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拉赫玛尼诺夫和卡巴列夫斯基《24首钢琴前奏曲》对比

2018-05-14刘文姣

北方音乐 2018年20期
关键词:前奏曲作曲家钢琴

刘文姣

【摘要】拉赫马尼诺夫与卡巴列夫斯基都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俄罗斯作曲家,前者是浪漫主义代表,后者则是现代主义代表。本文通过对两位作曲家的两套24首钢琴前奏曲集的研究,得出两位作曲家在前奏曲创作方面的共性与个性。全文着重阐述两位作曲家具有深厚的民族音乐特点,形象鲜明的音乐共性及比较两位作曲家调性布局、创作思想、篇幅长短、展开手法四方面的音乐个性。

【关键词】拉赫玛尼诺夫;卡巴列夫斯基;《24首钢琴前奏曲》

【中图分类号】J624 【文献标识码】A

一、文献综述

(一)卡巴列夫斯基

卡巴列夫斯基是20世纪的苏联作曲家、教育家,曾在莫斯科音乐学院学习作曲和钢琴。他很早就开始音乐评论的活动,其创作一直处于社会主义和现实主义阶层。代表作有合唱《伟大的祖国》和《列宁主义者》,比较著名的《安魂曲》、歌剧《塔拉斯一家》以及《姐妹们》等。其中,成就最卓越的还是其在钢琴上的创作,主要作品有钢琴组曲《钢琴变奏曲》《24首钢琴前奏曲》以及《少先队生活》等。他的作品同时集聚俄罗斯音乐的传统民族特色和个性化的创造,这也正是他独有的风格。在很多方面,卡巴列夫斯基打破传统音乐的束缚进行创新,其作品充分体现了现代音乐气息。

(二)拉赫马尼诺夫

拉赫马尼诺夫是19世纪苏联著名的钢琴演奏家、作曲家以及指挥家,就学于圣彼得堡音乐学院,开始作曲时年仅十三,毕业时以一场独幕剧《阿达科》一举获得众多好评。其前期的代表作有《第二钢琴协奏曲》《升c小调钢琴前奏曲》等;中期的代表作有《第三钢琴协奏曲》、NO.32十三首钢琴前奏曲以及一些宗教作品等。晚期的拉赫马尼诺夫在形式上有所突破,把俄罗斯气质与西方音乐传统深入地融合起来,此期间的代表作有《帕格尼尼主题狂想曲》《第四钢琴协奏曲》《交响舞曲》等。他的作品具有浓都的民族气息且感情十分强烈,是世界晚期浪漫派的一位代表人物。

(三)《24首钢琴前奏曲》

前奏曲是早期用于音乐作品之前的起到准备和引入作用的一段序奏,或是大型作品第一段。随着音乐创作的发展,它逐渐成为独立的体裁。众多作曲家都擅长用前奏曲表现自己的音乐风格特点,因此,其艺术性及研究价值都很高。

卡巴列夫斯基與拉赫玛尼诺夫都是俄国著名的作曲家,著有24首钢琴前奏曲集,但两者各具特色。从表面看,拉赫玛尼诺夫的知名度比较高,两者的名气虽不在一个阶层,但都具有鲜明风格,成为早期钢琴音乐的缔造者。

二、音乐共性

由于两位作曲家出生地一致,所以,作品中俄罗斯民族音调的风格气质特征浓厚。

(一)俄罗斯音乐气息

俄罗斯的民族精神奔放、自由、豪迈而粗狂。俄罗斯的民族音调与它的民族特性有很深的关系,例如,《莫斯科郊外的晚上》或者《悲怆交响曲》等,这些作品都有着悲怆的音乐特色,在小调的映衬下低沉舒徐又夹杂着丝丝隐忍的愤怒。两者前奏曲中,很多地方俄罗斯民族音调特点极强,例如,卡巴列夫斯基前奏曲NO.20,二度进行,旋律隐藏着叹息与无奈。又例如,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 OP.32,NO.5,几乎每句旋律落音都归属到 A 上,让人有种冲动却被抑制之感。

(二)俄罗斯民间音乐节奏

两者的前奏曲中,俄罗斯民间音乐的特色节奏还被运用在很多地方。两位作曲家都善于从俄罗斯的民间音乐中汲取创作灵感,主要表现在俄罗斯热闹欢腾的民间舞蹈节奏音型。例如卡巴列夫斯基前奏曲NO.24。较复杂的印象形式,听上去与上例拉赫玛尼诺夫前奏曲的节奏音型相似,都是热成奔放的舞蹈性节奏。

(三)音乐生动具有表现力

两者的前奏曲都是独立又能分离的无标题钢琴曲,且每首前奏曲中都可以呈现不同形象,表现性特征明显。例如,卡巴列夫斯基前奏曲 NO.11以及拉赫玛尼诺夫 OP.32,NO.2。活泼的速度,配上高音域的跳音旋律,作品中灵活、跳跃的形象特征完全融入音乐之中。这两组音乐都可以让人感觉到有一种不确定但又复杂的情绪交织在一起。

三、音乐个性

(一)布局

虽说卡巴列夫斯基和拉赫玛尼诺夫的《24首钢琴前奏曲》都是成套的作品,但两部作品的内在还是存在很大的差异,例如在调性布局上。

卡巴列夫斯基的《24首钢琴前奏曲》按五度循环排列,大调与关系小调穿插其中。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则不一样,因为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先后写作历时长达18年,乐曲的内在规律有一定的逻辑因素,组织着整部前奏曲,把每首前奏曲联系起来,使其完整统一。

(二)创作思想

卡巴列夫斯基的24首前奏曲创作时间历时一年,而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先后花了近18年才全部完成。二位作曲家的时代背景有所差异,所以,在创作思想上二者也有很明显的区分。

(三)篇幅不同

卡巴列夫斯基的前奏曲,每一首篇幅不长,结构上符合传统规范且短小精练,音乐形象生动地体现在音乐中。

而拉赫马尼诺夫的前奏曲多为宏大的篇幅,极具气势。他的作品往往篇幅巨大,这样才能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他想要的内容,从中可见其音乐功底的深厚。总的来说,单三部曲式都为两位作家所青睐,但从篇幅长短上看,拉赫马尼诺夫的更讲究气势和宏大。

(四)写法不同

两位作曲家前奏曲的不同主要体现在各自的写作的模式上,具体体现在一下几个方面。

主题方面:通常,将短小的主题或动机发展成为一个段落,是结构组合作品最重要的手段。

织体方面:拉赫玛尼诺夫的前奏曲中分解和弦居多,且技术难度很大;卡巴列夫斯基的作品虽然在技术上的演奏难度无法与拉赫玛尼诺夫相提并论,但恰恰成就了卡巴列夫斯基前奏曲简洁的织体特点,其作品中大部分内容所呈示的音乐形象织体结构无一复杂。

四、结论

卡巴列夫斯基与拉赫马尼诺夫的《24首钢琴前奏曲》,并不是这两位作曲家的代表性作品。但是通过《24首钢琴前奏曲》,却可以了解到二位作曲家的音乐风格及创作手法的特色。本篇论文通过分析,从多个方面对卡巴列夫斯基与拉赫马尼诺夫的《24首钢琴前奏曲》进行比较,得出二位作曲家在前奏曲创作中的共性与个性,希望本文的内容能够对实际的音乐创作有所启发。

猜你喜欢

前奏曲作曲家钢琴
长大可当作曲家
德彪西钢琴前奏曲《雾》之音乐分析
纸钢琴
浅谈王西麟的音乐道路
钢琴
猫咪成长史
半夜敲门
漂亮的钢琴
前奏曲
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