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移动互联网技术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

2018-05-14刘海军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专业课程课程标准院校

刘海军

[摘 要] 在当前的移动互联网时代,新技术的大力提倡和运用给每个领域都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对学生来说,为了将来有能力走向社会,在学校中培养能力,寻找全面发展的平台,培养互联网思维有益无害。遵循这一思路简要地提出了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的几点意见。

[关 键 词] 移动互联网;人才培养;课程建构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45-01

高校人才的培养工作是一项艰难而长期的工作。因为社会的转型和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如何培养出适应新时代发展的人才成了创新教育体系关注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样的难题,积极吸收海内外高等学府经验,注重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和基本素养缺一不可。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来说,适应时代潮流,不断更新自己的专业知识,提升自身素养是为了寻求更大发展空间的前提。所以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的时代,培养跨界思维,掌握互联网技能才是最为首要的事情。

一、当前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所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结构和内容脱离当下移动互联网时代背景

目前大多数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几乎都是由公共课、专业课组成,公共课不做细分,为一个整体,而专业课通常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与专业选修课三个部分。但是当前的很多高职课堂上,缺少和移动互联网挂钩的课程设计,导致所设计的课程并非完全切合这一时代背景,容易与时代脱节。

(二)学生对移动互联网的时代背景认识不深刻

学生没有从思想上意识到当前是移动互联网时代,更为重要的是他们没有意识到自己应当培养互联网技能将来才能在职场上不被淘汰。例如,一些基础的移动互联网概念、长尾定理、沉没成本等,这些概念学生如果不掌握,就无法了解互聯网的基本运作特点,将来在职场上有可能落入下风。学校要提升学生的紧急意识,也要让学生重视学习互联网的相关知识。

二、移动互联网时代的高职院校专业课程改革途径

(一)从教师角度来说,提升自身能力,多借鉴同行教学经验

教师也需要随时更新自己的技能,接触前沿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校有必要组织教师进修,也有必要组织讲座或者是交流会让教师充电。教师结合当下的互联网环境为学生增加适合他们的教学内容,调整教学进度。在西方国家,高职院校课程早就实行了比较人性化、后网络化的模式。教师都会在课堂上运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并专门针对学生的程度开设了不同的移动互联网基础课程,让基础不够好的学生去弥补差距,然后再回到专业课堂上继续和同学一起学习。这对我国的高职学校来说是一个好消息,可以多向外国同行借鉴经验,多采用西方教学的方法,例如,讨论、参观、座谈会、小组作业或者是与教师互动交流等形式来集中讨论有关互联网方面的话题以及专业课方面的内容。灵活自由的学习方式有利于学生进行思考,也可以参考同学的解决思路,从而形成自己的思路。

(二)融合业界要求,设计更为贴近业界的课程

高职院校的学生都会有机会在企业之中顶岗实习,但是这还不够,在学生日常的安排当中,要让他们更多地了解与职场所契合的技能并加以学习,例如,在当前的互联网时代,简单基础的Office软件、Excel程序,还有简单的建模和设计软件等学生都要掌握。

首先,校企合作开发核心课程标准,教务处研制了核心课程标准的指导框架,主要包括课程教学理念、课程定位、课程性质与任务、课程内容、课程教学实施建议等,每门核心课程按照框架要求开发本门课程标准;其次,核心课程标准开发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源于实践的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再次,根据核心课程实践要求,融入职业要素、企业要素,创设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实施环境;最后,根据专业核心课程教学要求,校企合作开发虚拟车间、虚拟工艺、虚拟实训等配套资源。

(三)采用多维度的课程设置方式和学习评价模式

当今的人才来说,不仅仅要有极高的专业知识,还要做到成为一名“通才”。高职院校因此应该为学生设立“核心课程+专业课程+兴趣课程”三个层级的选课制度,力图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并且在专业知识方面能保持前沿性。学生除了需要学习本专业课程,同时也要加强对移动互联网知识的学习,移动互联网是一门极富挑战性的科学,从事这项工作的人必须懂得计算机知识、心理学和哲学,还有营销和写作方面的知识。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充分挖掘每个大学生的潜质,促进大学生个性发展。在高等教育阶段,大多数受教育者都是二十几岁的青年人,各项智力因素均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而且随着知识的拓展、经验的积累和思维能力的提高,学生对知识技能的渴求更强烈。因此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学院更加应该着眼于当下的发展趋势,不仅为每一个大学生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自由的选择机会,还帮助学生熟悉前沿趋势,更好地掌握未来所需的智能技巧。我国高职院校基于移动互联网时代构建专业课程体系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影响深远。

参考文献:

[1]郭凡.“互联网+”背景下高职教育校企合作对策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7.

[2]谢瑜丹.移动互联网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及其应对[D].湖南农业大学,2015.

[3]田海燕.信息化教学在高职院校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湖北工业大学,2016.

猜你喜欢

专业课程课程标准院校
广州市教育局邀请专家深入解读《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