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音乐教育的价值与功能

2018-05-14郭琳

北方音乐 2018年12期
关键词:价值功能音乐

郭琳

【摘要】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事业的不断深化和发展,审美教育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作为音乐教育的美育形式之一,如何发挥出音乐教育的功能,体现音乐教育在当代社会发展中的价值,这是音乐教育理论必须关注的,也是音乐教育哲学的必然诉求。

【关键词】音乐;教育;价值;功能

【中图分类号】J60 【文献标识码】A

人类社会发展到今天,从未停止过对真、善、美的探寻和追求。今天,我们的社会大力倡导和推行审美教育,也正因为美育的实施可以使教育走向完全的教育理想,从而实现人类对个人、社会的真、善、美的理想诉求。美无处不在,美就在生活之中,我们的生活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发现美、感受美和创造美,因为对美的追求是人性的基本要求,通过审美教育,能使我们的社会处处有美、人人爱美,这是美育的最终价值体现。

一、音乐教育审美区分度

美和审美与人之感情相对接,音乐审美,是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过程。同样,音乐审美教育也要实现人的感性到理性的飞跃。音乐审美教育讲求情感体验,音乐审美过程是学生思维、情感、个性自由放飞的过程,是精神品格的栖居之地,通过对音乐的审美体验过程,达到对人的感情陶养目的。其一,音乐教育中音乐审美要与生活审美区分,音乐在生活中的审美是一种泛化的审美,或者说是无意识的、纯感性的审美,它不需要从感性到理性的升华,仅个体在情感上无主动性的自我情感变化、教育。例如,公共场合的背景音乐,对于多数人来说,音乐审美仅仅局限于感官听觉的愉悦审美,即感性的审美;观看影视作品,其中的背景音乐,在故事情节的引导下,观赏者对音乐产生的审美体验,也是一种不由自主的审美体验;专门听赏音乐会或音乐演出等活动,音乐审美则比前两者情况掺入较多的自主意识,但也不等同于音乐教育的审美意义。其二,音乐教育活动体现深度审美,引导欣赏者深入音乐情境之中,触摸音乐,感受和体验音乐;诸如剧院的演唱和表演,把观众引入对歌剧欣赏的深度审美之中,这种深度的审美体验,正是建立在教育的基本特征之上,在一定的场所、集中的注意力,音乐本体知识的铺垫,音乐美的实践展示等。当然,这只是类似于音乐教育课堂实践中的音乐欣赏教学课,但引发人对音乐教育哲学的一种思考,音乐审美只有建立在“音乐教育”的活动基础上,才能形成音乐教育所追求的深度审美,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教育审美必须与生活中泛化的音乐教育审美相区分。音乐教育的审美要体现出“育”的审美,通俗地讲,要有审美深度,从感性到理性,这种深度的审美建立在教育过程中对音乐本体的深度体验基础之上。许多音乐课堂缺少歌唱、演奏,淡化对音乐知识体系的学习,走入了为审美而审美的狭隘理解之中。

二、音乐教育担负着传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使命

这一点在审美情感体验旗帜的飘摇下,容易成为音乐审美教育的忽视点。音乐教育的内容是音乐,由于音乐艺术所具有的审美特性,音乐教育也被称作音乐审美教育,在教育价值观上容易导向重视音乐审美的价值偏向,在教学实践中,特别是普通音乐课堂的教学中,忽视了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作为一门教育领域的学科,其构成基础依然是音乐学科知识体系,在音乐教育中不教授学生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形成一定的技能训练,这不符合教育传承文化的功能和使命,在审美上也只能流于浅层次。我们大力提倡音乐教育的审美价值,但不可因此而忽视了音乐学科体系的教学,防止出现对过于“智育化”纠偏的矯枉过正。音乐课改以来,一度出现的淡化音乐知识技能的教学倾向,导致了学校音乐教育的“不作为”“无效果”,学生初、高中毕业了,最基础的一些乐理、识谱知识也没掌握,教材中的一些经典歌曲几乎不能完整地演唱上一两首;相反,学生们口中吟唱的几乎都是街头巷尾的通俗流行歌曲。这些基础阶段普通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不能不引起音乐教育理论研究的关注和思考。普通高等教育阶段,全国有许多高校在近二十年来陆续开展了音乐素养方面的公共课教育,有的普通高校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就,如首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冯兰芳等音乐教育工作者,在普通高校中进行的跨学科、多学科音乐教育的研究与实践,在普通高校的音乐教育领域找到了一条实践的道路;还有许多高校在大力建设各种音乐社团,开展音乐教育活动。然而,本文认为,受我国教育现状的制约,普通高校的音乐美育依然是有待开发的荒野,这也将成为今后国家音乐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重要领地之一。

三、美之生活,育之本色

音乐教育是一种人生教育,音乐审美教育应致力于使人生充满和谐之美的理想目标。亚里士多德曾提出过“情感净化论”之说,中国古人孔子也有“移风易俗,莫善于乐”之论,无论是“情感”还是“道德”的审美教育路径,一个充满友善、道德的和谐社会,一群美好、和平、自由的人类,在古人那里就表达出了理想的音乐教育价值观念。海德格尔“诗意地栖居”是今人的审美理想,诗意栖居是人类理想的生存状态,艺术是人类实现诗意栖居的一个重要介质,艺术审美则是实现诗意栖居的一种方式。艺术审美是伴随着生命延续的一条道路,人生活着就应时不时走到这条路上来,给心灵一个空间。通过内视和自省,实现自我完善、自我发展;通过对负面情绪的宣泄,让人少一点激愤,多一点平和;少一点呆板,多一点情趣;少一点郁闷,多一点快乐,让人作为人,感情丰满起来,人作为人,学会欣赏并爱上生活。人类社会之中,人与人之间的友善,如此生活的“美好”,这样的理想目标,路在何方?条条大路通“美好”,所幸,我们找到了音乐教育的“审美”之路。如何走?音乐审美教育之路,“育”是根本,从音乐教育角度出发,以音乐教育本体价值的时代彰显为基石,对“育”作三思:一是对音乐学科建立一定的课程知识体系,实施系统的课程教学,这是教育哲学反映出的基本要求;二是音乐教学遵循审美感性的哲学取向,通过对音乐的实践活动,引导深度审美,实现审美从感性到理性的飞跃;三是音乐教育的人文社会道德教化功能不可弃,弘扬时代精神,引领音乐审美方向,这是音乐美育价值的核心体现。

近年来,西方社会出现了一股消解经典的思潮,这股思潮以反对欧洲文化中心主义,提倡多元文化、边缘文化为旗帜,正如美国著名的文学理论家哈罗德·布鲁姆不无义愤地批评西方经典巳被各种诸如此类的十字军运动所代替,如后殖民主义、多元文化主义、族裔研究,以及关于性倾向的奇谈怪论。反映在音乐教育领域中,以音乐人类学的理论为基础,以后现代哲学实践论的思想和行为为行动价值取向,消解音乐审美核心的音乐教育哲学,正是呼应了这股思潮的涌动。在我国音乐教育领域,也出现了这样一种声音,以后哲学文化为引领的音乐教育哲学观;音乐文化视野的开阔,倡导文化平等的思想,提倡以生活为中心,注重音乐教育的音乐实践观念,这是值得肯定的教育哲学观念。然而,消解了音乐教育的审美教育意义,却又背离音乐教育本质价值的倾向,在以音乐艺术教育人的主阵地音乐教育领域,如不能以代表时代主流的、经典的音乐文化为载体,势必降低了音乐教育的学科价值和存在意义。

四、结语

最后,对于音乐教育的哲学思考,或者说要想建立一种具体的音乐教育哲学构想,仅把视野盯在音乐哲学的视阈内,是不全面的,毕竟音乐不是音乐教育,教育不等于音乐,从教育哲学的视域出发,融合音乐的本质价值,更能发现音乐教育本体的价值所在。让学生学会审美的生存,建设和谐的社会,这是理想的音乐教育目标。音乐教育对国家和人生都有很大作用,也是作为人类社会教育现象而存在的价值体现。一种从价值论的视角出发而作音乐教育哲学的思考,成为音乐教育的基本哲学诉求。

参考文献

[1]杨立岗.音乐教学法[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7.

[2]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天津市音乐家协会.音乐教育论坛[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价值功能音乐
数学的翻译功能
关注基向量的解题功能
我有特异功能
一粒米的价值
“给”的价值
音乐
功能关系面面观
小黑羊的价值
音乐
放大你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