论说到,“按照解构主义艺术家的观点,世界就是‘文本,装置艺术可以被看做是这种观念的完美宣示,但装置的意象,就连创作它的艺术家也无法完全把握,因此,‘读者能自由地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解读。”。装置艺术是一个暂时与我们本身存在的世界独立开来的平行的世界,它允许读者拥有自己的解读,允许不同的人看到同一件作品而显露出各自的喜怒哀乐。而这种如装置艺术般的“自由”也是园林所特有的。在园林中,你可以感叹“几时能命驾,对酒落花前”,也可以豪迈地吟诵到“和气一堂共听乐,丽华千树待燃灯”。没有思想的对与错,没有数理化那样绝对的答案,它尊重你的感觉并且包容你的感受。因而,装置艺术是园林创作的有效选择,但是,装置艺术适合于园林创作并不代表所有种类的装置艺术适合于园林创作。

界面交互式的装置艺术就不十分适合园林创作。这是一种强调观众或“玩家”的对屏幕、墙面的直接动作的艺术创作方式,而这种方式与园林的一种游玩过程中对任意物体间接动作的特点不近相像。但园林的间接感知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之一,没有了它,园林的创作少了它的一部分灵魂。浸没式装置艺术则不然,它为观众营造了类似于“场”的一个独有的体验空间,观众与装置作品之间的融入是随时随地的。它像园林一样提供给观赏者一个具身认知的场所,具身认知其本身来自于行动,而行动的承担主体——观赏者本身又是嵌入环境的。这种嵌入环境的体验则是随着观察点的变化所不断更新的,人走景移,随着观察点的变化,不断展现新画面,让人与空间产生对话的错觉。

三、基于具体实践的具体路径

项目构建过程中,我们研究了国画塑造画面的手法,其中我们接触到了国画中的留白艺术,它远比起画面饱满更有助于引起人们的思考、营造出一种意境。如马远的《寒江独钓图》 ,上面一叶扁舟、一名老翁垂钓、寥寥数笔水纹,却无人认为画面单调,观赏者反而认为画面十分饱满并且蕴有意境。受此启发,我们摒弃了大部分人在构建空间时需要有实体的固有想法,化繁为简,把所有的实体、墙壁都去掉,留下几个在画框中的投影,构造一种空间中“留白”。“此时无声胜有声”,东西越多越会把人们的想象力限制住,这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我们只愿意构造一个意境,而情感的表现我们将其交还给审美主体本身,这是我们重构时一直所强调的。

我们具体的操作对象是寄畅园,通过提取寄畅园内美人石、九狮台等重点文化元素,组成新的水墨三维动画画面,再通过装置艺术构建一个完整的密闭空间。

以浸没式装置艺术的方式重构园林文化,是从当代数字文化的思维重新观察园林文化进而重新诠释一种传统文化,是以实现美学观,思想内涵,外观表证,体验的全方位创新。这实现了传统文化与当代数字科技文化之间的元素重组和价值再生,意义非凡。

参考文献:

[1]石松.论小篆临摹与创作[J].中国书法·书学,2018(322):115-118.

[2]胡亚晴,刘明.畅谈江南古典园林的保护与开发——以海盐绮园为例[J].学理论,2011(9):127-129.

[3]李四达.互动装置艺术的交互模式研究[J].艺术与设计,2011(82):146-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