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

2018-05-14王枫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2期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途径保护

王枫

【摘要】近年来,经济全球化在世界发展中日趋呈现,然而,在全球各地均出现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严重流失的现象。非物质文化是先民留下的珍贵资产,它不仅凝聚了无数劳动者的心血,更代表着先民们的精神意志。我们出生在新时代,在科技潮流的推动下,我们更应保护好那些非物质文化,让它们在我们的心中一代代传递下去。在新时代下,我国作为五千年的文明古国,更应做好表率,将优良的非物质文化继承并且发扬光大。对于拥有着五十六个名族血脉的我国来说,就拥有着五十六种非物质文化。面对如此丰富的遗产,我们更应该不断地保护和发展文化产业,让世界了解我国非物质文化的魅力。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发扬;有效途径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识码】A

我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并且兼备了五十六个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祖先遗留下来的文化遗产流传至今,是我们华夏儿女最大的财富。然而,目前的现象却不容乐观,越来越多的国人对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逐渐忘却,非物质文化遗产渐渐流失。在这种背景之下,我们更应该认真反思与探索,如何确实有效的保护与传承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让国人与其他国家的人更能接受传统文化。本文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进行探究与分析,探索相应的有效途径,希望能引起大众的关注与重视。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最大区别就在于载体不同,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由非物质、精神层次等因素所承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活态性、精神性,其注重的是可传承性,例如技能、知识、学艺等传承。民族的无形文化遗产就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代表的是古代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一个民族文化软实力的重要代表,也是民族精神、民族凝聚力、民族认同感以及民族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的深刻认识、保护、传承和发扬非物质文化遗产,对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起到重要的推动作用。[1]

非物质文化遗产在民族中代代相传,传递的是一种民族文化价值。民族价值是人类文化发展的基础,它代表着人类文化发展的前进方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民族团结,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非物质文化遗产能有效地培养民族的文化保护思想,增强民族的“文化自觉”意识,促进我国民族文化的多样性,是民族文明创新和发展的重要基础,能使非物质文化遗产更好地传承下去。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策略

(一)制定保护工作目标

随着社会经济和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重大的改变,使民族的文化和意识也发生了转变,[2]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呈现快速流失的趋势。在面对这样的严峻情况下,国家要想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需要提高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视程度,意识到非物质文遗产的作用,明确保护的总体工作目标。在保护目标明确后,建立相关的法律法规,为其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名录,是保护与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前提和保障。由于国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立法是从各个地方开始的,拥有较强的地域性和多样性,无法包含所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问题。因此,通过制定保护工作目标,编制保护名录,能更好地完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法规,使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拥有法制化、科学化和信息化的优势。

(二)确定保护范围和对象

古人曾云:“夫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范围和对象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首要任务。保护的范围是对各个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划分,既要具有合理的等级划分,又要有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皮影戏、变脸、戏曲、节日以及传统蚕丝技艺分别属于不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就要求我们要打破传统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观感觉,对一切有价值、有利益的历史文化资源都进行保留的工作。在进行保护工作的时候,国家需要加大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财力支持,根据保护对象的等级,分配不同的保护力度,[3]使保护范围和对象朝着更加明确化、细致化的方向发展,尽量将大部分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留存下来,为后人留下宝贵的民族文化资产。

(三)加大普查工作力度

由于民族文化发展的历史悠久,形成了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加上政府长期不重视,普查力度不足等缘故,导致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流失现象严重,存在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种类、数量和消失的状况认识不清,缺乏深入的探究和了解。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大普查力度,可以准确地弄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状况和发展源流,为传承者提供良好的环境。加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力度,一方面在各个地区组建专业团队,深入了解当地的民俗文化,统计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源,进行分析和等级规划;另一方面,为了更好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建立相应的数据库,将快要流失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以文字、语音、视频的形式记录下来,为以后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提供参考的形式。

(四)推进文化市场建设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时候的说书、民间戏台和口技渐渐在大众文化市场中衰弱。新的媒体形式和娱乐文化形式不断出现,影响着传统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发展,需要推进非物质遗文化市场的建设,根据各个地区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的保护措施。例如,在各个地区节假日举办当地特色的文化活动,以此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形式,通过建立相应的保护机制,提升当地的民风民俗,推动当地文化市场建设,唤醒当地人民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4]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途径

(一)传承人的扶持

各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技艺传承人呈现老龄化的趋势,因此,各地政府需要派专门的专家小组对传承人进行记录,去了解传承人的生活状况、技艺传承的弟子以及技艺传承的心得。政府面对家境困难的传承人,应该给予相应的物资支持,减轻传承人的生活负担,让传承人专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讲授记录技艺的学习心得与方法,通过文字传承非物质文化技艺。与此同时,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福利和保护政策,设立专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金会,以此保护传承人的合法权益和改善传承人的生活状况。

政府需要呼吁广大群众投身于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工作中,加大媒体宣传力度,扩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人们心中的影响力,从而使人们意识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性,更好地实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与此同时,让很多人参与投入到非物质文化的传承工作中,有效防止传承人消失的现象,使非物质文化永久流传。[5]

(二)深入学校的教育

教育的传承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最好形式。将非物质文化宣传进校园,通过学校教育传承非物质文化,例如将剪纸、戏曲、面塑、提线木偶等经典的非物质文化引入校园的课堂教学中,既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对非物质文化的感悟理解能力。在学生的学习阶段培养民族非物质文化思想,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有助于我国更早实现复兴伟大中华的梦想,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在课堂教学传承过程中,早期让学生以欣赏非物质文化的表现为主,调动学生对非物质文化的好奇心,培养他们学习的兴趣,然后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带学生去参观传承的技艺展示或者通过讲座展演的形式,让学生了解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让更多的学生自发地想去学习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技艺,把非物质文化发扬光大。

(三)非遺文化的宣传

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过程中,通过对非遗文化的宣传、推广与普及,有效提升人民群众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关注度与重视度,吸引更多人参与保护和传承非遗文化的工作之中。通过媒体文化,例如《技艺》《舌尖上的中国》《一城一味》等纪录片的形式,增强人们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流失的危机感,呼吁人民群众加大对非遗文化的保护工作。还可以借助非物质文化遗产公开课等形式,将非遗的形式完整地呈现在群众眼前,将传统的技艺公众化,为技艺的传承打下基础,为传承人的选取做好铺垫。吸引更多的人深入地接触非遗文化,甚至通过这样的形式,投身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工作中去,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流传与发展,为民族文化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四、结束语

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不可再生性,对整个民族有着重大的意义。因此,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民族发展的前提和保障,它是我国民族文化的凝聚结晶,也是世界文化的瑰宝。鉴于此,我国需要尽快落实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的措施,以此推动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化建设,为人民提供更多美好的文化记忆。

参考文献:

[1]周杰.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J].大众文艺,2018(17):12.

[2]周和平.我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践与探索[J].艺术教育,2018(17):8-12.

[3]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传承[J].文化学刊,2018(8):5.

[4]刘莹莹.浅谈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有效途径[J].艺术科技,2017,30(9):132.

[5]王桃红,夏能权.通道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途径探析[J].读天下,2016(22):334.

猜你喜欢

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途径保护
企业纪检监察部门与时俱进推动效能监察工作的有效途径探究
国际法务会计应用现状研究
新经济形势下加强企业管理的有效途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