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至上的历史印证
2018-05-14王文珍
王文珍
今年7月22日是平江起义90周年。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我们更加怀念在平江老区英勇战斗过的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更加怀念在平江起义中壮烈牺牲的革命烈士。他们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心怀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勇担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使命,为了人民的翻身解放,不怕牺牲、英勇战斗,他们的光辉形象和英雄业绩,将永远镌刻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丰碑上。
一切为了人民,是平江共产党人和平江起义领导人的价值追求。平江古老而神奇,它扼湘鄂赣之要冲,历来为兵家拉锯战场。自鸦片战争后,平江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为了解救平江人民,早在20世纪初,平江人李六如、方维夏、毛简青等就在家乡开办平民学校,“灌输知识,开启民智”。“五四”运动爆发后,马克思主义在平江广泛传播,在人民群众和知识青年中形成了深厚的革命文化底蕴。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毛泽东同志培养了李六如等平江第一批共产党员。随后,他们把自己的一切奉献给平江人民,为了平江人民的利益奋斗不息。他们组织辜、徐、灶三洞纸业工人罢工,取得了增加工资、缩减工时的胜利;他们掀起农民运动,使一切权力归农会,通过减租减息平粜阻禁、禁烟禁赌破除迷信、统一度量、组织信贷发展生产等,使平江农民群众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平江起义领导人,都出身农村,与农民群众天然亲近,并十分体恤他们的痛苦,具有强烈的民本思想。他们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时刻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任何时候都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突出位置,做到“一切为了人民”。正如彭德怀同志在平江起义宣誓大会上所说:“我们要为工人农民服务,建立工农兵革命政府,建立工农红军。”
一切依靠人民,是平江起义爆发和扩大起义成果的力量之源。平江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平江人民有着优良的革命传统。参加辛亥革命武昌起义和湖南独立斗争的平江人数以千计;在大革命时期,平江党组织和工人运动、农民运动发展迅猛,全县有共产党员7000多人,工会会员5000余人,农协会员30万人。当时,平江是湘东北的革命中心。
平江人民始终坚强不屈,顽强战斗,是可以寄予重托的革命力量。大革命失败后,平江工农义勇军积极参加南昌起义和秋收起义,平江县委更是组织和发动了20万农军的扑城暴动,给敌人巨大震慑。正因为如此,党中央和湖南省委把进一步开展武装斗争的目光聚焦到了平江这块热土上。1928年6月《中央对于湘鄂赣总暴动和对平江问题的决议》,拉开了平江起义的序幕。
平江起义正是由于始终相信人民、联系人民、尊重人民、依靠人民,才跨过了一道又一道沟坎,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起义依靠的骨干力量是经过彭德怀等共产党员多年教育改造过的旧军队贫苦士兵。起义占领平江县城后,迅速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随后,红五军在转战湖南的平江、浏阳、醴陵、岳阳,湖北的通城、通山、崇阳,江西的修水、铜鼓等县,创建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征途中,由于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在兵员和物资等方面的大力支援,虽多次遭到敌人的“围剿”,却能始终红旗不倒,并不断发展壮大。
为了一切人民,是平江起义将士参加起义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概念,也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出发点与落脚点。1942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什么是人民大众呢?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平江起义将士坚持人民至上,就是在起义前后的革命实践中,坚持了以绝大多数人、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为中心,坚持“为了一切人民”。
在酝酿平江起义时,彭德怀与滕代远等同志就提出了保护工农利益的最低要求,即“建立平江县工农兵苏维埃政府,宣布土地政纲和劳动法令。首先是不还债、不纳税、不送租、打土豪、分田地,实行三八工作制,增加工资”。这一政治主张,空前激发了工农群众参军参战的热情。起义后,马上有一支1000多人的平江农民赤卫队进城配合起义军。在红五军第二次挺进井冈山前,有几千贫苦工农参加红五军。
平江起义前后,彭德怀、滕代远、黄公略等领导人,注重保护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并调动他们拥护革命的积极性。对被俘的白军贫苦士兵,鼓励他们参加红军,不愿参加的,发给回家路费。红军退伍回家,愿耕田者给田耕。善待小商人,规定“在三千元以下的小資本商人,不妨碍苏维埃政权予以相当的保障”。协助平江地方党组织,在有关区乡建立了工会、妇女会、互济会等群众组织,切实保障各阶层人民群众的利益。
一切由人民共享,体现在平江起义后创建巩固革命根据地的成果由红军将士和苏区人民共享。平江起义开辟和建立了湘鄂赣革命根据地,对井冈山、湘赣革命根据地和中央苏区的巩固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平江起义爆发后,红五军转战湘东北、赣西北,牵制了大量敌军,有力地支援了井冈山的斗争。1928年12月10日,红五军主力与红四军会师后,壮大了井冈山根据地的军事力量。红五军主力于1929年12月初,乘敌军撤出湘赣边之机,重建湘赣革命根据地。1930年6月,红五军扩建为红三军团。在中央苏区的第一、二、三、四次反“围剿”战争中,红三军团英勇地参加了龙冈、东韶、富田、建宁、莲塘、方石岭、黄陂、草台冈等数十次重要的战役和战斗,为巩固发展中央苏区作出了重大贡献。
平江起义将士在创建巩固革命根据地的过程中,共同享有了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了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了同革命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红五军后来扩建为红三军团,为我党我军培养和锻炼了一大批高级指挥员。据不完全统计,红三军团除了彭德怀元帅以外,新中国成立后被授予少将以上军衔的高级将领有180多人,走出的省、部级高干粗略统计在200人以上。
人民群众共享革命成果,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本质要求。红五军在转战湘鄂赣边区时,坚持一切为了人民群众、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群众路线,建立革命政权,实施武装割据,发动人民群众开展土地革命,给人民群众分田地、分财物,并推动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从而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
平江起义中彰显的人民至上理念,蕴藏着丰富的时代精神内涵。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我们必须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虚心向人民学习,倾听人民呼声,汲取人民智慧,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就激励我们必须坚定理想、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华章,做出经得起人民和历史检验的业绩。
(作者系中共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副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