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扶四建 加速脱贫
2018-05-14周新辉
周新辉
祁阳县是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陶铸的故乡,革命老区,总人口108万,贫困发生率9.81%。祁阳县在脱贫攻坚实践中,走出了一条“四扶四建”脱贫之路,有效激发了贫困群众的内生动力。目前,祁阳县已有28个贫困村顺利摘帽退出,14073户47573名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扶志:建扶贫讲堂。依托村级党群服务中心、文化活动中心、乡村大舞台等公共设施,设立乡村“扶贫讲堂”326个,从脱贫示范户、乡贤文化骨干、文明户、帮扶干部中聘请专兼职教师900多名,每月组织贫困户集中参加“扶贫听课”,使之成为宣讲扶贫政策、培训实用技能的主阵地。同时,运用祁剧、祁阳小调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编创扶贫“一首歌、一台戏、一部微电影”。因地制宜建设村“脱贫致富光荣墙”(美德文化长廊)326处,集中展示脱贫致富光荣榜、中华传统美德等内容,通过舆论力量催生贫困群众脱贫内生动力。
启示: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在摘掉贫困帽中“不做旁观者、不做过路客、不做局外人”,提升脱贫内生动力,从而催生贫困群众脱贫决心。
扶智:建培训中心。抢抓被纳入国家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试点县的机遇,整合涉农部门、财政、扶贫等职能部门资源,以祁阳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为载体,统一调配培训资源、统一安排參训学员、统一设计培训内容、统一进行培训管理,发挥培训的整体效应。同时,推进劳务协作脱贫暨“一户一就业”工程,形成“培养一名学员,带动一个家庭;培养一名能人,带活一项产业;培养一名党员,带富一方山水”的效应。大力发扬“教师苦教、学生苦学、家长苦送、党政苦抓”的“四苦精神”,对116所农村薄弱学校进行改造,集中社会力量捐资助学,确保学生不因贫困辍学。
启示:贫穷愚昧往往共生,大多数贫困问题,表面是物质性贫困,但根源在于缺乏改变贫困现状的知识、能力和手段。加强教育扶贫,既要“富口袋”更要“富脑袋”,既扶“今天”更要扶“明天”。只有着力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才能实现可持续稳定脱贫。
扶技:建乡村车间。积极协助工商企业在乡村“建园布点”,重点引导本地制衣、制伞、电子、农副产品加工等企业,在各贫困村、100人以上的面上村或贫困人口比较集中的社区建立能容纳30人以上的就业扶贫车间(生产加工点),把家庭工场、乡村车间建在农民家门口,实现贫困劳动力、留守妇女进车间务工。县财政给予创建扶贫车间所涉及的场地租金、水电费30%奖补。对30户以上的扶贫异地搬迁集中安置点,探索在规划建设中预留一楼门面作为公共后扶产业场地。开通祁阳经开区至主要镇、村线路农民工免费接送专门班车10台。出台产业扶贫基地奖补措施,分类按规模给予补助。在每个贫困村建立不少于50亩的连片产业基地,确保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至少能从事一项特色种养业,实现稳定增收。与京东、阿里村淘等电商企业合作,建立县级电商服务中心,设立乡镇配送点388处,2017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亿元,被列为国家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县,预计2018年将突破40亿元,助力1.2万贫困人口脱贫。
启示:“造血”更能“活血”,贫困群众要真正脱贫、不返贫,必须有产业、就业支撑。要重点把有劳动能力的贫困群众纳入就业脱贫对象,开发就业岗位,增加就业机会,从而实现“兴一个产业、富一方百姓”“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的。
扶业:建“村为主”机制。强化党建引领,创新基层基础工作机制,督促各村认真履行组织建设、脱贫攻坚等10项工作“村为主”职责,增强村支两委自主服务贫困群众意识。激励他们集中力量啃下脱贫攻坚“硬骨头”,对评选单项工作“村为主”先进村奖励1万元,模范村奖励3万元,红旗村重奖5万元。同时,考核与村干部的工资待遇、评先评优、招考录用等挂钩,打造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推行“村支两委+扶贫互助合作社+农户”的新模式,带领社员及贫困农户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开发乡村旅游等生产经营活动,吸收贫困户就业。重点抓好镇(街道)干部、驻村扶贫工作队、村组干部学习培训,培育懂扶贫、会帮扶、作风硬的扶贫干部队伍。
启示:通过建立“村为主”长效机制,压实工作责任,完善奖惩制度,提高村支两委干部干事创业热情。同时配强村支两委班子及扶贫工作队力量,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提升工作能力,这样就可打通脱贫攻坚工作“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