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中信息化教学的实施

2018-05-14余萍钱荣明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专业课程手段

余萍 钱荣明

[摘 要] 教育要以教会学生学习为最终目的,“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信息化教学成为必然。它使学习时间更加灵活,地点更加随意,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专业课程中信息化教学有助于学生增强学习兴趣,爱上专业。专业课程分成群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每类课程性质不同,信息化手段的应用也不同。

[关 键 词] 职业学校;专业课程;信息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44-01

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教会学生学习,一个人只有学会了学习才有资格、有能力在社会上立足。“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让教育进入了高速發展期,教学方法和手段迎来了融入信息化元素的变革,学习时间更加灵活,地点更加随意,学习知识、获取信息的渠道大大增加,这些都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教学的方式。在学生阶段的关键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作为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师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信息化手段的介入给解决以上问题提供一个很好的思路。

一、信息化教学常见的手段

信息化教学手段就是指教师与学生应用信息化技术,使教学环节数字化,让信息资源和技术方法进行双边活动,从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的手段。常见的信息化教学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1)网络教学系统,如校园网、网络教学平台、电子教室。(2)教学平台上建有网络课程、课件库、微课集、资料库等。(3)信息化课堂教学可使用电脑、平板、手机等终端上课,利用现成的电子教室功能,如极域等进行广播、监看、分组、演示、课堂测验等。(4)教学课件的制作可以用PPT、Flash、Authorware、几何画板等,课件中可以插入视频、动画、图像、音频。(5)为了方便在线交流可以通过QQ群、微信群、BBS等。(6)专业课程学习经常要进行实验、实训操作,引入仿真软件、3D漫游等进行模拟操作;通过手机与电脑同屏进行现场操作直播。

二、不同的专业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不同

职业学校为了发挥品牌专业的辐射作用,带动相近专业共同发展,整合形成了专业群。一般专业课程分成群平台课程、专业平台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几大类。群平台课程是整个专业群共性的专业基础课程,专业平台课程是强化各专业特色的专门化课程,专业技能方向课程是形成该专业技能素养的核心课程,专业选修课程则是为了满足学生个性拓展学习的课程。不同的专业课程实施信息化教学的手段不同。

群平台课程是专业学习的入门课程,五年制大专类职业学校学生从初中升入高职,刚接触专业课程,经常会摸不着头脑,入不了门。在教学时可以考虑利用网络学习平台,如超星泛雅,在平台上建成系列的网络课程。网络课程中有微课、录像、课件、仿真、练习测验,既可以在PC端学习,也可以在手机端来学习。授课形式可以采用翻转课堂的形式。教师根据平台上反馈数据及时调整课堂实施策略,查漏补缺,变式呈现巩固学生所学。另外,学生改变学习的方式,变被动为主动参与到学习中,从而学会学习。

但专业技能方向课程不适合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教学中可以引入生产实际中的场景录像,或是用3D漫游等给学生创设学习情景,让学生感受到所学知识解决生产实际问题的力量,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拍摄实训操作视频,让学生建立直观的印象,减少实际操作中遇到的困难。就一些危险的操作先利用虚拟仿真来进行模拟强化训练,然后再到设备上完成实操训练。

专业选修课以网课的形式来方便学生学习。网络课程不受班级人数的制约,学习时不受场地的制约。学校也可以根据本校的优势来制作专业选修网络课程,以增强专业的辐射力。网络选修课的开设能真正地让学生选择到自己心仪的课程,能跟着自己的兴趣爱好学习。网络课程的开设也要由专职教师进行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回答学生的问题,让学生感到学有所获。

三、信息化教学的优势与误区

信息化教学改变了师生之间信息传递的方式,实现了教师、学生之间信息的正确对接。信息化手段提高了学生课堂的参与率,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构建者。信息化可以解决传统教学中难以解决的一些问题,比如一师对多生时,由于学生层次不同,借助信息化教学可以实现分层教学,多方位辅导。还让很多抽象的概念可以通过软件呈现出来,让虚转实,降低学习难度。信息化教学还改良了教学评价,让教师和学生及时了解知识掌握的实情,查漏补缺。但信息化教学的作用也是有限的,不能泛用,要避免原来由“人灌”变成“电灌”,忽略学生的思考。不能让信息化技术凌驾于人之上,不能一味地以虚代实。职业学校培养的是技能型人才,要想习得技能必须在设备上多操作、多训练。

网络时代的到来,使现代化教学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教师有心、用心将信息化教学方式合理运用,才能使信息化教学有助于改良学生的认知逻辑,促进学生形成认知的内在融合,达到掌握所学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石永福.数学的信息化教学与网络利用及网络资源建设[J].数学教学研究,2009(12):65-68.

[2]冯琪,吕立杰.教学变革中模式选择的合理性问题探索[J].教育理论与实践,2014(31):57-60.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专业课程手段
网络工程专业课程中的“双创”教育与实践
“问题解决”教学模式与专业课程思政的融合实践探究
“立德树人”理念下动画专业课程思政教育进课堂的思考
素质培养目标下经管“专业课程链”构建研究
战争允许一切手段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
高职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学生专业技能培养的探索
最不受欢迎的手势语
有感高职院校的专业技能考核
临机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