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研究
2018-05-14艾伊璠
【摘要】现阶段,基于信息化、网络化的时代大背景,以及互联网技术在传媒领域中的全面、深入应用,为广大人民以及其他社会团体的舆论表达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这也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我国文化领域的发展活力。但是,基于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监督的自发性、无序性、盲目性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社会良好文化传播氛围的营造。基于此,本文立足于我国言论自由发展实况,探讨了基于新媒体时代背景提升其开展科学性、有效性的具体策略,希望理论的研究可以对实际工作的开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新媒体环境;言论自由;现存发展问题;创新优化策略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近些年来,伴随着新媒体的产生、发展以及创新优化,人们接触信息与获得文化的途径日益多元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文化产业、事业的发展潜力,但同时也极易让人们陷入腐朽落后文化与错误信息的泥潭。與此同时,新媒体还为广大人民的言论自由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使其可以更加自由、主动地行使自身的权利。基于此,探究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的发展问题及改善策略,有着较高的现实价值与实践意义。
一、言论自由监督和新媒体舆论监督概述
所谓言论自由,指的就是一种起源于劳动中不同主体间沟通、协调与合作的活动,其产生与人类社会的发展关联密切。换句话说,我们可以把劳动或者是社会实践看作是发展言论自由的摇篮。作为一种无形的精神力量,深刻影响着社会的运行与发展,同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以及切身利益关联密切。
言论监督是起源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体系中的一种民主机制,其产生与发展深刻彰显着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运行活力与发展潜力,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动着我国现代化建设。据第34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的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4年我国网民规模高达6.32亿人,互联网普及率高达46.9%,同比增长1.7%。与此同时,使用手机上网的人数达到了5.27亿。[1]由此我们可以看出,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互联网终端技术在广大人民生产生活中的有效应用,网络已经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不容忽视的一种精神力量,这也是新媒体时代来临的技术基础所在。
新媒体环境下言论自由的开展,起源于人们信息获取的途径、内容多元化。人们可以随时随地通过微博、博客、论坛等平台获取到各种新闻事件,并且发表自己的意见、言论以及建议。具体来说,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一方面扩充了人们语言表达的平台与窗口,使得言论自由真正意义上成为人民群众的权利而非媒体的特有功能;另一方面,基于新媒体所凸显的时效性、广泛性、匿名性的应用特点,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如不当言论、虚假信息的问题,这极大地制约了良好文化氛围以及信息环境的营造,同时也是本文研究的重点所在。
二、新媒体言论自由的现存问题
上文中我们说到,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一方面为言论自由监督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开展平台,但同时也存在许多不稳定、不安全因素,严重制约了和谐社会的建设以及国民素养的提升。下文中我们将立足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言论自由的开展实况,探讨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
(一)无序性
网络新媒体作为一个新兴的事物,必然要经历漫长而曲折的发展历程,才能更好地服务于人们日趋多样化、个性化的发展需求。现阶段,我国国民有了更高的道德观念与权利意识,因而在日常生活中也十分关注社会各领域的热点问题,并且渴望发挥自身的主人翁地位,对各种热点问题进行一定的评说与探讨。[2]新媒体的出现,不仅可以让广大民众在第一时间获取到较为全面的信息,同时也为不同主体分享信息、表达态度、宣传观点提供了广阔的平台。但是,其在发表言论的过程中并不受到一定的规制与约束,所以言论自由呈现出无序性、非理性的显著特点。特别是一些颇具情感冲击力与群体煽动力的言论,极易带动其他人的盲目跟风行为。在网络上我们经常可以发现不同主体间意见相冲的言论,并且往往伴随着无休止的谩骂、人身攻击等不理智甚至是违法行为,严重的还会造成网络暴力事件。总而言之,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言论自由监督的无序性特点愈加显著,各主体过分强调自身的言论自由,在一定程度上侵犯了他人的权利,扰乱了社会秩序。
(二)监控难
相较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信息传播源头缺乏严格、全面、统一的把关,因而新闻或者是各类型信息的准确性、真实性很难得到有效的保障。在此基础上,依托于多样化的传播平台,新媒体的信息传播呈现出速度快、交互性强的显著特点。换句话说,广大人民通过如论坛、微博、微信、贴吧、qq等多个公众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表达自己对于某一现实事件的看法、意见,但是,由于其所发表言论缺乏必要的管控与规制,所以人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内监控到错误甚至是不法信息的来源,这就给我国文化事业发展以及国民素质教育工作的推进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三)匿名性
新媒体环境下的言论自由监督,同样也具有匿名性的显著特征。一方面,其所具有的这一特点有利于民主监督的推进,可以让人们更加自由、自主地发表自己的观点与言论。但与此同时,由于所有网名都是网民虚构的昵称,并且大多数传媒平台并不具备实名认证功能,所以网络中存在着大量的虚拟网民。[3]在这一背景下,许多主体借助于虚拟的面具,不负责任地发表一些不当言论或者是错误信息,不仅严重扰乱了正常的网络秩序,同时也会让部分极端分子乘虚而入,不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与可持续发展。
三、新媒体环境下完善言论自由监督的对策
(一)加强媒体自律精神
媒体作为传统言论自由监督以及新媒体言论自由监督的主力军,其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依靠与信赖,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最广大普通百姓的个体需求。特别是基于人民群众在言论自由监督过程中所凸现出的非理性、非权威性特征,所以各媒体必须充分发挥自身的社会职能,全面提升自身各项工作开展的自律精神,为良好言论自由监督环境的创设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这一目的的实现,需要媒体加强对广大人民群众正确言论自由监督意识的引导与培育,使更多的人在言论自由监督过程中可以全面践行义务意识与法制要求。其次,有关主体应当加大对该行业从业人员的素质培育,可以借助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专业培训活动,例如行业交流会、专业宣讲会、岗位技能大赛等,使其可以接触到该领域内的先进理念与前沿技术,从而提高业内人员的整体素质与自律水平,从而为言论自由环境的构建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最后,国家应当加大对这一行业的政策引导、制度建设力度,完善相应的媒体行业规章,避免出现无章可循的尴尬局面。与此同时,也需要加大对不法言论自由的管控与惩处力度,从而提升广大业内人士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其言论自由监督工作的开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与保障。
(二)提高网民的公民意识
实践证明,新媒体时代背景下言论自由监督之所以问题频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网民的公民意识、法制意识以及责任意识有所欠缺。特别是各类型网络暴力事件的出现,集中反映了多元文化趋势之下国民思想意识的偏差以及网络道德的缺失。基于此,在利用网络进行言论监督的过程中,必须树立正确的思想与态度,正确、全面认识這一宪法赋予每个公民的权利,并且承担起自己应付的社会责任。[4]另一方面,国家也应当完善言论监督机制以及相应的法律法规,从源头处改善网络言论监督匿名性的弊端,从而让更多的主体可以在网络上合理、妥善地发表言论,并且加大对不当言论与虚假消息传播行为的惩处力度,在全社会范围内营造起良好的言论监督氛围,助力实际舆论监督工作的高质、长效开展。
(三)新旧媒体的有效融合
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为广大人民提供了更加广阔的舆论监督平台,这在很大程度上冲击了传统媒体在社会舆论监督过程中的主导地位。但我们不能否认的是,传统媒体因其所具有的公正性、权威性、公开性、客观性特点,所以往往在信息传递层面有着较高的社会价值,是党和政府思想引导与信息指导的重要途径。基于此,新媒体在言论监督中的应用,应当实现同传统媒体的有效结合,即采用多元化、层次化的方式反映民心民意、引导言论发展,并且从源头处对信息的真实性予以有效控制,进而消除社会大环境中的不稳定、不安全因素,避免出现现实事件被歪曲的问题,最终为广大人民的言论监督行为创设良好的外部环境。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伴随着新媒体的产生、发展以及创新优化,人们接触信息与获取文化的途径日益多元化,这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我国文化产业、事业的运行活力与发展潜力,但同时也极易让人们陷入腐朽落后文化与错误信息的泥潭。基于此,有关主体应当从加强媒体的自律精神、提高网民的公民意识以及新旧媒体的有效融合等层面入手,全面提升社会言论监督的民主性、合理性、有效性,为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以及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推进,创设和谐、良好的民主监督氛围,助力我国现代化文化产业、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苗晓霞.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规范化的问题分析[J].新闻研究导刊,2017,8(24):170.
[2]晋博艳.新媒体发展环境下媒介监督司法审判问题分析[J].法制与社会,2017(19):106-107.
[3]徐雯.新媒体环境下舆论监督的发展与存在问题研究[J].现代视听,2016(7):43-46.
[4]李琳.新媒体传播中舆论监督的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J].中国传媒科技,2013(8):51-52.
作者简介:艾伊璠(1993-),女,汉族,河北省保定市人,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媒介文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