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类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及对策
2018-05-14龚艳红
龚艳红
[摘 要] 促进护理类职业教育发展,是为护理行业提供需求人才的保证,有利于我国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对护理类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深入的研讨,并针对护理类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发展模式和对策,对护理实用型人才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关 键 词] 护理类;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14-0093-01
随着我国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护理人才严重缺乏[1]。为了加大护理人才培养力度,促进我国护理类职业教育的更好发展,各政府积极采取应对措施,以满足社会对护理人才的需要。因此,只有科学、合理的护理类职业教育发展模式及对策,才能让护理类职业教育不断适应新时代的新要求。
一、护理类职业教育发展的特征
护理类职业教育的主要目的是让护理者获得护理职业,但护理职业不仅仅体现在护理能力上,还体现在对职业变化的应对能力上。因此,这就要求护理类职业教育必须更加创新、灵活。具体要求护理类学生要通过不断学习理论知识,不断加强教学实践,才能适应职业的发展[2][3]。
二、护理类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因素
虽然政府加大了对职业教育的发展力度,但由于护理属于社会服务类行业,不能为当地财政创造直接的经济价值。因此,对政府而言,护理类行业对当地经济发展的推导作用并不大,很多地方政府特别是一些贫困地区政府,对护理类职业教育的重视不够,因而对护理职业教育的政策扶持和投资力度并不大[4],导致很多护理类职业学校由于建设资金不足,教学质量难以得到進一步的提升。此外,由于护士的职业岗位得不到社会人士的尊重,加上断断续续出现的医患纠纷,很多学生不愿从事护理行业,严重影响了我国护理类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护理类职业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比例不合理
学校在护理类职业教育方面,把教学重点放在护理学理论上,而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和交流能力的培养。此外,护理课程实践教学较少,存在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相脱节的情况,严重影响了教学质量。
(二)缺乏校企合作
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讲授为主,室内实验为辅,极少会安排学生到各单位企业进行实习,导致学生实际操作能力不强,并且学校缺乏市场观念,不主动与企业寻求合作,导致校企合作严重不到位。
(三)就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国护理类职业教育过多地将重心放在培训上,而忽视了就业服务体系的建设,不利于学生的就业发展[5][6]。
四、发展模式和对策
(一)调节课程结构,培养实用型人才
护理类服务行业要求护士必须具备较高的实际操作技能,学校在学生职业教育方面,除了要求护理类学生掌握一定的专业理论知识外,还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沟通能力及配合能力[7][8]。因此,学校制定教学课程方案时,要合理分配课程学时,适当增设一些人际沟通、人文教育等课程,加强实践教育,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实用型的综合人才,以适应社会发展需要。
(二)借鉴国外的产学研合作模式
护理类职业教育应当鼓励学生到各单位企业进行实践操作技能培训,多接触企业的一些先进设备和新型技术,提高医护服务质量。只有这样,学生从业时才能顺利上岗。可见,这样的教育模式具有很强的实施性和针对性,并且所培养出来的学生能够符合企业发展需要,同时也能够让学生更好地实现就业。
(三)建立完善的就业服务体系
学校应该根据护理服务对象的需求和行业岗位需要,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职业教学。因此,学校除了对学生加强护理培训外,还应该设立专门的学生创业、就业服务等服务体系,从而进一步了解护理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对护理类职业教育面向市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五、结语
我国护理类职业教育如要实现可持续健康发展,必须更新教育理念,不断完善教学体系,在加强学生理论知识学习的同时加强教学实践,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符合当代护理行业发展的实用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余剑珍.高等护理教育模式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08.
[2]王丽莎.陕西省中等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现状分析及建议[J].科学文汇(下旬刊),2012,9(30):34-37.
[3]尚海云.医学高职学生厌学专业课原因浅析[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6):38-40.
[4]卢亚楠,罗雅歌.浅谈中等护理职业教育的发展及对策[J].时代教育,2015,9(40):55-57.
[5]胡国平,吴琳新,罗萍.高职创新教育的探索与思考[J].卫生职业教育,2012,68(4):12-15.
[6]黄玫.在教学实践中探索医学高职教育的新模式[J].卫生职业教育,2010,6(10):20-21.
[7]潘萍.烟台市中等护理职业教育发展现状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06.
[8]熊爱姣,沈文英.护理高职教育要以能力培养为本位[J].卫生职业教育,2004,22(17):64-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