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游戏的教学策略

2018-05-14李丹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儿童游戏

李丹

[摘 要] 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游戏的教学方法可以有效提高幼儿接受知识的效果,通过不同种类的游戏进行数学教学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下学习和成长,从而促进儿童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培养儿童优良的個性品质。对学前儿童教学教育游戏的类型和特点、学前教育数学游戏法指导策略遵循的原则以及教师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

[关 键 词] 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游戏法

[中图分类号] G712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138-01

游戏是幼儿学前教育的主要教学手法,对幼儿来说数学知识是比较抽象的,将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化成游戏的形式更利于幼儿的学习,数学游戏法教学是让幼儿自由、自主地进行数学的学习。因此将游戏法应用于学前教育的数学教学中是非常可行、有效的教学策略。

一、学前儿童教学教育游戏的类型和特点

(一)操作性数学游戏

操作性游戏是指通过教学设计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在操作过程中让幼儿获得数学知识。例如在中班“认识几何图形”的学习当中,教师提前准备好各种几何图形,让幼儿进行自主操作将几何图形拆拼成自己喜欢的图形,并通过幼儿之间的合作观察找到每个几何图形不同的特点,教师指导总结出每个几何图形的名字和特点完成“认识几何图形”的教学。

(二)情节性数学游戏

情节性数学游戏是指根据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情节、角色、内容的创设,让幼儿在游戏情节中进行学习。例如“数字8的组成”当中教师在完成知识板书教学后进行创设“文具店”游戏情节,将物品都贴上价格标签让幼儿进行选购,要求所选购的商品价格加起来是8元,有一名幼儿当收银员负责商品检查。通过游戏情节幼儿可以练习和巩固“数字8的组成”。

(三)竞赛性数学游戏

竞赛性游戏是比较符合年龄稍大一点的中班和大班幼儿的心理特点的,对知识的巩固和发散思维有很大的帮助。首先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以比赛的形式练习所学的数学知识内容,从而达到巩固知识和训练发散思维的教学目的。

(四)运动性数学游戏

运动性游戏是将数学活动与体育活动相结合的教学模式。运动性游戏一般在大班教学中较为常见,通过投沙包、运物品等运动性游戏进行数字的点数、加减、累积等数学知识的练习与巩固。

(五)感官数学游戏

感官数学游戏是指通过不同的感官进行数学的学习,强调儿童对数、量、形、时间、空间等知识的充分感知。例如比较经典的蒙台梭利感官教育,其中关于色板学习与认知属于感官游戏,在延伸工作中完全可以让儿童按照颜色色度对色板进行等级排列。

(六)数学智力游戏

数学智力游戏是指运用数学知识以促进儿童智力发展为主的游戏。如火柴棒游戏,火柴棒是生活中很容易找到的材料,可以引导幼儿先从最简单的图形和数字摆起,如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数字等,然后摆较复杂些的如小房子、小鱼、加法算式等。

二、学前儿童数学教育游戏法指导策略

(一)数学游戏法指导策略遵循的原则

1.切合生活实际的原则

在进行游戏设计时,要根据幼儿的真实生活进行设计。知识来源于生活又要回归于生活,教师设计的游戏要符合幼儿的生活经验和特点,让幼儿可以将数学知识与生活相联系,这样可以加深幼儿对知识的记忆,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数学学习。

2.尊重幼儿个体差异的原则

每个幼儿都是独特的个体,都是不相同的。在日常教学中教师要认真仔细地观察每个学生的心理、生理的不同特点,这些不同是导致幼儿智力、思维存在差异的原因。因此教师在设计数学游戏教学内容时要遵循尊重个体差异的原则。

3.坚持幼儿学习主体性的原则

游戏教学是具有自主性、自由性的特点的,教师在进行游戏教学时要将幼儿作为学习、游戏的主体,而教师只是游戏环境的创设者和引导者。让幼儿自主地解决游戏中的问题,教师给予适当帮助和指导。要让幼儿自己去探索、发现和学习,通过解决问题来获得成就感,增加幼儿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师在数学游戏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游戏内容的选择

在游戏内容上要科学、合理地进行选择,教师在数学教学中是以培养幼儿的数学思维能力为教学目标的,因此在内容的选择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这一特点。

2.游戏时间和幼儿发展、兴趣的需要

幼儿的有意注意时间较短,在游戏时间设计时要根据幼儿年龄的特点设计。要采用幼儿感兴趣的游戏形式和内容进行游戏设计,这样可以增加幼儿的参与度和游戏热情。

3.重视教师指导作用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要实现游戏的最大价值,教师角色至关重要,因此教师在数学游戏中的指导工作是最为重要的。

4.教师应及时有效地反馈游戏结果

游戏结束后教师要及时了解幼儿在游戏中的体验和收获,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点评和延伸。

学前教育阶段是儿童教育的启蒙阶段,对儿童的身心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学前教育的数学教学中采用游戏教学法有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和思维能力的培养。教师在进行数学游戏法的设计时要遵循切合生活实际、尊重幼儿个体差异、坚持幼儿学习主体性的原则,从而更高效地开展数学游戏教学。

参考文献:

[1]贾玉莲.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智力游戏区域活动教学探讨[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6(13).

[2]胡海涛.浅议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数学教学改革[J].都市家教月刊,2017(6):140-141.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儿童游戏
数学知识在于应用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
留守儿童
六一儿童
第八章直接逃出游戏
从生活中体会数学知识的应用
“六·一”——我们过年啦!
捏脊治疗儿童营养不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