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职教教师单亲家庭“问题生”教育对策

2018-05-14陈琳

现代职业教育·中职中专 2018年7期
关键词:小天单亲家庭职教

陈琳

[摘 要] 单亲家庭作为一种模式在现代家庭模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生活在单亲家庭的青少年,他们具有一定的特点。通过一个案例,分析来自单亲家庭的青少年问题产生的原因,并为教师做好“问题生”的转化教育工作提出一些对策。

[关 键 词] 职教教师;单亲家庭;“问题生”;对策

[中图分类号] G715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18)20-0098-01

一、案例

16岁的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小天,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父亲在他小学的时候因病去世了,他和母亲一起生活。在校期间和一个高年级的同学了发生口角,小天想教训他一下。但他没有钱,就把家里新买的电视、洗衣机卖到了小区的回收处,花钱雇了一些校外的“打手”把高年级同学打了。

二、单亲家庭“问题生”产生的原因分析

(一)客观原因

1.家庭因素

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单亲家庭问题青少年的一个普遍特点。根据抽样调查结果显示,在患有自卑、孤僻、冷漠、敏感、抑郁等症状的孩子当中,单亲家庭的孩子占大多数。在案例中的小天,由于父亲早逝,给他带来了一定的打击,他十分希望得到父爱,却又无法满足,幼小的心灵比较脆弱、敏感,有一定的自卑感。在得不到父爱的情况下,妈妈竭尽所能把自己全部的爱都给了他,造成了一定程度上对他过分的溺爱,使他形成了任性的性格。同时,母亲一个人支撑家用,平日里工作比较忙,疏于管教,导致他在初中阶段结交了一些社会上的不良人员,染上了恶习。

2.学校及社会因素

道德的多元化、社会上的消极因素,对原本涉世未深、抗诱惑力不强的学生来说,危害是很深的。疏于管理的某些网吧、歌厅、台球厅,这些机构不按照规定随意让青少年进入或者是不按照规定提供服务,严重毒害、腐蚀青少年的心灵。同时,社会上一般对单亲家庭抱有的偏见和嘲笑的态度,给青少年原本脆弱的心带来更多的负担,无论多么坚强的孩子都会感到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学校过多地重视分数,而忽略了对青少年的人格培养,人文精神不足,尤其对单亲家庭的孩子,学校更是无暇顾及。

(二)主观原因

可以说,主观原因是决定性的因素。职教阶段的青少年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阶段,精力比较旺盛,生理上发育较快,但心理上还不完全成熟。他们社会经验少,逞强好胜,理性认识较薄弱,缺乏对事物的判断能力和鉴别能力。同时,青少年法律意识淡薄,价值观混乱,表现为“江湖义气”“称王称霸”等。案例中的小天,正是存在虚荣心较强、缺乏责任感、遇事冲动等问题。

三、教师的单亲家庭“问题生”教育对策

在现行的教育选拔机制下,都是所谓的“后进生”进入职业院校来学习。当面对来自单亲家庭的“问题生”时,需要教师不断转变教育观念,担当起教书育人的责任,引导学生塑造健康人格。

(一)转变观念

作为职教教师,首先要具备正确的人才观,要用“不断进步”的眼光,发现单亲家庭“问题生”身上的优点,帮助学生建立自信。要做到尊重学生、关爱学生和信任学生。针对单亲家庭学生的不良行为要加大管理力度,问题出现后,不能仅仅靠批评、靠处分,要通过开展持续的转化、教育工作,促进教育的效果。同时,教师观念的转变很大程度上要依靠不断地学习,掌握青少年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地开展好各项教育工作。

(二)加强德育教育

把德育工作落实到位,促进单亲家庭的“问题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形成正面积极的人生准则。不断加强法律教育,使“问题生”增强法律意识,做到懂法、守法。同时,针对单亲家庭的问题青少年,要注重加强心理疏导,及时解决心理问题。

学校的德育教育,一方面体现在课堂上,通过教师在课堂中的德育渗透,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可能会忽视,就是课下的德育教育。单亲家庭的问题学生在和教师接触的过程中,教师要时刻谨记教育原则,不要放弃任何一个开展教育的机会,时刻注重自己的言行,积极地用爱心“导航”,使“問题生”通过教师真实的情感引导,放下心中的防备,真正感受到教师的师爱,更好地接受教师的教育,从而促进其行为的改变。

(三)做好多方配合

注重做好家校配合。家庭是社会重要的组成部分,家长是子女的第一任教师。单亲家庭的家长由于要面临许多问题,并且一人身兼两职,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难免有一些疏漏,也是能够理解的。作为教师,通过与家长不断的沟通,引导家长承担起教育孩子的最主要责任,并为孩子的成长担当好指导方向的责任。

注重发挥班级的作用。班风对每个学生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塑造优良的班风对单亲家庭“问题生”的教育工作十分重要。教师要通过各种方法,打造一个团结向上的班集体,让学生之间友爱互助,建立班级的荣誉感。通过学生间的相互影响,使“问题生”在期间感受关爱,获得友谊,取得信任,建立更加健康的心理。

参考文献:

[1]王泉根,王蕾,李秀华,等.青春期敏感话题轻松谈[M].武汉:湖北少年儿童出版社,2014.

[2]王坤,孔德菊,李超,等.青少年心理问题与治疗[M].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2012.

猜你喜欢

小天单亲家庭职教
新时代铁路职教工作如何满足职工培训的需求
中场休息
浅谈高中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单亲家庭初中生心理行为分析及教育策略
“工匠之师”从何而来
国际输出是职教自信的具体体现
机械手臂采摘忙
春天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
也来谈谈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