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双PDCA循环下的微课教学设计

2018-05-14拉珍

中国民族博览 2018年10期
关键词:数论拉萨微课

拉珍

【摘要】在信息时代、教育改革及教育信息化需求背景下,着眼于教学原理指导下的微课教学设计,保持微课资源使用的教学效能,针对性地提出了拉萨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初等数论”课程微课设计方案。

【关键词】拉萨;微课;教学;数论

【中图分类号】G752 【文献标识码】A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育信息化的需要

教育现代化要求教育信息化必须全面推进,“互联网+教育”是教育信息化的重要体现。一直以来,世界各国教育部门都非常重视信息化教学方法和模式的创新。

2016年,教育部发布的《第十三个五年教育信息化计划》指出:“鼓励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到教学创新过程中,以创新促发展,推动教育、教学模式的变革,形成中国特色教育信息化发展路径。”一系列文件明确界定了教育信息化和“互联网+教育”的发展和建设方向。

(二)信息时代下的產物

第41届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给出了中国互联网发展统计报告,显示,到2017年12月,中国互联网用户已达7.72亿,普及率为55.8%,中国网民规模继续保持平稳增长。移动互联网用户达到7.53亿,互联网用户比例从2016年的95.1%上升到97.5%;截至2016年12月,微信和QQ是中国网民最常用APP,占比分别为79.6%和60.0%。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人们的生活和学习与网络密不可分。随着移动网络全面覆盖,4G、5G及WEB2.0等技术兴起,人们选择的主要上网途径成为移动上网,用以取代传统上网方式,人们对网络的依赖和上网方式转变为翻转课堂以及微课实施提供了可能性。

(三)新时代教育教学改革的需要

在长期一线教学的观察分析中发现,学生之间专业基础能力差距较大,教师很难抽出大量时间去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学习,课堂教学效果不太理想,帮助学生查漏补缺、攻克重难点成为教师教学过程中一大难题。学生课堂上做笔记又跟不上进度,课后不愿主动去找老师,不能很好地完成课后作业。研究尝试在初等数论课程中应用微课进行教学,尊重多元化,帮助学生在趣味中理解晦涩难懂的专业知识,力争解决以上教学问题,对保持教学质量负责。

在教育信息化、信息时代及教育改革需求背景下,以信息化为手段、学生为中心的数学专业课程改革势在必行。

二、拉萨师专《初等数论》课程微课的设计方案

为了保证微课课堂的质量和效率,降低我校初等数论微课应用中的盲目性,本文试图通过微课提高教学效果,试图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我校初等数论微课设计方案,用来为微课制作提供实用的方法指导。作者认为,微课程设计是以一种知能点为中心的教学资源,要使微课应用于初等数论课,首先应做好本课的教学设计。

在国外,学者戴维·彭罗斯(David Penrose)认为,微课教学可以达到与课堂教学一样的效果,微课创作的几个核心步骤是:提炼微课所讲的核心概念;写一份简短的介绍和总结,这为核心概念提供背景;使用麦克风和网络摄像机录制1—3分钟的教学录音或视频;设计课后作业和需要探讨的问题;分享上传任务和视频至课程管理系统中,包含分析、设计、制作和应用四个阶段。

在国内,近年来,很多学者对微课设计模式展开了研究,并获得一些研究成果。胡铁生老师认为,微课设计模式应参考ADDIE模型。该模型是美国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两位教授(1975年)在教学设计大师加涅的帮助下,为美国陆军设计的一个模型。这个模型中包括分析Analyze、设计Design、开发Develop、实施Implement、评估Evaluate五个阶段。其中,学什么是目标设定,如何学是策略的运用,学习效果的判断是评价的实施。

本研究将教学及微课设计的三个内容和五个阶段由两个PDCA(Plan计划、Do执行、Check检查和Action调整)(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特博士首先提出PDCA循环,在质量管理活动中将各项工作作出计划,按照计划进行实施,检查其实施效果,将成功的纳入标准,不成功的留待下一循环中去解决)循环体现,即“双PDCA循环设计方案”,遵循ADDIE设计模型。一个是大周期(课堂教学设计PDCA循环);另一个是小周期(微课设计PDCA循环),这两个循环相互影响。

(一)教学设计P环节

有三部分内容,包括学情(包含学习需求分析、学习者特点分析)、内容及学习环境分析。

学习需求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着手:学生给出的反馈信息(来自学生的提问或课堂练习、课堂反应、课后作业和考试情况);本着教师的经验(基于经验和平时的直观感受);出自简单的调查分析(面向学生访谈和问卷)。

学习者特征分析包括学习者初始能力的原有水平即认知特点分析、独有的知识和能力基础特征分析、信息素养;学习者学习动机和学习作风分析。

学习内容分析包含两方面:学习内容的选择与安排;确定学习内容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内容的各个部分之间的链接。

学习环境的分析(指学习者发展的所有支撑条件的整合)从两个方面入手:学生的专业分析,所学专业与本次课知识之间的关联;教学硬件环境的分析,即场所、设施、设备和技术。以上分析对整个教学设计具有重要意义,对教学设计中所有微课的设计也有明显的指导作用。

(二)教学设计P环节(也即微设计P环节)

此环节需要完成课堂教学设计,包括课程理念、对象、目标、重难点、流程、策略等。结合教学设计,再选择微课教学的知识点,随之完成微课设计中P环节。

(三)微设计D环节

在这个环节,准备了微教学计划,制作和准备了微视频等教学资源,包含学习任务单(包括学习指南:课题名称、达成目标、学习方法建议、课堂学习形式预告(课上衔接)、微课件、微练习或微测验;学习内容: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下列任务:1.××,2.××;困惑与建议)等。教师确定微课教学目标、制定微课教学策略、安排教学环节等,对微课进行总体设计,编写完成微教学计划。

完成微课教学设计后,针对性地选择微课类型,撰写制作微课方案。在设计和制作微课过程中,教师必须注重微课资源的完整性,特别是与其他资源的有效整合。除了基本的微教学设计和微视频,我们还可以针对性地完成微课件、微讨论、微练习、微实践及微调查等配套资源,以建设一套全面、完整的微课教学资源包。

(四)微设计C环节

将制作完成后的微课,上传至平台供学生在线观看学习。给学生发放学习通知或任务单,告知学生如何利用微課程展开学习,凭借微课自主学习的特征,引导学生的学习活动,附课堂教学衔接问题等,让学生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任务清单或注意措施应强调微课学习目标、微课包含的资源清单(注释、视频等)、需要做完的任务、学习疑惑(以平台的答疑、讨论活动替代)、课堂教学(衔接点)。

(五)微设计A环节

教师需要不断进行反思、调整、监控和把握,验证微课可行性及效果,以便及时完善、调整和修改教学设计与制作,从而保证微课资源的质量。教师在这一环节中,根据学生在微练习、微答疑等方面的反馈信息,作出相应的微反思,并不断优化微课。如课前微课,它的反馈环节也会影响到课堂设计中的D环节,教师可以根据课前微课反馈中得知的信息,及时对课堂教学设计和提问进行微调,以更好地适应学生的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设计C环节

运用微课的课堂教学一般采用翻转课堂实施,通过对前置微课的学习,知识内化主要放在课堂上,也可以有更多的表现方式,如学习成果展示(小组汇报)、小组讨论等。

(七)教学设计A环节

教师通过观察学生的课堂反应,分析总结反思,以不断优化课堂教学质量。

三、拉萨师专《初等数论》课程微课教学应用方案

主要以翻转课堂实现。课前,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完成知识转移的过程,并通过完成预设的练习或任务向教师反馈学生的学习情况。另一方面,学生学习微课的进度情况由平台系统记录,由此评价练习或测验,在课堂上教师根据反馈情况开展知识能力内化的学习活动。

四、反思不足

(1)我校数学专业2016级进行“初等数论”课程微课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由于笔者教育研究理论知识还欠熟练,研究方法尚不完善,因此本研究还存在一些不足,有待于在今后的教学工作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希望能尽快完善具有师专特色的初等数论课程微课教学的模式,使我校数学教学也为其他学科微课教学的实施做一些贡献。

(2)微课在我校数学专业课中的设计和应用研究刚刚起步,本研究只是做了一些尝试,仅归纳出一种设计和应用方案,需要在研究的广度和深度上加以改进。作者认为,往后尝试在不同教学模式、环境中运用微课,对比应用效果,摸索出更适合我校数学专业课利用微课资源的模式,提升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3)微课教学是值得深入研究的,未来可以选取某一门专业课程,更加科学深入地调研,与学科课程组教师专家一起研究讨论学习任务,将其全部做成微课(包含与微视频配套的资源),形成该专业课的微课资源库,对微课使用进行为期一两年的追踪调查,检验其实施效果,开发和设计其应用方案,形成一套教学改革模式。

猜你喜欢

数论拉萨微课
西藏“Z 世代”的拉萨记忆与憧憬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赖彬文
蔡国成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专题五:初等数论与组合数学
拉萨土豪
Comments on a Quasi-experimental Study by Younghee Sh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