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析关于古筝热潜在问题的思考

2018-05-14杨博

北方音乐 2018年10期
关键词:学习兴趣

【摘要】当前,随着中华文化的发展,中华文化的表现形式也是非常多样的。就艺术方面来说,中华文化在乐器方面表现得淋漓尽致。例如,古筝这一乐器就将带有特色的中华文化表现出来,这一方式受到了大众的一致好评。因此,当前古筝热现象十分普遍,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都对古筝乐曲产生了极大的兴趣。但是,有许多青少年古筝学习并没有坚持到底,大多数半途而废。古筝热是普遍存在的,但人们掌握古筝的水平却始终处于一般水平。尤其是对于青少年来说,古筝学习大多数是一时的心血来潮。因此,本文以当前的古筝热现象为基础,分析古筝热潜在的问题,并提出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古筝热;学习兴趣;培养和导引

【中图分类号】J632.32 【文献标识码】A

一、古筝发展的背景

古筝的发展历史在我国是非常悠久的,古筝所蕴含的文化艺术也是非常价值的。在我国乐器中,其所传达出来的民族文化也是我国优秀的中华文化。同时,古筝还是中华民族乐器中的瑰宝,是我国劳动人民历史文化结晶。在我国历史长河中,春秋战国时期,古筝就开始得到流传。历经几千年,古筝以它特有的文化艺术依然在中华文化的长河中熠熠生辉。古筝的音色有的较为宽厚明亮,有时则传达出细腻温柔的特质。古筝既能表现出中华文化历史长河的壮阔、慷慨之情,同时也能够将人类的细腻柔情发挥到极致,给人们以别样的艺术氛围,使人们身临其中,尽情享受中华文化之美。

当前,随着时代的进步,古筝艺术至今一直有所发展。古筝不仅是表达一种艺术形式,同时还与当地的民族特色相融合。许多艺术家将古筝艺术与当地的民间音乐形式结合起来,吸取当地民间优秀的音乐文化,不断融入古筝艺术之中,使古筝艺术具有非常鲜明的民族特色。因此,不同地区有不同的古筝演奏技法、艺术风格以及记谱方式等,充分彰显了我国古筝艺术的博大精深,以及古筝表演方式的多样性。由于各地区的古筝艺术带有鲜明的民族性、地区性,因此形成了古筝的不同流派,不同古筝艺术流派之间相互借鉴,共同促进古筝文化的发展。20世纪后期,古筝逐渐进入了大众的视野,古筝以它特有的弹奏方式,将中华文化表现得淋漓尽致,大大激起了人们学习古筝的热潮。至今,各种古筝学院开设,古筝课程设立,使人们对古筝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这也是古筝热盛行的原因之一。

二、古筝热的潜在问题

当前,古筝热的学习者主要以青少年为主,学习古筝的人较多,但精通古筝的人却少。大多数青少年主要是以家庭或学校学习古筝,或者只是一时的兴趣,心血来潮,对于古筝,掌握的只是基本的技能,也没有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因此,青少年对于古筝的掌握水平也是处于一种初级的阶段。当前,我国古筝的弹奏内容以春秋战国时期到现在以往的题材为主,因此,到当今并没有出色的古筝学家对于弹奏内容进行创新。我国现在的古筝弹奏内容并没有随着时代的发展及时更新,因此无法跟上当今时代发展的步伐。同时,我国的古筝授课方式也是以往传统的授课方式,无法真正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国要对以往的古筝教学模式进行创新,使古筝的教学手段不断新颖,同时要鼓励人们不断地进行实践,将所学的古筝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断提高学生对学习古筝文化的浓厚兴趣,提高学习效率。在学习古筝知识之前,教师还要相应为学生普及古筝文化发展背景,让学生真正領会乐曲所表达的含义,欣赏乐曲之美。

三、如何进一步促进当前古筝文化的发展

因为古筝的特殊性,所以,中小学一般不会设立古筝课,青少年一般接触古筝的机会比较少,有的家长为了孩子能够全面发展,在课余时间会让孩子去古筝兴趣班学习。学习古筝的孩子因为家庭的原因,开始学习的年龄各不相同,从七八岁的小朋友到十七八的学生都在学习,这些孩子们年龄跨度大,开始学习的时间不统一,学习的时间长短不一,自身天赋技能参次不齐,另外,他们自身的性格也各有特点。综合以上的特点,古筝老师必须对学生情况有全面的了解,能够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在尊重每个孩子个性特点的同时,进行合理全面的教学。教学内容应该丰富但不繁冗,从基础逐步深入,要具有充分的新鲜感,乏味的课程应该使用技巧使其变得更加生动有趣。学生的练习曲目不能复杂,应该尽可能选用一些短小的曲子,尽可能选用一些具有儿歌元素的曲子,让孩子对曲子感到熟悉。此外,对于一些被家长强行要求学习古筝的孩子,必须要多进行交流,增进他们对古筝的了解,让他们充分了解古筝的发展史。总而言之,一定要根据孩子自身特点进行教学,从古至今,这一教学方式始终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所以,古筝教学也应该多多采用。

要多让学生观看名家的演奏,进一步增强学生的音乐记忆感,让他们更好地掌握转瞬即逝的流动音乐,将听觉感觉和其他感想充分结合构成综合体。让学生不断大范围而且重复地聆听,增强对情感调动经验的累积,让学生更加完善地掌握古筝表现特色以及听觉展现手段,学生会在加深对古筝感性体验的同时,由浅入深地理解古筝艺术的魅力,由于古筝艺术在一定程度上是完全的听觉艺术,它用独特的规律性音符在时间上的流转,展现艺术美感,抒发内在思想情感,展现生活的感受。学生要想理解这一切必须依赖听觉,没有听觉的享受,就不会展现古筝的艺术美感的流露。综合来看,聆听是最快速而又直接接触古筝美感的方式,古筝艺术美感的展现过程中听觉占据首要位置,这种美感是依附于听觉而生,与之息息相关。

古筝表演艺术是表情艺术,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古筝弹奏出音符虽然在旋律、节奏、音色上经过了较为完善的组织,但只是作用在听觉方面,在视觉上并没有办法详细的轮廓,较为模糊。这种视觉上的不确切性,加大了人们理解古筝艺术美的难度。我们时常可以看到,一些人会被古筝发出的特殊美妙的音符所吸引,但完全理解不了乐曲所展现的内容,有种雾里看花的感觉,很重要的原因在于:人们对于古筝这门艺术的理解,在认识实践中遵守的纯粹理性控制下的思想活动失去了最直接的洞察力。如果想要打破这一阻拦,效果最为明显的方式就是充分借助联想与想象,将听觉、神经系统、大脑接触到的直接的信息以及处理经验充分结合,并且适当转化成视觉展现或者触觉、味觉、嗅觉等感官体验。在理性思维结合感性思维基础上综合各种因素,尽最大可能去接触古筝音乐的实质,享受古筝艺术美。由此可以得知,联想和想象对于古筝的学习以及理解具有重要的意义。

由于年龄、个人能力、不同情感、认知水平各不相同,再加之古筝乐曲没有形象的文字刻画,学生要想理解和享受古筝的艺术美感并不是一件易事,它不像学习带有歌词的歌曲那样简单形象,而且具有漠然的距离感。要想弥补这种缺陷,减少学生与古筝乐曲之间的那种疏远的隔阂,古筝教师必须要给学生进行一些提示以及点拨。除了对音乐基础知识学习、古筝艺术特点理解和对古筝艺术经验的积累外,还有一点很重要的是让学生充分了解对于所学习的曲目的背景材料、作者创作意图、风格展现等。教师还必须在学生欣赏古筝艺术美感过程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帮助他们充分理解作品的审美流派、重点难点、精彩片段及情感递进等因素。重要的是这些讲解以及提示应该有明确的归属性,不能代替对古筝艺术美感的享受,使其充分帮助学生了解古筝艺术美感,给他们享受古筝艺术美感提供依据,使他们在实践中进一步享受古筝艺术美感。

文学艺术的分类十分广泛,而且它的每个类别都具有非常鲜明的独特性,教师在指导古筝学习过程中,应该充分将其与审美完美融合,让学生能够真正感受到古筝艺术美感,进而激发起他们更激烈的审美渴求,促使他们更加积极主动地去练习,掌握更多弹奏技巧。与此同时,教师还应该从青少年的心理出发,结合平时训练课程,有特点地加强训练的有趣性,尽可能地避免单调、冗长的课程学习。古筝的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即使有所成就,荒废练习也会退步十分明显,所以,学生的学习应该充分结合艺术现实,不断練习,不断创新。

四、结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古筝热越来越盛行。古筝是在是中华民族乐器中的一种重要乐器,能够将中华文化与当地的特色文化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因此,一度受到了众人的喜爱,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中老年人,都对古筝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古筝热的背后,人们对古筝的掌握程度并不专业,这对古筝的发展是不具有推动作用的。因此,本文认真分析了当前古筝发展的实际情况,对今后古筝的发展提出相关建议,促进古筝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音乐教育杂志社编.全国音乐教育获奖论文精选[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0.

[2]转引自赵富才.课堂教学与非智力因素[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9.

[3]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与教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58.

[4]曹理,何工.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0.

[5]马克思,朱光潜译.经济学—哲学手稿[J].美学,1980(02).

作者简介:杨博(1989-),女,汉族,山西大同人,研究生,助教,研究方向:音乐表演古筝专业。

猜你喜欢

学习兴趣
刍议初中政治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
浅析激发高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的方法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谈如何提升初中化学教学质量
谈学生化学兴趣的培养
如何在中学地理教育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