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医院科研经费支出内部控制建设研究

2018-05-14任臻

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 2018年21期
关键词: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医院

摘 要:本文采用内部控制理论为指导,研究医院科研经费支出的内部控制实施路径,包括讨论医院科研经费支出的风险、实施内部控制的关注焦点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医院;内部控制;科研经费

一、问题的提出和相关理论

医疗行业是一个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的行业,医院为发展其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必须不断开展医疗活动相关的各类科研创新活动。科研活动属于知识密集型的创新活动,相互间差异性较大,存在着很大的不确定性,管理上有一定难度。随着科研项目数量与金额的快速增长,对医院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且由于科研经费来源不一,相关的管理制度不同,更增强了科研经费管理的复杂性;因此,若科研经费管理不当,会引起使用浪费和资产流失,严重的会影响医院目标的实现和顺利的发展。故科研经费的支出是需要医院实施内部控制的一个重要对象。

内部控制,美国审计准则委员会(ASB)定义(1972)是:“内部控制是在一定的环境下,单位为了提高经营效率、充分有效地获得和使用各种资源,达到既定管理目标,而在单位内部实施的各种制约和调节的组织、计划、程序和方法”。

事实上,内部控制是为了达成单位目标(落实到本文是医院目标)而实施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其强调的是内部控制诸要素。在相应的稳定的控制环境下,特别注重医院面临的来自内部和外部的风险,因此必须进行风险评估,以查处存在的可能威胁,随后进行控制活动。控制活动中强调信息沟通与内部监督,同时注意事先控制、事中控制和事后控制(即反馈控制)。

根据国内外的发展,2012年底我国财政部印发了《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试行)》(财会〔2012〕21号)。此规范对我国医院内部控制的界定有着积极地指导意义,并在理论和实践上大大地推动了我国医院内部控制的实施。

本文采用内部控制理念为指导,以科研经费内部控制为对象,在讨论科研经费支出存在的风险上,研究实施和建设医院科研经费支出的内部控制,达到完善科研经费支出的控制、提高支出使用效率、从而顺利达成医院目标的目的。

二、医院科研经费支出存在的风险

风险是指在经济活动中将来可能发生的不确定事物对医院实现其目标的影响。风险评估是内部控制的重要环节。目前,在医院尤其是承担各类科研项目的大型公立医院,在科研经费使用相关经济活动中的主要风险包括:

1.资源使用低效的风险

科研项目未经科学论证或论证不充分而立项,可能导致创新不足,或重复研究导致资源浪费。这是指科研经费支出在源头上存在着风险。

2.制度不够健全的风险

科研经费管理制度不健全,岗位职责分工不合理,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不规范,可能导致科研经费违规使用或舞弊风险。例如,缺乏规范的监督机制,或者说监督制度不完整,经办人员权力过大,不受约束;缺乏预算调整制度;采购流程不够规范,存在虚假采购甚至舞弊的风险。

3.控制措施不当的风险

科研费用控制不当,虚列支出,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导致科研费用支出失控,造成经济损失。例如,超预算使用,超范围发劳务费等等。

4.资产控制不足的风险

科研用设备、耗材等未归口管理,存在流失风险。设备采购时,未纳入国有资产管理范围;或者采购流程不符合国有资产管理规定。这些最后都有可能导致设备流失和国有资产流失。

5.信息沟通不畅的风险

科研项目的经费使用情况不明,资金使用信息沟通不足,甚至有项目负责人不清楚科研经费还剩余多少等等,这些都会影响资金使用效率。

三、实施医院科研经费支出内部控制的关注焦点

医院科研经费支出的内部控制,首先应完善各管理系统,以制度建设为基础,综合运用预算控制、加强资产管理、完善信息共享等内部控制方法,加强科研项目经费的全过程管理。

1.建立和健全相关管理制度

实施医院科研经费支出的内部控制,应该根据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科研管理规定,结合医院自身情况和管理特点,构建涵盖科研立项、实施、结题全过程的科研管理制度,并重点加强拟定采购管理、资产管理等方面的管理制度、管理流程。同时,通过构建制度和拟定管理细则,明细相关人员的权限,落实不相容岗位分离的要求,从制度上确保风险的控制。

2.强化预算控制

实施医院科研经费支出的内部控制,还应该强化预算控制。科研经费预算应以研究目标为导向,以研究路径为基础,合理编制预算,提高预算的科学性、可行性。对于已经由相关部门批复的预算,则严格参照实施;对于确实需要进行预算调整的项目,则根据授权进行审批。

3.加强资产控制

实施医院科研经费支出的内部控制,也应将耗材、固定资产等资产的内部控制纳入医院总体资产内部控制中统一管理。首先,资产的采购应有相关主管部门负责采购、验收、库存管理等环节,以保障采购过程的专业性、合规性,也可以提高采购的效率,避免在采购过程中发生违反政府采购相关规定等违规情况。其次,科研经费管理的系统,应与材料、固定资产等相关信息系统连接,即保证科研经费支出的真实性、可靠性,也能保证资产管理纳入全院资产管理的范畴,不留资产管理的盲區。

4.完善信息共享机制

实施医院科研经费支出的内部控制,必须加强各管理系统整合,实现信息共享。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应与材料管控平台、固定资产管理平台、日常办公系统、人力资源系统进行整合,实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以提高科研管理的水准和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

四、实施医院科研经费支出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

实施医院内部控制尤其是科研经费支出的内部控制的具体措施,包括管理要点和管理流程,主要有:

1.完善过程控制

通过信息化的手段,完善科研经费的内部控制。所有项目经费和收支及预算情况,包括科研经费支出情况,均应纳入科研经费管理系统。在论证阶段,就将预算上传至相关的管理系统进行审批;经费支出时,需选择对应的预算项目进行支付;项目结题时,系统可以自行反映项目资金执行情况。实施科研经费的全面、全过程、全方位的控制。

2.整合相关系统

在医院内部控制的框架下,完善并整合医院的各相关管理系统,例如,财务管理系统、信息管理系统、采购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等等,以便于实施相互衔接的内部控制,并且保证报表数据的准确性。

例如,通用耗材采购通过设备管理处及中心实验室进行采购、验收、出入库管理,并纳入材料管控平台管理;季度末,材料管控平台将材料消耗情况,向科研经费管理系统推送,经审批后,列支项目经费。设备也由相关管理部门进行采购,纳入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平台管理,设备数据从医院固定资产数据库中引出,确保资产的真实完整;同时由于设备纳入医院固定资产管理平台管理,有利于实现设备共享,避免重复采购,提高设备使用率。又如,科研信息系统与人力资源系统连接,通过身份证号等信息,可以复核人员信息,避免劳务费超范围发放。

可以设想,在不断地完善的医院的内部控制中,未来还与其他系统集成,延伸到成果管理,完善科研资金的绩效评估。加强对科研成果中专利权等无形资产的管理,确保其产权归属清晰,保障国有资产完整。

3.强化定额表单控制

根据国家相关规定,对于科研经费中的差旅费、会议费、咨询费等有支出定额限制的项目,需进行定额支出标准控制的费用项目,宜采用内置报销表单方式,提高控制效率。以差旅费为例,事先在系统内嵌入不同地区的住宿费、餐费等报销标准,报销时选择并填写出差地区、天数等信息,系统会自动计算报销最高标准,便于相关人员进行审批。同样咨询费、会议费等,也采用类似管理模式。

4.加强采购控制

设备、材料、测试等支出占可以科研经费支出很大比重,故在实施医院内部控制中,必须强化设备、耗材等的采购管理。對于达到大额采购标准的,应订立合同,特别大的采购合同应进行招投标。为保障招标工作开展,应按规定实施招标准备,开标、评标等各环节,同时全过程在网上向纪检、审计等相关部门公开。从流程上加强对采购设备、耗材等的管理。保证验收信息互通,强耗材的出入库管理。报科研经费采购的设备应纳入医院固定资产管理范围。

5.规范审批流程控制

明确岗位设置和权限,明确管理流程。例如,预算编制、调整和科研经费支出,先由有权限人提出申请,在符合不相容职务分离要求的前提下,按照预定的流程,进行审批,避免越权审批。

6.提高数据的准确性,方便查询

整合了不同的管理系统,实现信息的就源录入,提高信息的准确程度,既可以避免重复录入,又可以防止出错,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可以确保相关人员在必要时查询项目收支情况和已经各预算项目执行情况;同时又能反映该预算累计支出情况,帮助科研人员、经费管理人员做出正确判断,并合理安排资金,以提高科研资金的使用效率。

五、总结

本文研究的是医院的科研经费支出的内部控制,但完善各管理系统、加强预算控制、强化标准定额管理等方法在其他支出管理中也有较强的共通性,故本文的研究成果对医院支出的内部控制也有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任臻,李济宇,于靖等.医院科技成果转化内部控制体系建设.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8,25(07).

2.吴涛,董圆,李晓宇.公立医院内部控制体系建设实践探索.新会计,2016(09).

3.吴涛.医院全面预算管理促进内部控制建设的实践.财会月刊,2015(14).

4.朱钜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的探讨.中国卫生资源,2014,17(03).

猜你喜欢

科研经费内部控制医院
高校科研经费预算管理的现状、问题及建议
我国物流企业内部控制制度的问题及建议
房地产开发企业内部控制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存在问题及对策
制造企业销售与收款业务的内部控制分析
萌萌兔医院
高校科研经费管理的研究
不要把院士的科研经费变成唐僧肉
认一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