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铜器艺术与莒县博物馆精美青铜器赏析

2018-05-14钱建礼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8期
关键词:青铜器

【摘要】青铜器是一种由青铜制成的实用器物,经过加工之后会成为一种精美的艺术品,对丰富和完善我国社会文化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山东莒县博物馆位于古莒国地区,近几年不断进行田野调查,发掘和征集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现有馆藏文物11000余件,其中青铜鼎数量众多、造型多样,多样化的青铜器充分展现了我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对帮助人们了解莒国先民创造的青铜文化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青铜器艺术;莒县博物馆;青铜器

【中图分类号】K876.4 【文献标识码】A

莒县博物馆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通过各种方式不断在田野间调查、收集、挖掘各个历史时期的文物,经过长时间的积累,莒县博物馆的馆藏文物数量达到了一万多件,其中西周和东周时期的青铜器达到了200多件,青铜器在人们的实际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体现在人们的出行、各类生活用品、装饰物等方面。莒县博物馆所拥有的青铜器类型繁多、种类齐全,充分展现出当地独特的青铜文化。为了能够帮助人们更为全面地了解青铜文化,文章以莒县博物馆为基本研究对象,对莒县博物馆所蕴含的青铜文化展开探究。

一、青铜器艺术

青铜是红铜与锡和铅的合金,因是青灰色,所以叫青铜。青铜器主要是指先秦时期用青铜铸造的器物。在中国古代,青铜器发展最为繁盛的时期是夏商周。铜在当时社会是一种特殊元素,被人们也称作赤金。应用铜制作成的器物外形美觀,质地坚固,常常被人们视作一种十分重要的金属。在夏商周时期,青铜器艺术在本质上是奴隶主贵族艺术,通过自身独特的造型、纹样和高超的技艺体现出奴隶时代的发展特点和阶级审美理念。青铜器艺术的发展具有鲜明的时代特点,对推动人类文明进步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青铜器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合金,经常被人们用来制作礼仪器械,之后被应用在祭祀祖先、、宴飨宾朋、赏赐功臣、记功颂德、战争等重大场合。从礼制上看,青铜器是重器,是贵族世家的标志,是庙堂中不可缺少的宝器,体现了古代贵族的尊卑文化。在不同阶级的不断演绎下,青铜器的类型、纹饰等体现出了鲜明的时代发展特点,在其多样化造型、精美纹饰的作用下青铜器充分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发展情况。

我国青铜器不仅种类繁多,而且都具备独特的艺术特点,长久以来,是中外收藏家注意收藏的珍品。经过长时间的发展,青铜器的造型变得更加多样,体现出独特的艺术特色。从发展实际情况来看,青铜器经过长时间的流传体现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第一,历史年代悠久。青铜器在夏商周时期发展到全盛时期,但最早出现在西周时期。第二,青铜器将中国原创造型纹饰艺术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第三,青铜器与其他艺术品相比数量少,非常珍贵。第四,由于绝大多数青铜器都是在地下埋藏,受地下腐蚀和墓葬塌陷,致使青铜器破损较为严重。

二、夏商周三代礼器

夏商周三代为中华文明发展史上最为崇尚礼制文明的时代,特别是西周的礼制文明,在今天,考古所见的青铜器则是当时礼乐文明最直接的载体。在西周时期,鼎、簋、壶、甗,造型厚重,花纹以窃曲、夔凤、云龙和饕餮纹为主。莒国墓葬中出土的车器构件上龙凤绞绕的花纹引人深思。在商州时期,我国青铜器发展基本成熟,青铜器的款式、花纹也变得丰富多样。在周代,青铜器发展到了更加繁盛的时期,不管是在种类还是在技术应用上都体现出更加巧妙的特点。从发展情况来看,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具有以下两个方面的发展特点:一方面,夏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在造型和纹饰上都体现了对原始彩陶艺术的一种传承和创新,这种创新表现在在冶炼、造型、镂刻等方面青铜器艺术显示出和原始陶器艺术设计设计的不同,技法的使用更加巧妙、精炼。在不断发展中,青铜器的形状体现出和原始彩陶艺术十分不同的造型特点,大多具备了繁杂的花纹,拥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另外一个方面,夏商周三个时期的青铜器有着其独特的发展特点,在美学风格上有着十分明显的体现。伴随奴隶制经济社会政治的发展,青铜器艺术在传承原始彩陶艺术的同时,也将奴隶时期彩陶的朴素特点进行了有效发扬。在社会分工的日益密切下,夏商周时期也出现了专门从事青铜器研究、生产和加工的人。在有专门的人加工和制造青铜器之后,青铜器的铸造开始从原来的实用性转变为社会工艺性,其设计开始注重满足上层社会人的经济、政治需求。夏商周三代礼器类型多样,文章结合实际就其中的几种青铜器进行探究。

(一)铜鼎

于西周时期,莒县店子集镇西大庄出土,器口沿外折,双立耳,腹较深,圜形底,蹄形足。双耳各饰两道凹弦纹,口沿下饰重环纹一周,腹中部饰凸弦纹一周。通高23.8、口径26.4、腹深11.2厘米。保存完好,在实际生活中被人们当作一种十分重要的炊器使用。

(二)铜鬲

于西周时期,莒县店子集镇西大庄出土。方唇,侈口,束颈,鼓肩,连裆,高袋形足。通体素面。通高15.6、口径15.64、裆高8.6厘米。保存完好,在实际生活中被人们当作一种十分重要的炊器使用。

(四)铜簋

于西周时期,莒县店子集镇西大庄出土。器呈喇叭状盖,子母口,鼓腹下垂,圈形足,下附有三扁形足。在腹上的两侧饰有一对称的兽形耳。盖顶饰涡纹,盖口沿饰重环纹一周,器口沿下亦饰重环纹一周,腹饰横条沟脊纹,圈足饰垂鳞纹。通高17.8、口径14.8、足径16厘米。保存完好,在实际生活中被人们当作一种十分重要的盛器使用。

(五)铜壶

西周时期,莒县店子集镇西大庄出土。器为圆形顶盖,子母口,长颈,鼓腹下垂,下承圈足,颈上部有对称兽形耳。盖顶饰涡纹,外缘饰鳞纹,盖口沿上饰重环纹一周,颈部饰夔龙纹,腹饰波曲纹,足饰垂鳞纹。通高36.9、口径12.3、足径17.5厘米。保存完好,在实际生活中被人们当作一种十分重要的盛器使用。

三、莒地青铜器发展

从考古发掘资料看,莒地青铜器起源于龙山文化(古莒地胶州三里河),而真正意义上的青铜时代则要追溯至费县所出商代“举”青铜器的出现,后来经过时代的衍变和发展,莒地青铜器拥有两千多年的发展历史,分布在以莒为中心的多个周边地域。在近两千余年的历史时期,莒之青铜文数量和质量都得到提升,有关青铜器的研究学者也相应增加,使得青铜器具备了当地独特的发展特色。

近年来,莒地出土青铜器的地点大凡有十几处,多以莒城为中心,并向周围地区不断扩散。第一,多兽盘。在1996年,莒县店子集镇的西大桩村中出土了高13.5cm、口径37.2cm、足径24.7cm的多兽盘,具体如图一所示。这类青铜器的口沿上有四个神兽,神兽的腹部存在四个对称变形的兽口衔盘口沿,盘内底部二龙头微微翘起,逆向旋转。1996年西大庄西周墓出土铜器以重环纹、素面纹为特征,特别是人面兽大刀、山字形器、龙凤绞绕纹铜,为其他地域所仅见,是为数不多的西周典型器物,亦反映出当时人们质朴无华的心态。第二,龙纹鼎。龙纹鼎是在1974年在莒地河乡老营村出土的,高度为32.2cm、口径是32.4cn,耳朵周围拥有较多的重物。青铜器的器物类型有几十种,包含鼎、敦、壶、匜、盘、罍、钮钟、镈、车马器、兵器等。器物造型崇尚通体满花、富丽繁缛的华贵风格,成为这一时期的新时尚。这一时期的青铜铸造是青铜器发展的黄金时代。失腊技术的熟练掌握,都能证明该时期铸造技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与突破,并以其清新活泼的姿态迎来了青铜器发展史上的又一高峰。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铜器的发展在本质上是对社会经济、政治等多种思想观念和形态的综合反映,体现了其作为中国传统装饰美术重要物证而具有的特殊审美特点,在时代的发展衍变下,青铜器的创作体现出更加独特的艺术创作思想理念。莒县博物馆蕴含多種类型的青铜器,集中展现了青铜器的艺术魅力和独特审美价值,在未来发展中,需要得到相关研究学者的关注。

参考文献:

[1]刘云涛,张建平.莒县博物馆馆藏青铜器[J].东南文化,2001(4):52-57.

[2]柏发金.关于莒县博物馆藏青铜鼎研究[J].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7):114-115.

[3]楚仁.精美绝伦的湖南商周青铜器——《三湘四水集萃——湖南出土商、西周青铜器展》精品文物赏析(上)[J].文艺生活(艺术中国),2015(11):14-25.

[4]王飞飞,贾静.试论中国商周青铜器的鉴赏与收藏[J].艺术品鉴,2016(10).

[5]吕章申.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

[6]李松.中国古代青铜器艺术[J].艺术探索,1991(2):38-53.

作者简介:钱建礼(1986-),男,汉族,山东省日照市莒县人,文博馆员,本科。

猜你喜欢

青铜器
青铜器的养护修复分析
动物园里有青铜?
青铜器的时代性与器型的演变
青铜器辨伪概论
后母戊鼎:沉淀在岁月里的青铜器
青铜器收藏何时见天日
西周青铜器铭文书法艺术探微
新世纪以来中国国家博物馆入藏商周青铜器集粹
介绍两件馆藏青铜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