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8-05-14王毅刘桂红
王毅 刘桂红
【摘要】随着计算机网络与多媒体技术的迅猛发展,学校课堂迎来了新的生机与活力,尤其是在倡导新课程改革理念的背景之下,多媒体在高校音乐课堂中更是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要充分發挥其提升音乐教学质量的作用,就需要教师明确多媒体技术的价值所在,利用文字、声音、图像、视频等形式将有效的教学信息传达给学生,真正实现从静到动、从抽象到具体的教学过程。本文主要结合当前我国高校音乐教学的现状探讨多媒体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
【关键词】高校音乐教学;多媒体;策略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当今时代,高校音乐课堂教学在不断地改革,过去传统的音乐教学方法已经不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高需求”,也难以适应现代教育的形势变化。多媒体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技术被应用于课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作为一名高校音乐教师,应当为改善当前的教学质量而努力,最大程度上发挥多媒体设备的优势,灵活选择并运用多种手段辅助完成教学任务。本文主要从培养学生的欣赏情感、突破教学中的重难点以及丰富师生互动等三个方面来探讨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具体应用策略。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欣赏性情感
如何激发学生的欣赏意识、让学生用心体会音乐情感一直是教师在音乐教学过程中十分重视的问题,这关乎着学生音乐综合素养的提升。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在听课时心不在焉、兴致平平,甚至有很多高校学生如同小学生一般难以专心致志地坐在座位上,甚至有很多学生记住的往往是与教学内容无关的事物。对此,教师应当充分利用多媒体,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进行综合性的音乐欣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是一个重要目标,只有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被吸引并且以“心悦诚服”的态度投入到欣赏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让学生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为此,教师要试着开拓学生的文化视野,辅助学生较快地进入到音乐情境中。教师要运用科学、生动、简洁的语言引导学生,进一步渲染情感氛围,增强学生的欣赏意识。
利用多媒体设计情境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首先,教师要充分了解教材的内容并且能够细致地把握音乐所表达的情感;其次,教师要对学生有深入了解,明确究竟从那些角度切入才能更准确、更高效地抓住学生的心理,促进学生的情感体验;最后,教师要科学地设置情境,使其既能够体现具体的教学内容,又能够充分感染学生,使学生真正投入到欣赏过程中,充分调动个人的情感,以丰富审美体验。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欣赏中国民歌的时候,因为很多学生受从小成长的环境影响,对于流行音乐比较感兴趣,较少接触民族音乐也难以全身心投入到民歌的欣赏过程中去。对此,教师就可以结合形象的图片、引人入胜的视频适时地提示学生,从视觉和听觉上对学生进行刺激,体会民歌所传达的情感,缩短民族音乐与学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产生聆听欣赏民歌的冲动,进一步体会情境中的乐趣。
二、不断突破教学重难点
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仅凭教师的讲述难以突破一些重点难点知识,一旦学生对于知识的掌握出现了问题,将很难提升个人的学习自信,因此,教师应当结合多媒体的教学优势,突破音乐重难点。例如运用多媒体设备所具有的多样化音响效果,能够帮助学生仔细辨别声音的长短、高低、强弱等特点,引导学生自行反思纠正。在音乐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学生无论是从整体还是细节上都要对曲目进行科学把握。在进行视唱训练时,教师应当加强学生的感知、听辨、记忆与视唱等能力,培养学生的良好乐感,如果只是一味地由教师进行讲析、教唱,学生将在学习重难点知识的过程中遇到一些困难,但若教师能够利用电教多媒体将视唱练耳的乐曲以及结构、速度、节奏等清晰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也就能使其更容易掌握复杂的知识,加强视唱教学的效果。
三、加强师生之间的互动
互动是音乐课堂教学中的重要环节,尤其是对于高校学生来说,积极性和主动性明显不高。一些教师错误地认为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就是完全以多媒体取代教师的讲解,这种想法以及行为使得师生之间的互动和沟通越来越少,学生甚至觉得一节音乐课只要有课件就可以了,教师讲些什么并不重要。为此,教师应明确多媒体只能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存在,教师的讲解和分析才是音乐课堂必不可少并且应当始终贯穿其中的主要内容,因此,在利用多媒体设备时,教师还应当进行一定的“留白”,从而与学生一起探讨和交流,增进师生之间的知识互动与情感沟通。
四、结语
总而言之,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的确能够很大程度上促进教学效率的提升,给枯燥乏味的课堂带来无限活力,然而,教师必须正视多媒体辅助教学过程中的一些误区,始终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凸显教师的主导作用,不要盲目地依赖多媒体设备,真正促进高校音乐教学的完善与发展。
参考文献
[1]杨慧.多媒体技术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音乐时空,2016(0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