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2018-05-14王鹏森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道德修养基础道德

王鹏森

[摘 要]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之所以意义重大,是因为这门课程有助于建立和提升大学生的法律意识,一则,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可以帮助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和热情;二则,道德教育与法律意识伴人一生,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方式可以进一步提升学习效果。为分析“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状况,首先对当前大学生法律意识情况进行了实际调研,通过听取学生需求和建议,思考改善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和措施。

[关 键 词]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措施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54-01

一、引言

“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有利于大学生优秀素质的形成,各高校非常重视这门课程的设立,近年来也更加重视教学质量和效果,但随着文化融合、科技进步,如何使课程与时俱进成为新的课题和挑战。目前教育业界都已认识到打破旧式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形式才能更好地发挥这门课程的作用。

二、“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学现状调查分析

2018年1月至3月,针对“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当前教与学的情况,笔者利用无记名方式对部分高校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学生有理科的、文科的、工科的等,调查对象学历分布也比较均匀,有研究生、本科生、专科生等,同样也在年级分布和男女比例上做了考虑,本次收集调查问卷2800份,有效问卷占比95.29%,有效问卷2668份。

(一)学生对“道德与法律基础”课程的认可度和接受度较高

调查结果显示,90.5%学生认为学校开设这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82.74%学生认为对课程自身接受度较高;77.5%的学生认为课程对自己有帮助。调查抽样存在差异,但学生普遍认为“道德与法律基础”对个人在法律启蒙、自我认知、理想建立等方面有非常积极的帮助。

(二)“道德与法律基础”的教学中还未充分利用互联网新技术

问卷显示,仅有19.62%的教师时常用到新兴媒体教学,比如微信讲堂、微博讲堂等,85.32%学生希望教师课堂外通过新媒体进行“点滴教学”,更愿意增加互联网中新媒体教学模式。

(三)“道德与法律基础”实践教学应更加丰富、更加贴合学生需要和社会变迁需要

调查显示,85.23%的学生认为理论知识偏多、实践知识偏少,在课程设置上,67.71%学生认为课程教学形式不够新颖。调查反映出,学生认为应提升实践教学在整体教学中的比重,更好地实现理论联系实际,提升广大学生在“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课程中的参与度。

三、提升“道德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效果的建议和措施

“道德与法律基础”虽非专业知识,不能直接为社会创造价值,但是这门课程却是使学生成为有用人才的一道保障,国家、学校、教师都应高度重视,需要各方共同付出长久不懈的努力。

(一)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给予更有力的保障和引导

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应定期调研分析高校“道德与法律基础”课教学模式、教学成果、困难与需求,对教学成果进行点评,对教学模式给出具体可执行的改进意见,并解决教与学中的难点;协调高校与实践教学单位的对接与合作,增加专项补贴经费,专款专用以帮助高校解决经费不足的问题。

(二)高校间在思想与法律教育课程上加强交流和资源共享

“道德与法律基础”作为一门思想政治教育基础学科,各高校均有设置,但师资力量存在差异,今后高校间应加强交流学习,通过教师交流学习、社会实践专题研讨会,使优秀的教学方式、管理机制得到广泛推广;可跨区域组建教学实践基地,拓宽渠道帮助学生交流与学习。

(三)调动教师实践教学积极性和创新性

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有助于将教学融入学生生活,现在已经有部分高校、教师采取了更为灵活的教学方式,通过微信公众号、微信学习群、微博等新方式进行教学,比如通过在微信学习群投票方式选取教学实践课题;鼓励学生自选课题“当教师”,通过课堂、微信学习群、微博进行“授课”;优化教师考核,加大教师在实践教学方面的考核力度。

四、结束语

“道德与法律基础”是一门理论性较强的学科,传统教学常常枯燥无味、缺乏吸引力,面临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信息泛滥的时代背景、科技水平的飞速进步,“道德与法律基础”这门重要的德育与法治课程面临教学改革的挑战。新时期,实践教学也具有了更大的吸引力,我们应充分调动和提升教师实践教学积极性,全面了解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破除传统模式和地域限制,使德育課程更有魅力和吸引力。

参考文献:

[1]纪研.“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模式的构筑[J].长春大学学报,2016,26(6):117-120.

[2]马建青.“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6(9):32-34.

[3]周丹.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实践教学现状及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5(23):92-94.

[4]张涛.高校“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立体实践教学模式探究[J].西安航空学院学报,2014,32(2):83-86.

[5]曹洪军.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实践教学支持体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广西社会科学,2012(9):179-182.

猜你喜欢

道德修养基础道德
论荀子虚壹而静道德修养方法
跟踪导练(五)(2)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道德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道德认同感提高≠道德包容度提高
网络语言暴力现象及对策分析
道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