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的“气息运用”
2018-05-14陈汐
陈汐
【摘要】气息,意为呼吸时进出的气,是人的“生命线”。本文所强调的是舞蹈中的气息运用,即随着舞蹈的韵律和情感有意识、主动地进行呼吸。实践证明,气息与舞蹈韵律、节奏、情感等有着密切联系。本文以安徽花鼓灯作品《说兰花》为例,通过自身表演体悟,诠释气息运用不仅能有效地帮助舞者处理动作节奏、动作幅度,更有助于舞者表达舞蹈情感和舞蹈内涵。可以说,在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中,气息运用是构成舞蹈作品“生命线”的重要因素,是推进中国民族民间舞事业深入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方式和手段。
【关键词】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气息运用;情感
【中图分类号】J722.2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气息是人的“生命线”,也是舞蹈的原动力,无论是中国民族民间舞还是中国古典舞,无论是芭蕾舞还是现代舞,气息的运用在舞蹈中发挥着不可代替的作用。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不仅是外在肢体的表现,更重要的是内在情感的抒发以及韵味、律动的展现,而这些正是通过气息来贯穿的。本文以“气息”为切入点,尝试从人体本身、民族文化、身體文化的角度进行思考,以切身的感受提炼、总结表演经验,探寻气息在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中的运用,以期为中国民族民间舞表演学科的建设起到推动性的作用。
一、生活中的气息与舞蹈中的气息
(一)“气息”的含义
气息是人呼吸时进出的气,能够带动人体心脏跳动,它以呼吸为载体,是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舞蹈中的气息是指舞者在自然呼吸的基础上,有意识地对自然呼吸进行控制及处理,使其与舞蹈动作、节奏、情感形成完美结合与统一。在舞蹈中,吸气时动作情感多为向上、提、起,有刚强之意;呼气时多为向下、落、沉,有柔弱之意。
(二)“气息”在舞蹈中的重要性
不同的呼吸状态能够表达不同的思想感情。例如,高兴时气息是急促的,安静时气息则是舒缓的。可见,气息运用与感情表达息息相关。“我国唐代《乐府杂录》有云‘善歌者必先调其气,意为善于歌唱的人首先要调整好他的气息。”气息对肢体动作的影响也同样重要。我国著名舞蹈家吴晓邦就曾把“气”归结为舞蹈艺术的三元素之一。在舞蹈中,良好地控制、运用气息,有利于保持舞者内环境的基本恒定,更有利于提高训练效果和充分发挥舞者的机体能力,以创造出最美的舞台形象与舞蹈情感。
(三)舞蹈中“气息”的运用
舞蹈艺术非常重视气息的运用,现代舞大师玛莎·葛莱姆认为,现代舞始于呼吸这一生命本身的开端;中国古典舞把气息作为完成各种动作的原始推动力;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而言,气息运用则是把握各民族舞蹈风格特点的重要途径,是抒发各民族舞蹈情感的重要手段,是演绎各民族舞蹈精神的重要方式。
二、《说兰花》作品分析
(一)从创作的角度分析
中国民族民间舞作品《说兰花》是以安徽花鼓灯为创作素材,获第九届“桃李杯”中国民族民间舞创作二等奖。作品以“情”贯穿,用“弯”表达,表现了安徽女性坚韧质朴、含蓄细腻的性格。作品创作基于安徽历史文化基础之上,对中国民族民间舞进行继承与发展。
1.继承性
作品《说兰花》以安徽历史文化和安徽花鼓灯舞蹈风格特点为创作核心。一是在塑造人物形态上,编导紧紧抓住安徽花鼓灯女性典型的“三道弯”动作形态;二是在人物造型设计上,编导传承了兰花头戴绣球两条飘带随风飘舞的鲜艳袅娜的人物形象;三是在作品音乐选择上,编导遵循安徽花鼓灯典型的“锣鼓节奏”,每个动作都与相应的锣鼓节奏相扣;四是在舞蹈风格特点上,编导始终把握“溜得起、刹得住”“流动中的拧倾”“急如风、停要陡”“锣鼓点子跟脚走”等安徽花鼓灯舞蹈风格特点。
2.创新性
“创新”是中国民族民间舞发展的必然选择,是满足当下人们文化生活的客观要求。在作品《说兰花》中,为塑造兰花形象,传达兰花情,编导在把握传统舞蹈风格的基础上,对动作力度、幅度、节奏等方面进行创新与突破,其动作语言具有很强时代感。
(二)从人物的角度分析
1.兰花的形象
“说兰花、唱兰花,头戴绣球身穿花,扇子一摆凤展翅,手巾飘飘像兰花。”作品以“说”的形式,栩栩如生地将“兰花”的形象呈现在观众眼前。“兰花”是安徽花鼓灯中女性的形象,S型“三道弯”体态是兰花的典型特征,她扮相俏丽动人,头戴绣球,两边缀着长飘带,右手持扇、左手拿巾,脚踩“寸子”,是安徽花鼓灯中小花场演出的核心人物。淮河两岸的人们既有北方人的质朴、豪放,又有南方人的细腻、俊俏,因此,兰花的性格既粗犷而又含蓄。
2.兰花的动作特点
(1)“溜得起、刹得住”。兰花在做碎步、野鸡溜、单双拐弯等流动性动作时,脚下碎步要快如一阵疾风,刹住亮相时如急刹车一般,动作快并稳。
(2)“流动中的倾拧”。兰花因脚踩寸子,重心在前半脚掌上,脚下没有静止站立的时间,因此,在流动动作中身体始终呈“倾拧”状态。
(3)“脚下艮住劲儿”。兰花的脚下步伐由于脚落地时脚掌先着地,要求小腿和脚部要有力量,同时集中发力并快速起步。
三、“气息”在作品《说兰花》中的运用
笔者通过对作品《说兰花》的表演实践,将安徽花鼓灯的风格特点和代表性动作配以不同的气息方式,对《说兰花》作品中的气息运用进行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分析研究。
(一)“以气带力”,塑造兰花形象
“以气带力”,即以气息带动身体的动作及力量,动作的力度与呼吸的轻重缓急相结合。下面笔者结合作品《说兰花》中的典型动作具体说明。
1.以“快吸气、慢吐气”配合“三道弯”
作品《说兰花》中的典型形态即“三道弯”,兰花无论是静态造型,还是动态流动,始终以“弯”贯穿。舞者应如何把握“三道弯”?笔者认为,以“快吸气、慢吐气”的呼吸方式带动身体的律动,能够更准确地把握“三道弯”形态。例如,作品开场兰花漫步而出,表现其含蓄与优雅,凸显“三道弯”形态。“快吸气”配合快速上步,强调“形止意不止”,随着舞者气息慢慢地吐出,身体形态随之成“弯”,以气带力,在反复动作中形成“弯”的律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