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话唐太宗与晋祠之铭并序碑
2018-05-14刘仙芝
刘仙芝
【摘要】在中华的大舞台上,唐太宗李世民既是一位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书法家,他御制御书的《晋祠之铭并序》碑,既是对“贞观之治”统一强盛的政治总结,也是一篇瑰丽多采的文学佳作,更是一件不可多得的书法艺术珍品,是我们研究唐代书法艺术极其珍贵的文物,具有极高的文化和艺术价值。
【关键词】唐太宗;晋祠铭;书法艺术
【中图分类号】G268.3 【文献标识码】A
一、唐太宗李世民
李世民(598—649年),因其死后庙号“太宗”,所以史称“唐太宗”。他运筹帷幄,文治武功,使得初唐在李世民的统治下出现了中国古代史上少有的盛世,开创了中国古代历史的新纪元。
隋文帝开皇十七年(公元598年),刺史李渊的夫人窦氏生下了第二个男孩,李渊给他取名世民,希望他将来能济世安民,此人便是后来的大唐皇帝李世民。童年时代的世民,在母亲的教诲和家族的影响下,不仅喜爱读书,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弓马骑射,无所不能。
隋炀帝在位期间,年年大兴土木,不断发动战争,毫无节度地给百姓强加徭役、兵役,导致各地农民起义如火如荼。大业十三年(公元617年),时任太原留守的李渊和跟随在父亲身边的李世民意识到隋王朝大势已去,决定起兵晋阳,夺取天下。临行前,在晋祠唐叔虞神像前祭旗誓師,允诺将来得了天下,必定立国号为“唐”,祈祷唐叔虞保佑他们父子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第二年,李渊即位,建都长安,立国号为唐,武德九年六月(公元626年),李世民即位,改元贞观。李世民在位期间,居安思危,任用贤良,以文治天下,使老百姓能够修养生息,国泰民安,同时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开明政策,使各民族之间友好交流、融洽相处。唐太宗在位时期,中华帝国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社会发展水平最高、国力最强盛、文化最发达的国家。开创了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贞观之治”,为唐朝一百多年的盛世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晋祠铭的问世
无论是从晋阳起兵反隋,还是后来立国号为唐,成为一国之君,终其一生,唐太宗李世民与晋阳古城乃至晋祠,都有着千丝万缕的不解之缘。
西周初期,姬虞被分封到唐国做诸侯,史称唐叔虞。叔虞受封唐国后,执行“启以夏政,疆以戎索”的方针,使得唐国呈现出丰衣足食、国泰民安的盛世局面。他去世后,后人在晋水源头为其修建唐叔虞祠,以示纪念。其子燮继位后,改国号“唐”为“晋”,唐叔虞祠也被称为晋王祠,简称“晋祠”。李渊、李世民父子建国后,立国号为“唐”,与古唐国不无关系。晋阳可以说是唐王朝的龙兴之地,也是李渊父子的发迹之地。从晋阳起兵反隋,祈祷于唐叔虞祠,到建立大唐王朝之后,李世民重返唐叔虞祠,留下千古绝唱——晋祠之铭并序。可以说,古晋阳乃至晋祠,对于大唐王朝,对于李世民,都有着独特的、无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今天,位于贞观宝翰亭内的“晋祠之铭并序碑”,不仅表达了李世民厚重深远的思想感情和治国理政的战略方针,更饱含了“太原公子”李世民浓浓的“故土”乡情。
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李世民亲征高丽后,班师返回途中,率众从定州过太行山到达太原。重新回到阔别二十多年的发迹之地,李世民同文武群臣重游晋祠,不禁触景生情,感慨万千。他认为大唐帝国的建立壮大,与唐叔虞的庇佑以及晋祠这块风水宝地不无关系。为报答唐叔虞的神恩,也为大唐王朝能够继续繁荣强盛,李世民于贞观二十年(公元646年)正月,欣然命笔,“树碑制文,亲书之石”,写下了这篇代表他晚年政治思想主张与书法艺术成就于一体的不朽名篇——《晋祠之铭并序》。
《晋祠之铭并序》的主题思想是通过宗周政治,总结唐叔虞建国的史迹,表明灭隋建唐的合理性,强调以德治国的理念,以达到宣扬唐王朝文治武功和巩固政权的目的。
三、从晋祠铭看千年晋祠胜景
(一)“金阙九层,鄙蓬莱之已陋;玉楼千仞,耻昆阆之非奇。落月低于桂筵,流星起于珠树。”
晋祠建筑金碧辉煌,雄伟壮观,蓬莱仙境与之相比,都显得简陋不堪,昆阆山上神仙的宫苑都显得平淡无奇。在高耸的楼阁上摆开精美的筵席,月亮仿佛比楼阁还低,流星在千年古树间来回穿梭。
(二)“悬崖百丈,蔽日亏红;绝岭万寻,横天耸翠。霞无机而散锦,峰非水而开莲。石镜流辉,孤岩宵朗;松萝曳影,重谿昼昏。碧雾紫烟,郁古今之色;玄霜绛雪,皎冬夏之光。”
山势高耸,遮天盖地;万丈奇峰直插云霄,苍翠的树木,茂密葱茏。云霞虽没机杼,却能织出炫丽的锦绣, 没有水,一簇簇山峰,却像是朵朵盛开的莲花。像镜子一样光洁的石头,流光溢彩,突兀的岩石,在月光下闪烁着明亮的光芒;山林间、苍松上垂挂的藤蔓,摇曳不定,深深的溪谷在白日也被遮蔽的十分昏暗。云雾缭绕,凝聚着古往今来的各种景色;各色奇花异葩,展现出晋祠不同季节的特有风光。
(三)“阴涧怀冰,春留冬镜;阳岩引溜,冬结春苔。非疏勒之可方,岂瀑布之能拟。”
处在背阴处的溪涧,结着冰,到了春天也融化不了;而向阳的山岩,晋水流淌其间,在冬天却还留着春天的绿苔。(晋水)不是那些忽断忽流的河流与瀑布所能比得了的。
李世民用饱满的热情、华丽的辞藻,夸张的比喻,对晋祠的山山水水进行了精彩的描绘,用反衬、对比的修辞形式,表现出晋祠山水的与众不同。其高妙娴熟的艺术表现手法,充分反映出这位文才武略的一代帝王,其深厚的写作功底与出色的文学才能,1300多年前的晋祠胜景,如同穿越历史般,情景交融地呈现在我们面前。
四、从晋祠铭看李世民的书法艺术及其历史价值
唐太宗李世民是一位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也是一位诗人兼书法家。他不仅自己喜爱书法,而且也注意收揽和培养书法人才。贞观年间,他曾在科举取士中,专门为书法设了明书一科,用来招收书法人才。唐代书家林立,众派纷呈,可以说李世民在其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晋祠之铭并序碑,碑额左右各雕一对螭首,并头下垂,为唐代碑额的典型特点。上书“贞观廿年正月廿六日”,字体苍劲老练,线条粗壮雄浑,笔画中丝丝透白,为存世最早的隶书飞白体。“飞白”是枯墨用笔的一种书法艺术,相传是东汉书法家蔡邕受到工匠用帚蘸白粉刷字的启发而创造的,自魏晋南北朝以来,广为文人墨客所推崇。李世民以飞白所书的碑额,传世者仅此九字,弥足珍贵。
全碑序文加铭文共1203字,通篇以行书为主,间或夹入一些楷体和个别的草书,笔画生动自如,节奏流畅贯通,清人齐羽中曾评说:“其书气象函盖,骨格雄奇,盖俨然开创规模也。”清代王佑也作诗称赞李世民的书法:“平生书法王右军,鸾翔凤翥龍蛇绕,一时学士满瀛洲,虞褚欧柳俱拜倒。”李世民生前对此碑十分珍爱,曾将此碑拓片作为国礼赠送外国贵宾,其得意之情可想而知。李世民也是我国碑学史上用行书体撰写碑文的第一人,在唐碑之前的碑刻,均为篆书、隶书或楷书,所以说,晋祠之铭并序碑开创了我国行书上碑之先河,具有极为珍贵的史学价值。
唐太宗一生中最喜爱王羲之的书法,他认为王羲之的书法既得各家之所长,又独树一帜,誉其绝妙无穷,是魏晋书林中的佼佼者。他只要见到王羲之的书法,就不惜花重金买下,还专门请能辨别王书真伪的褚遂良进行辨别,使得世间王书真品几乎被他搜罗殆尽。武德四年,太宗想方设法得到王羲之《兰亭序》真迹后,视若珍宝,每天都要仔细观览、钻研数遍,意会王羲之书法之精髓,更使他的书艺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他命人将《兰亭序》摹拓数本,赐予太子、诸王和功臣,并指示他们临摹王书手迹。由于李世民的偏爱和大力提倡,朝野上下,学王成风,掀起了一场书法革新活动。唐以前的官方公文沿用隶、篆书体,书写既费劲,又难辨认,太宗以后,绝大多数用楷书、行草书撰写,使王书成为全国书体的正宗,顺应了文字由繁到简的发展趋势,为社会进步奠定了基础。
《晋祠铭》通篇在章法结构、形式布局上与《兰亭序》有异曲同工之妙。世称《兰亭序》全篇28行,324字,其中20个“之”字,各具特点;而《晋祠铭》全文28行,全篇39个“之”字,也无一雷同,被书法史上称为是仅次于《兰亭序》之后的又一书法杰作。
五、结语
《晋祠铭》行文铿锵上口,纵横自如;字体豪放刚健,洒脱自然;内容追古论今,极富哲理。可以说,李世民所撰书的《晋祠铭》是他把一生中政治上的成功、文学上的成熟、书法技艺上的成就融合交织在一起的结晶,是一篇集史学、文学、政治、书法于一体的巨作。《晋祠铭》既是我们研究唐代书法艺术极其珍贵的文物,也是研究唐太宗治国思想精髓的重要史料。它历经1300多年的漫漫岁月,以其深邃的历史价值,神奇的艺术魅力,为后世留下了一笔不可多得的宝贵财富。
参考文献:
[1]刘大鹏.晋祠志[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2003.
[2]宁欣.唐史十二讲[M].北京: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2009.
[3]刘永德.晋祠风光[M].太原:山西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