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际汉语教材研究理论与方法探析

2018-05-14吴峰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7期
关键词:研究方法数据库

【摘要】本研究试归纳目前国际汉语教材研究方法存在的特征和问题,阐述了国际汉语教材研究方法的重要性和在学科中的地位,探讨了国际汉语教材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阐述了四种具体的研究方法,供学界参考和研究。

【关键词】国际汉语教材;数据库;研究方法;本土视角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现今,困扰国际汉语教学发展的教材问题几乎成为公认的世界级难题。上至中国国家汉办,下至世界各国的普通院校、民间机构都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或外语)教材的数量、质量问题不置可否地承认“精品”难觅。查阅CNKI,针对汉语教材研究的论文数量可观,以“汉语教材”为关键词进行检索,基于CSSCI语言类期刊的相关论文的统计分析看出,经历数量少、范围窄的阶段之后,汉语教材的研究出现了范围和主题拓展、数量增加的趋势,自2009年以来,截至2014年,每年相关的论文都在百篇以上,但学术研究依然未能展开国际汉语教材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研究方法的局限性,无论何种研究都需要研究方法来指导,但针对“研究方法”的研究,在国际汉语教材研究领域颇为少见。具体来看,体现出以下几点特征。

国际汉语教材研究方法是国际汉语教学研究的薄弱环节。

目前,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学科领域里关于汉语教材的研究方法的成果少之甚少。虽然对汉语教材不乏编写、评估等原则性、个案、对比、综述性研究,只有吴志山(2009)首次提出了定制式数字化汉语教材辅助分析与重组方法研究。面对汉语国际传播时代不断涌现出的大批量国内外汉语教材,对这些教材进行科学性的归纳和分析其中的问题,总结经典、优秀教材的编研经验,都需要大量专门的研究方法来指导具体的研究,这对国际汉语教材乃至汉语教学研究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为了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的需要,全面系统地发掘汉语教材研究方法,可以填补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理论体系的空白,科学地运用前沿研究成果,可以又好又快地编写具有针对性、实用性和实效性的优质汉语教材,是解决当前汉语教材创新和可持续发展的现实出路。

国际汉语教材研究方法实则处于国际汉语教材研究的顶层部分。

教材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各类教材不断发展到一定程度,各类相关性研究积累到一定程度才能提升出的规律性总结,同时也要求与时俱进地发展“后方法”, 这就要求首先构建汉语教材研究方法的理论体系,而科学、严谨、具备实证础的科学方法先行。通过研究国际汉语教材数据库对教材研究方法进行界定,不仅可以丰富国际汉语教学的理论体系,也为今后对国际汉语教材进行语言要素、使用反馈以及所衍生出来的各类研究提供方法论保证,做到尊重并利用汉语教材发展的历史传统与经验并重。因此,汉语教材研究方法属于教材研究的顶层。

国际汉语教材研究方法对“三教”问题研究具有启示意义。

教材研究方法源于“三教”,也必将指导“三教”问题,教材问题与师资和教学法研究的相关度之紧密是不言而喻的,“三教”研究是相辅相成的,甚至在一定研究中是难以分割的整体。钻研中所涉及的编写者因素和教学法因素都是审视汉语教材研究方法科学性、实践性的重要依据,教材研究方法完备得当有助于教师完善各类教学方法。

本研究从宏观方面可以丰富国际汉语教学学科的理论构架,聚集和汇总相关的学术文献和资源;从中观方面可以明确国际汉语教材及其本土化研究的内容,构拟具体的方法模型;从微观方面可以提供多维度教材研发、评估与工具书编纂的相关要素,为本专业提供直接有效的研究方法和思路,并可以促進与相关科研成果的交叉研究。

一、探讨国际汉语教材研究方法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多元化理念可以丰富国际汉语教材研究方法的理论意义

理念是人类以自己的语言形式来诠释现象和事物时,所归纳或总结的思想、观念、概念与法则,如人生理念、哲学理念、学习理念、时空认知理念、成功理念、办学理念、推销理念、投资理念或教育理念等。视角具有看问题角度、观点的延伸含义,理念决定着学术的视野和研究的视角,国际汉语教材的研究方法需要在多元化理念指导下不断探索,永无止境。其原因在于:

第一,国际汉语教材研究是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语言学的学科定位和国际视野以及多学科交叉的特点,国际汉语教材研究的理论和方法立足于语言学,但又必然地涉及到相关学科;第二,进入国际汉语教学时代,汉语作为外语或第二语言教材的研究因国别性、地区性、功能性、经典性、时代性等要素的分类呈现或综合交织而决定了研究的视域、数量、属性、内容、评价和标准等问题向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第三,汉语教材的开发是一个综合全面的过程,需要多元化的理念去分工合作,汉语国际传播体系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决策规划层;运营管理层;技术资源层;员工和个体(骆峰,2013)。①笔者认为,教材的研究也离不开这样的有机组成结构。我们要研究内容的不仅仅是“教什么教材”“用什么教材教”“用不用教材教”“教材科不科学”等的教材与教师、教学之间的“材料”“工具”与“成品”般的关系,进入国际汉语教学时代,教材研究必须跳出本专业和本国的局限,上升到国际和跨专业的理论与实践的高度,围绕教材的内部与外部呈现何种关系、观察有关教材生成、实践和可持续发展的方方面面的问题,牵涉到各个领域,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脚踏实地”地“小题大做,小题深化”,在“从问题到主义”和“从主义到问题”间循环往复地探索。本文认为,多元化理念包含全球视野、本土视角、优选视角、多学科与跨界视角。

1.全球视野

国际汉语教材的研究视野必须定位于全球,我们国内的部分教材正在以“一版多本”和“英文版”的形式走出国门,国外的教材也层出不穷,中外合编的教材呈世界分工的态势越出越多,教材面向的市场范围大,针对性也越来越强,从汉语教学国际化发展的必然性、海内外汉语教学的互动性与互补性、对应性和创造性出发,国际化理念实质上讲的就是因地制宜、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它统摄国际汉语教材研究的概念体系、对象体系、内容体系、理论基础和基本理论,体现了研究的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一句话,当今的汉语教材必须具备全球国际的心态,无论分工预案、课题、机制、思维、市场、装帧和全程管理的各个环节都要秉承于此。总之,全球视野不仅是一个横向的研究方向,也是一个国际间纵向比较的方向。

2.本土视角

所谓本土视角,是在教材研发中的一种理念,以满足所在国汉语学习者的需求和体现当地文明为目标,在教材的前期思想准备、团队构成、编写与评估理论以及语言资料等环节综合性地重视本土元素,形成具有本土特色的教材研发系列组合。②因此,国别汉语教材的编写要立足“汉语”而注重本土视角,国际汉语教材在体现汉语的主要特征的同时必须要有鲜明的本土元素。本土化汉语教材建设是与国际汉语教材工程建设相契合的应时之举,中国国家对外汉语领导小组办公室已经拟定了建议,成立中外专家组,制定国际汉语教材编写指南,开发面向成人、儿童、大、中、小学生等适用的核心教材及课程标准,鼓励各国孔子学院研发本土汉语教材并出版发行。建立汉语教材国际营销网络,加强教材适用培训,做到孔子学院学生人人有适用教材。③笔者认为,本土视角的内容具体应包括9个方面,即编写原则与规则、任务分工、政策机制、编研和管理的人才、全程管理、数据资源库、研发资本、营销市场与全程服务等内容的缺一不可的环式组合。

3.优选视角

几乎每年的孔子学院大会期间,在坚持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下,国家汉办都在全球范围内征集各级各类汉语教材,采取的方式有网上公开征集、一线教师推荐、专家推荐和市场销售排名有机结合的办法,从近万种教材中选出几十套优秀教材,可见,评选教材自然是优者胜出。我们研究教材,也要研究优秀的典型,即使不研究优秀的教材,也要优先选择自身可以研究的问题,从中获得启示。总之,优选视角不仅指研究优秀的教材,也包括优先选择可行的、有价值的问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者针对教材的文化、篇目容量、用途、课别、体例、内容组织、语言要素(以语音、词汇和语法为主)、语料语篇、电子化、教学大纲、教学理念、教学模式、评价体系等方面进行着关于教材演进与变革、教材内部与外部、回顾与思考、传统与新思路、设计与优化方面的解读和探索。

4.多学科与跨界视角

我们不说专业与非专业或其他学科,而说多学科与跨界视角并行。这个说法可能比较超前,但是一本教材的生成、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优化已经不再只是学术界各类学科的工作了,更需要社会各方的支持。社会各方应包括出版界、政府、国际组织或机构。

(二)多模态国际汉语教材研究方法具有实践意义

我们探寻并掌握了科学合理的研究方法,就可以对国际汉语教材进行整体和细节的“诊察”,跟踪教材使用前、使用中和使用后的三个分阶段情况,将理清的研究思路和正确的研究方法设计成所需的问卷,以定性的方式提出一系列问题,简单的总体判断,从教材本身进行全面细致的检查,验证教材内部的情况是否与编者的主张一致,各项教学内容和使用教材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听说读写各项综合技能和技能的涵盖程度、各项内容的安排顺序是否体现了教材的编写理念,教材的理论性、可行性、针对性、版式设计、图文特色、得体性、真实性、充分性、文化性、教育性,教师参考书、教材是否适合学生、是否适合教师、是否适合教学大纲,以及教材外部(教材的封面、简介、目录)了解其使用对象、内容安排和作者对语言和教学法的看法和内部(对技能的训练、教材的难度分级和排序、教材内容的功能性构建、口语和听力文本材料的使用)问题。

三、具体的国际汉语教材研究方法分析

国际汉语教材的研究方法取决于并服务于所研究的范畴,即研究目的、研究内容或研究对象。国际汉语教材的研究主体由世界范围内的教师、研究员、学生、各学科的专家(学者)、教材編写者和使用者以及观察者组成。研究的客体要比主体复杂,我们来看一下具体的研究方法。

(一)“三教”一体研究方法

教师、教材、教学法三个要素联系在一起进行研究,是系统分析的必要要求,这样的研究互为启示,是三位一体研究法。

(二)文献研究法

利用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建设的网络“国际汉语教学数据库”,④以“汉语教材”为检索词,在学位论文库、期刊论文库和会议论文库中查找出相关研究文献,以及有关对外汉语教材和中语言对比研究方面的专著,通过以上学术资源,了解现阶段研究的基本情况并汲取可供参考的理论观点和研究思路。

(三)教材库研究方法

教材库是由教材语料库、教材样本库、教材案例库组成。结合之前的优选视角,我们应该建立教材样本库,以供研究者查阅。然后需要有动态的教材案例库和课例的描述,最后根据研究的目的建立教材语料库。其中,语料库的建立是重点也是难点。

首先,自建数据库,提取相关研究要素数据,然后与现有标准对比研究。建立十七套汉语教材数据库、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数据库、国际汉语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数据库,用以进行教材的语料对比,在此研究基础上分析语音、汉字、词汇、语法、话题、文化等语言要素。曾有学者指出“定量分析一直是教材评估中的软肋”⑤,研究教材的一条技术路线就是电脑技术和语料库的介入,“……如果利用电脑来完成语言项目对照工作就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⑥通过把整套教材建成一个数据库并对之进行分析,可以轻松得到构成教材语言要素方面的具体数据,在二语习得理论或者一些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可以跟相关标准或者其他教学需求进行对比分析,得出具体的量化指标,比如某一语言要素的数量、频次、频率、累积频率,以及其在教材中的占有率、在标准中的覆盖率、与整套教材语料难度的关系如何等。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依靠教材数据库可以最大化、最深入地解决在研究教材的过程中遇到的客观数据不充足的问题,教材数据库是进行定性分析的重要支撑。“教材编写者应从实证的语言材料出发,即便不能如此,至少要基于语料库的实证信息。”⑦因此,数据库对教材研究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次,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对汉语教材本土化相关问题进行理论探讨,挖掘教材深层次信息,比如汉语教材中的课文内容与形式的种类、数量、分布,各套教材音节、汉字、词汇的数量和等级分布,以及语法的数量的等级分布。总之,从形式到内容进行普查,获取教材定量描述数据。下表为根据按照《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和《汉语水平等级标准与语法等级大纲》的划分标准,用Access进行统计和筛分得出全部教材各等级音节、汉字、词汇和语法相关的67项内容结果。

最后,在利用教材语料库对教材进行研究的基础上,依据语料库所反映出来的语言要素的事实对现行的教材进行验证和评述,提出个人的观点和理论。

“语料库语言学”现在已成为语言研究的主流(Jenny & Mick Short,2001),“语料库”顾名思义就是存放语言材料的仓库(或数据库),McEnery & Wilson界定语料库语言学(corpus linguistics)是以现实生活中人们运用语言的实例为基础进行的语言研究”(黄昌宁、李涓子,2002)。本研究以教材语料库为基础,研究课文内容以汉语教材语料库的子库基本信息库和课文语料库为支撑,研究汉语教材的语言要素则以在课文语料库的基础上提取音节、汉字,研究教材词汇则以汉语教材生词语料库为基准。总之,本文涉及到的所有语言项目的内容都来源于语料库。语料库是本文进行研究和分析的前提,语料库语言学是与当代科学技术发展与时俱进的科学的研究方法,便于研究者高效、系统和稳定地进行科学研究。

举例介绍一下中央民族大学的国别化教材研究库。该数据库应该是教材数据文本要素和实证案例描述的有机结合,实现客观数据与主观经验感受的对应,使二者互为参照,需要在不断的思考中提升数据库的核心价值。建立国际汉语教材语料库是实现这一研究方法的首要步骤,如何发展和应用则需要借助更多的资源和条件。在建库、数据提取、统计和数据分析主要阶段的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研究结果中可以获得各种语言项目的使用频率及大量真实的研究素材,这些信息将为编写和衡量教材、确定其重难点和制定相关标准提供科学依据。教材入库、结构的设计(分解)、文本的标注、检索、 动态内容抽取、替换、重组、发布、后期评估以及多元(维度)要素数据包的补充是不断将其科学化的步骤, 增加对教材语言要素的统计分析和重组的结果将体现数据空间的稳定发展和动态上升。

此外还有中山大学“国际汉语教材研发与培训基地的教材数据库”和“北京语言大学图书馆(国家对外汉语教学领导小组办公室)的对外汉语教材检索数据库”

(四)混合研究法(定量和定性结合法)

“混合方法指的是将定性研究路径和定量研究路径结合起来应用于单一研究或多阶段研究的研究方法论。混合方法常常比单独使用定性路径或定量路径能更有效地解决研究问题,社会和行为科学领域方法路路径演变到1990年出现的混合模型研究,必须要有定性研究并/或定量研究方法两种方法,至少在研究的类型、资料收集/操作、分析/推论的一个阶段同时出现。”⑧我们采用混合方法,在定量方法和定性方法处于均衡和平行的状态下,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对汉语教材进行定性分析,然后基于汉语教材数据库,以定量的词汇、音节、文字、课文内容在内的统计数据为研究支撑,共同推导出汉语教材的具体状态和存在的问题。

来源:Ulin等人(1996)转引自《混合方法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结合》。

注释:

①骆峰.汉语国际传播的性质、体系和模式[J].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3(1).

②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7:180.

③关于孔子学院发展规划的建议(讨论稿).北京:第六届孔子学院大会资料,2011.

④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自建国际汉语教学数据库,http:// tpi.cie.muc.edu.cn/App_Pages/Default.aspx.

⑤趙勇,郑树棠.几个国外英语教材评估体系的理论分析[J].外语教学,2006(3):39-45.

⑥钱瑗.介绍一份教材评估一览表[J].外语界,1995(1):17-19.⑦Sinclair,J.M.Corpus Concordance Collocation.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91(39).

⑧Abbas Tashakkori &Charles Teddlie.混合方法论: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的结合[M].唐海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0:16-41.

参考文献:

[1]国家汉办,教育部社科司,《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课题组编制.汉语国际教育用音节汉字词汇等级划分[M].北京: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0.

[2]甘瑞媛.“国别化”对外汉语教学用词表制定的研究[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

[3]李泉.对外汉语教材通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4]吴应辉.汉语国际传播研究理论与方法[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2.

[5]吴峰.泰国汉语教材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17.

[6]崔希亮.汉语国际教育“三教”问题的核心与基础[J].世界汉语教学,2010(1).

[7]金立鑫.“教师、教材、教法”内涵和外延的逻辑分析[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5).

[8]李泉.论对外汉语教材的针对性.世界汉语教学,2004(2).

[9]刘继和.教材概念的解析及其重建.全球教育展望,2005(2).

[10]骆峰.汉语国际传播的性质、体系和模式.汉语国际传播研究,2013(2).

[11]吴应辉.北京市加快发展留学生教育的战略选择.中国高教研究,2009(3).

[12]吴应辉.国际汉语教学学科建设及汉语国际传播研究探讨.语言文字应用,2010(3).

[13]吴应辉.关于国际汉语教学“本土化”与“普适性”教材的理论探讨.语言文字应用,2013(3).

[14]吴志山.定制式数字化汉语教材辅助分析与重组方法研究--以“商务汉语”系列教材为例[D].北京:北京语言大学,2009.

作者简介:吴峰(1982-),女,山东青岛人,中央民族大学国际教育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国际汉语教材及国际汉语教材数据库研究。

猜你喜欢

研究方法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新形势下现代医院财务管理模式创新研究
关于“学案导学,分层互动”教学模式中学情的研究
谈谈翻译史的研究方法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
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