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项目化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2018-05-14刘晶晶
刘晶晶
[摘 要] 一直以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研究都是热点问题。从教学现状、有效性的评价原则、有效性评价三个议题分析了高职院校项目化课堂教学的宏观情况。
[关 键 词] 项目化课堂教学;课堂教学;评价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149-01
当下,项目化课程改革已在全国各地职业教育领域展开并日趋成熟。针对项目化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议题是项目化课程在具体课堂教学实施的有效性研究。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证目前高职院校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一、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的教学现状
(一)非项目化课堂教学效率明显低于项目化课堂教学
考核课堂教学是否有效的硬性指标是教学目的的完成情况。传统课堂教学常见有“硬性灌输”的现象。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角色仅仅是“讲课者”,是把书本的知识合乎逻辑地传递给学生,偶有提高学生学习主动性的教学活动,但又碍于提出的问题不具有启发性,最终结果仍然是灌输学生知识,学生经由正常听课,听到知识,实践操作围绕知识展开,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值得指出的是,无论是传统课堂教学还是项目化课堂教学都要求教师在教授前已经领会教学目标,能够准确把握教材,同时这两种教学模式都要求学生及时练习、巩固学到的知识。不同的是项目化教学要求教师精量化教学知识,充分启发和引导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充分预设学生在情景下的学习状态和变化倾向,充分挖掘学生的潜能。
(二)学生学习方法不同
非项目化课堂教学学生的学习主要以“听讲”然后“动手实践”这样的顺序为主。项目化课堂教学通常是小组合作的方式,教师和学生因为需要共同完成某个项目而协商、讨论、合作去解决项目问题,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到教学目标所罗列的知识点。
二、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原则
(一)评价指标要具备有效性,兼顾学生的共性和个性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出发点必须是遵循教育规律,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必须是对教师完成相应教学目标,学生掌握相应技能知识的监测。在这里不得不强调非项目教学和项目化教学并不是对立的关系,所以在评价指标的制定上只是对比性的分析,所有针对非项目化课堂教学和项目化课堂教学的评教评学最终的检测都应该是学生学习掌握情况的定量评价和定性评价的结合。
教师课堂教学过程是一个动态的复杂过程,教师无论在哪种教学形式下都应该兼顾学生的共性和个性,简单来说,高职学院的教学活动应该是兼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公平的教授活动,即教授的过程、对每个学生的关注程度、教学的资源应该兼顾每一名学生并且最好能激发学生潜能,发挥每一名学生的独特作用。
(二)评价指标应多元化
1.评价主体多元化
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主体不仅包括资深教师、教学督导、教育专家,还应该包括企业一线的专业技术人员、行业代表,甚至是同类院校相同专业的学生。
2.评价多视角化
归纳起来,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视角大体上有三个:学生学习视角;教师教授视角;企业专家操作视角。多视角可以帮助教师改进不足,进一步提高教学水平。
三、高职院校课堂教学有效性评价
(一)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课堂教学结构的调整
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院校项目化教学必然不同于非项目化教学。教师在进行项目化教学时必然要调整课堂的整体教学结构。教师在课堂上创设项目化教学的整体教学情境,教学内容的设计上要围绕解决项目的实际问题展开。若一个具体项目巨大,则应根据学生掌握理解的情况拆分成子項目单元,独立设计出子项目单位的教学目标,并且待学生一一完成子项目目标后还要整合子项目单元成为一个完整的项目教学单元。
(二)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课堂教学功能的定位
课堂教学有效性的评价结论不再是学生学习后成绩的高低,项目化课程课堂教学的考核不应该仅仅局限在“试卷”或者“试卷+动手能力”上,考核的重点应放在学生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上。教学功能的定位不再是教学目标的完成程度,而应该是学生综合水平的提升。
(三)高职院校项目化课程课堂教学的创新价值
1.能力为本位的教学设计单元
一个完整的项目单元通常包括案例引入、问题驱动、知识讲解、操作示范、实例模仿、归纳总结、学生动手、实践总结、系统梳理、练习巩固几个环节。项目化课程教学很好地改变了以往学生课堂学习的习惯,改思维实践为真正的知识应用实践。
2.慕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教学形式的创新
在项目课堂教学下出现的慕课、翻转课堂等一系列教学新形式大大增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进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和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在项目化教学下,教师课堂教学中的角色由教学内容的呈现者逐渐转变为学生学习的教练。教师同学生一起在课堂上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的效率。
以上是针对高职院校项目化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的初步研究,未来期待更多的高职教学工作者参与到课堂教学的研究中来,共同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1]闫智勇,吴全全.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研究[M].重庆大学出版社,2017.
[2]邓志军.中外职业教育热点问题研究[M].武汉大学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