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的学习启示

2018-05-14李艳红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德国职业培训

李艳红

[摘 要]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为德国企业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工人,使德国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通过在德国学习双元制教育的所见、所闻、所感,谈如何结合我国国情,把所见所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关 键 词] 德国;职业教育;双元制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60-01

德国职业教育的精髓就是它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通过“德国职业教育教学法”国内培训班和赴德培训班的学习,不仅观摩了德国“双元制”的教学课堂,还亲自体验了德国老师的授课,学习了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与企业合作的方式、方法等。下面把我的所见所闻所感呈现给大家。

一、超前的双元制办学体制

在德国学习期间,我们主要参观了赫伯(Horb)双元制职业学校以及与其合作的博世集团公司(Bosch Group),还参观了一所巴登-符腾堡州的双元制大学。德国的学生先通过企业的考核和面试以后,与企业签订合同,才能在双元制的职业院校或者双元制的大学就读。德国双元制职业院校的学生大部分实践操作技能培训都在企业进行,学生接受的都是企业目前使用的最新设备和技术,以生产性劳动方式进行的培训减少了费用,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使学生在培训结束后能够立即投入工作。双元制职业学校的学制是三年半,学生一周有两天在学校,三天在企业,最后通过巴符州的统一考试后取得毕业证成为企业的专业工人。双元制大学的学生必须是高中毕业,学制为三年,学生通过12周在校学习,12周在企业这样校企交替学习的方式,完成本科的学习。与学生签订合同的企业在学生入学期间,必须支付学生的工资。因此,同生產紧密结合是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的一个显著特点。另外,双元制学校的学生的考核是由政府部门来完成,培训与考核相分离的考核办法体现了公平的原则,使岗位证书更具权威性。

二、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

德国职业教育目标是使学生能够独立、负责(在团队条件下)有效地完成工作。赫伯双元制职业学校的机械系学生第一学年的学习项目是制作一个手动充压机。教师将这样一个大的项目分成几个学习任务,机械加工相关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操作内容都融入整个项目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从基础零件的加工开始做起,在学校教师和企业师傅的共同指导下完成手动充压机的制作。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不是独立工作,而是组成团队,大家互相合作、共同参与,学生在共同讨论中承担不同的角色和工作任务。通过问题的解决过程使学生学会学习,同时获得经验,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在德国学习期间,我们亲自体验了德国老师的授课,各种教学方法的应用。比如,可视化、引导问题、魔法盒、关键字卡片、小组拼图、不断壮大小组、理解标注文字等教学方法。这些教学方法都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学习过程中,教师只是教学过程的指导者。对同一个学习任务,不同的学习对象他们会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注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给学生更多的展示机会和更大的发展空间。

三、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在德国非常重视团队培训,学校有专门进行团队培训的教师,有专门的训练营地。学生会有固定的团队,通过集体攀岩、集体滑雪、背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社会能力。教师也要参加这样的团队培训,一方面教师的工作是以团队的形式完成,需要提高团队意识,另一方面,也期望通过教师将团队合作的精神传授给学生。

德国的职校教师都具有两年以上的实践经验。在进入学校任教后还要接受系统化的培训,了解学习领域教学的整体理念。教师工作的方式是以团队的形式,共同开发课程,一个班有一个教学团队,教师与企业中培训人员定期针对教学方法等问题进行研讨。

四、启示与感悟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是在德国特有的社会环境下,在企业需要的情况下应运而生的,生搬硬套显然不合适,但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还是很多。我们要结合我国国情,把所见所悟内化为自己的思想与行动。

(一)加强校企合作,努力影响企业投入职业教育中

虽然我们无法做到像德国那样设置双元制学校,但可借鉴其模式,努力影响企业,使企业具备职业教育的功能,职业院校的教师要主动与企业沟通,要逐渐让企业负起部分培养责任。通过我们持久的行动,改变观念,让企业也参与培养人才的理念在中国企业中获得认同。

(二)改变教学观念,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我们的老师都很努力地进行教学改革,付出了许多心血,也辛辛苦苦做了精品课程网站,可是利用率却很低,究其原因,我想主要是行动导向教学的理念还没有真正建立起来。教师必须更新教育观念,使自己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富有创意的指导者和组织者,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全面提高教师素质

我国的职教师资大多数是一毕业就走进学校,没有企业工作经验,缺乏专业实践技能以及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所讲授的课程与企业实际工作情况相距甚远。因此,应从各个方面着手,加大教师实训力度,提高教师实践技能,将培养“双师型”教师落到实处。其次,我们的教师长期以来习惯各自承担自己所讲授的课程,团队合作的意识薄弱,很难完成项目化教学的任务。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都应参加团队培训,增强团队合作意识,并且以自己的行为影响学生。

参考文献:

[1]谢桂平.感悟德国职业教育[J].中外企业家,2014(5):264-265.

[2]陕春玲,李玉清.职业教育教学模式文献综述[J].才智,2013(34).

猜你喜欢

德国职业培训
会议·培训
广东省校外培训风险防范提示
会议·培训
“梦梦”“娇庆”德国行
我爱的职业
五花八门的职业
教师培训还需“精准滴灌”
关于马术职业
盯紧!这些将是5年内最赚钱的平民职业
新中国科技60年(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