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技术学院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研究

2018-05-14陈黎贞

北方音乐 2018年1期
关键词:策略

【摘要】本文通过对当前技术学院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浅谈技术学校建设艺术社团的意义,并最后通过一些建设策略及本人在艺术社团建设中的教育教学方法浅析,希望能为广大技术学院艺术社团建设提出宏观与微观两方面的建议。

【关键词】技术学院;非艺术专业;艺术社团建设;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识码】A

一、技术学院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院方面存在的问题

许多技术学院存在行政隶属关系不明确,各级管理部门职责不清楚的问题,导致对艺术社团的管理及指导没有落实到实处。在教师方面,指导教师多为兼职,缺乏工作积极性,对社团指导教育存在不到位的现象。这些问题的存在导致技术学院对艺术社团的发展存在监督、管理方面存在体系缺失,严重制约了艺术社团的健康发展;在社团认识、定位方面,学院领导及教师没有做到从学校有效发展和学生成长高度出发去认识艺术社团建设的重要性,认为艺术社团活动只是学生课余娱乐活动,没有意识到社团活动可以对课堂教学起到延伸与补充的作用,可以作为教育的另一种表现形式存在,更没有意识到艺术社团活动可以潜移默化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

(二)学生方面存在的问题

在社团招新的时候,许多学生对社团目标、社团功能、社团活动等方面存在认识不清晰的问题,只是受到他人影响,盲从地加入艺术社团。把社团活动单纯的看做是一段在校经历,因为归属感缺失,新鲜感一过就不愿参加社团学习,不愿参与社团活动,最终退出社团,导致社团人员流失严重,间接造成对学院教育资源的浪费。在学生心态方面,受社会思潮影响严重,艺术社团内部容易出现功利化发展趋势,社团内部名利主义、官僚主义氛围严重,学生在最初加入艺术社团时,就不是从提升自身艺术修养、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角度出发。

(三)师资方面存在的问题

技术学院师资结构中,专业艺术类人才极度缺乏,艺术社团指导教师多为其他科目教师兼职,教师在指导工作中的知识多从广播、电视、网络中获得,导致指导工作不可避免的缺乏专业性,使得学生在艺术社团活动中专业性收获较少,艺术社团活动的开展自然不够深入,艺术氛围向校园文化的蔓延阻碍重重。

二、技术学院非艺术专业艺术社团建设价值淺析

(一)造就校园艺术文化氛围

艺术社团活动的充分开展,向技术学院广大师生展现了艺术的多样性,传达了艺术之美,使得广大师生在其中受到艺术的熏陶和感染,从而在思想境界、内心情感、理想追求等方面发生根本转变。通过艺术社团活动,学生在文化修养方面显著提高,随着艺术活动的不断深入,会有更多的教师及学生加入艺术社团大家庭,其艺术内涵在校园内部有效传播,实现艺术文化氛围的有效营造。

(二)实现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社团多由学生自发组成,艺术社团成员多为具有艺术特长或喜爱艺术的学生。通过教师指导与开展社团活动,成员艺术文化修养与艺术文化能力将有显著提高。艺术社团活动的开展过程,是一个充满困难并不断接受挑战的过程,在开展艺术活动中学生面临的一些现实问题,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进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生会想尽办法从社会、企业、学院寻求活动支持,在解决矛盾的过程中对实现了学生全面发展。

(三)艺术社团活动引领非艺术类高校先进文化艺术发展

艺术社团通过对艺术文化的充分学习,通过活动形式的创新与开展,树立了非艺术高校文化艺术形象,艺术社团通过艺术文化内涵、艺术文化价值取向等方面的活动策划实现向全校范围的辐射,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艺术社团作为技术学院艺术文化传播中心,在艺术文化传播手段、传播活动等方面不断与主流校园文化相融合,提供了适合当前时代发展,并保障了具有一定创新性的校园文化建设;艺术社团作为现代艺术校园文化的实施创造基础阵地,对技术学院主流校园文化起到互补、融合创新的作用。

三、技术学院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社团建设策略研究

(一)加大艺术建团建设扶持力度

在制度方面,技术学院需要在校园内部设置艺术教育工作负责小组,专门负责全校艺术社团活动的策划、指导、协调、实施等方面的工作。从本校实情出发对艺术社团制定实施方案与政策扶持,明确艺术社团的发展目标、学期任务、指导教师小组、社团监管领导等,为艺术社团建设提供制度方面的切实保障;在配套设施方面,技术学院可以通过专门的场地划分便于艺术社团学习、活动的充分开展,并通过演出厅、设备房、音乐房、书画室、舞蹈室等功能性社团活动中心建设,为艺术社团建设提供基础设施方面的保障;在艺术社团经费方面,通过艺术教育经费与大型艺术活动专项经费的设置,为艺术社团建设与持续发展提供资金保障。

(二)激励措施设置,提高学生参与艺术社团积极性

在学习激励方面,学生可以通过参加文化社团活动赚取学分,为艺术社团内优秀的学生或干部开设专项奖学金,对艺术竞赛获奖与掌握优秀艺术技能的团员在毕业后工作方面优先推荐;在制度激励方面,通过鼓励、引导、激励等指导思想制定一系列规范、明确的管理制度。比如艺术社团综合评分制度,艺术团员在校园活动、日常训练、外出演出考核制度,出台社团内部表彰、奖励评优细则,从而实现制度落地实施;在活动激励方面,活动激励能帮助学生提高参与艺术社团建设积极性,提高学生的主人翁意识。

(三)艺术社团长效机制建设

技术学院在艺术专业、艺术专业教师、艺术招生资源、艺术学习氛围等方面都极度缺乏,导致艺术社团在建设过程中充满问题和挑战,技术学院在艺术社团发展过程中缺乏持续、稳定性。因此长效机制建设凸显的尤为重要,长效建设机制是技术学院开展艺术社团建设的有力保障。在外部管理方面,专业化的外部管理系统能促使有关职能部门对艺术社团的充分监管,专业化的外部管理系统首先需要领导层高度重视,在充分意识艺术社团对校园文化重要性的基础上,通过校长担任小组长,全面负责艺术社团向校园文化扩散工作在规划部署、达成目标等方面提出要求,为艺术社团的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四、实际教学案例助力技术学院艺术社团建设科学发展

(一)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养成自学习惯

在我校艺术社团实际情况中,艺术社团成员多由具有艺术技能与艺术爱好的学生组成,学生在技能与内部驱动力方面都具有一定的基础,但是由于艺术社团学习与活动都是利用课余时间开展,许多同学在一天的专业课程学习后都比较疲倦。这时就需要指导教师通过互联网技术的引用,使得学生具有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艺术活动积极参与,加强学生美感教育

在实际指导教学工作中,学生完成阶段性学习后,会利用课后时间组织学生参加艺术会展、合唱表演、书法展示、舞蹈比赛等现实活动。在这些参观活动中,为学生提供知识、技能、审美等方面的综合教授。比如在艺术画展与书法展示活动,教师在活动前要求学生通过自主学习的方式对绘画、书法等方面的知识点进行充分掌握,在参观中有所思、有所想,参观后有所触动。通过参观小结的方式总结感想与心得体会,在日后艺术社团教学活动中大家互相讨论、互相学习。

(三)互联网技术的充分运用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通过本校艺术社团公众号建设,本人作为后台管理者,定时定期向学生传达最新知识、最新艺术理念、最新艺术动态等网络信息,实现社团活动讯息及知识讯息及时传达。在公众号上通过学生艺术活动感悟、教师阶段学习指导意见等信息发布,使得学生在知识、技能、思维学习方面不受时间、空间的制约,极大节约了时间成本,促使教师指导教育工作更加全面具体。

(四)内部竞争活动开设,促使学生在竞争中相互成长

在对知识点的充分学习后,学生肯定有所思考,艺术思考表达形式通常为作品。这时通过内部竞争性艺术活动的开展,可以使指导教师充分掌握学生学习基础,也完成了内部竞争机制的建立,促使学生在竞争中全面发展。在实际指导教学工作中,本人通过十九大核心思想学习,为学生布置“如何通过艺术传达出十九大核心思想”的任务,并设立相应奖项。通过学生构建艺术内容,本人积极指导,从而完成相应作品。然后邀请学校领导对作品进行参观评选,对最为优秀的前三名颁发奖项。

(五)艺术社团活动符合时政,与社会充分接轨

作为艺术社团指导老师,在艺术社团面向全校开展的活动中,在活动准备阶段,本人与学生通过社团自我分析、时政价值导向分析,在两者充分融合的基础之上进行活动策划、活动排练,把优秀的艺术社团活动在校内有效推广,實现艺术社团在校内影响力构建的同时,充分传达了积极向上的艺术思维与价值观念。在与社会接轨方面,通过艺术团队与社会中单位、企业、社区的深度合作,做到了艺术社团活动开展到校外,帮助社员在在艺术修养、社会经验、价值观念等方面的积累成长起到了积极作用。

(六)培养学生“走出去”的思想观念

我校艺术社团如果仅在校内开展,在经费、学生收获等方面都会有所欠缺。在艺术社团与社会充分接轨的基础上,要培养学生业务招揽、资源共享、充分合作等方面的能力。在实际社团学习活动中,对学生开设营销相关的网络课程,通过课程充分学习,带领学生外出与企业、社区、学校之间洽谈合作事宜,使得社团学生都具备独立谈判的能力,对社会进行了充分深入的了解。这些社会经验能对学生在营销、合作、社会阅历、与人相处等方面具有巨大促进作用。

五、小结

本文首先通过对技术学院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社团建设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结合建设艺术社团对技术学院与学生两方面先进性叙述,最后从宏观微观两个角度讲述了发展策略。在宏观策略方面需要做到校方在物质、资源、制度等方面提供保障,在微观角度更多的从本人在指导艺术社团建设工作中存在的教学教育方法实例分析出发,提出了一个从点到面的解决策略,希望能为我国广大技术学院在艺术社团建设方面提供一些发展性建议。

参考文献

[1]徐红.普通高校公共艺术教育规范化建设自议[J].高教探索,2008.

[2]何颖.论高校社团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引领作用[J].湖北第二师范学学报,2010.

[3]胡晓欢.从“无”到“有”—浅谈高校非艺术类学生的艺术教育[J].科教文汇,2009.

作者简介:陈黎贞(1977—),女,汉族,福建莆田,国家一级演员(正高,预转评教授) ,本科,研究方向:美育工作;校园文化建设;非艺术专业学生艺术团建设的研究;声乐教学;播音与主持教学;中国曲艺(非遗、传统文化)进校园。

猜你喜欢

策略
我的手机在哪?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大班美工区材料投放策略的实践与探索
凸显对比策略 促进数学思考
高考数列复习策略之二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