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科学内涵
2018-05-14杨建国王丽娜
杨建国 王丽娜
[摘要]党的十九大描绘出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也吹响了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的号角。美好生活是一个既抽象又具体的概念,既有客观标准,又有主观认识。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条件下,“什么是美好生活,怎样创造美好生活,如何过美好生活”成为摆在中国人民面前的现实问题,也成为我们党如何更好增进人民的获得感、幸福感的一个重大理论问题。
[关键词]新时代;美好生活;获得感和幸福感
[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0169(2018)04-0011-05
新中国成立以来,饱受磨难的中华民族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历史性转变,并在总体上达到“小康社会”基础上,迎来了新时代“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迈进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标志着美好生活已成为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的共同向往与追求。同时,“什么样的生活是新时代美好生活”也成为了十三亿多中国人民生活的现实主题。
什么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是在小康水平的基础上,“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并向着“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的目标迈进。可见,报告从总体的角度描绘出了中华民族的新时代美好生活,并指明了新時代美好生活的建设路线图和发展方向。
从人类社会发展历史来看,美好生活是一个具有相对意义的概念,它既是抽象的,又是具体的,不仅取决于现实条件及参照标准等客观因素,而且受制于人的认知体验等主观因素。同样,新时代美好生活也是历史的、具体的,特别是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基本国情,也决定了新时代美好生活必然是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因此,需要我们全面深刻把握新时代美好生活所特有的含义。
一、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共同发展的生活
共同发展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本质特征。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过程,也是迈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34。同时,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深厚的共同发展价值取向,彰显着中国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兼济天下”的共享精神和追求。可见,新时代美好生活必定是中国人民的共同生活。
实现新时代共同发展的美好生活,不仅需要我们党的长期努力,也需要人民的积极参与。正如习总书记指出,“国家建设事业是全体人民的共同事业”[1]33,“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1]4。可见,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全体中国人民共建共享的生活,需要全体中国人民思想认识上的清晰和行动上的参与。
(一)以发展的观点看待新时代美好生活
历经近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财富总量迅速增长,经济总量稳居全球第二,特别是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我国实现六千多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贫困发生率从百分之十点二下降到百分之四以下,城乡居民收入增速超过经济增速,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从纵向比较的角度来看,可以说,中国人民已经实现了前期美好生活的目标,正朝着更高水平的美好生活迈进。
发展是共同的发展,正如习总书记强调,小康路上不让一个人掉队,不能落下一个贫困家庭、丢下一个贫困群众。但这并不表示,新时代美好生活会完全消除我国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群体之间的现实生活差距。我们必须清醒看到,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并没有改变我国仍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在人民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以及社会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还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和差距。特别是我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一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的解决不会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个循序渐进、不断改善提升的长期过程。正如习总书记指出,“共享发展必将有一个从低级到高级,从不均衡到均衡的过程,即使达到很高的水平也会有差别”[2]294。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具体到新时代不同的个体生活中,必然会存在着生活需要内容、需要层面和需要序列的差异,会呈现出多种多样、丰富多彩的生活状态,并不断实现进步和提升,这也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现实状态和发展之路。可见,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不断向前发展着的生活,是不断走向共同富裕的生活。因此,只有立足基本国情和自身实际,以马克思主义发展的眼光来看待新时代的美好生活,才能更好地感受到新时代生活的进步和未来发展,体验到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
(二)以共建共享的行动建设新时代美好生活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断迈进,是我们党在新时代的艰巨任务。马克思指出,“每个人的自由发展则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39。可见,只有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发展是有悖社会主义本质的,同时,没有全体人民的共同发展,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的发展算不上真正的发展,也是不稳定、不可持续的。
新时代“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客观上存在着发展相对“欠缺落后”的一端。据统计,我国仍有4000多万贫困人口有待脱贫;同时,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分配差距依然较大,成为制约新时代美好生活共同发展的藩篱。这些问题的解决都需要新时代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以共建共享的实际行动推进新时代共同发展的美好生活。
共同发展的过程也是共建共享的过程,“共建才是共享,共建的过程也是共享的过程”[1]39。共建共享就是“要充分发扬民主,广泛汇聚民智,最大激发民力,形成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都有成就感的生动局面”[1]39,特别是对于发展相对快的地区、群体、个体而言,更应以共建共享的实际行动,参与其中并发挥出自身的先发优势和帮扶作用。只有这样,才能在共建共享发展中实现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不断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和共同美好生活。
二、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劳动创造的生活
劳动创造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根本源泉。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一切人类生活的第一个基本条件”[3]373,是社会财富和价值创造的源泉。同样,新时代美好生活要靠辛勤劳动来创造。正如习总书记所指,“人世间的一切幸福都是要靠辛勤的劳动来创造的”[1]4,“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4]。可见,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绝不是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
劳动即生活,劳动创造的过程也是幸福生活的过程。新时代的劳动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内容。怎样对待劳动、怎样劳动是现实生活的基本问题,也体现着什么样的价值观。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同时,社会生活中也出现了劳动观念淡薄、劳动态度浮躁、劳动价值取向错位等一些不良风气,直接冲击着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和人民的劳动获得感、幸福感。因此,创造新时代美好生活必须弘扬马克思主义劳动价值观,塑造、引导具有新时代特色的劳动思想。
(一)以劳动光荣引领社会风尚
从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热爱劳动”到改革开放之后的“尊重劳动”,“劳动光荣”一直是社会主义价值观的主旋律。因此,新时代要大力弘扬“劳动光荣”的价值导向,进一步引领尊重劳动创造的社会风尚。正如习总书记提出的,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树立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的理念,让劳动光荣、创造伟大成为铿锵的时代强音,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蔚然成风”[5]。
当前,劳动的内涵和效能发生了重大的变化。随着知识经济、互联网经济、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创新劳动、创业劳动、知识劳动、技巧劳动等新的劳动形式不断涌现,并在社会财富创造和价值创造中凸显出强大的效能。特别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深入发展,以创新和知识为特征的劳动创造,必将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做出越来越大的贡献。劳动创新是劳动光荣的重要体现,我们应予以充分尊重和鼓励倡导。正如习总书记指出,“全社会都要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重大方针”[1]26,不断激发劳动的活力和创造力,更好推进新时代美好生活建设。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确立了人们平等的劳动主体地位。这也要求我们在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中不仅要尊重自己的劳动,更要尊重他人的劳动,以劳动平等增进不同职业、不同岗位之间的互敬互重,塑造新时代的平等精神和社会风尚。这样,才能更好构建出新时代融洽和谐的劳动关系,才能增进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和谐融洽氛围,也才能做到“让所有人的劳动成果得到尊重”[1]44“让劳动者实现体面劳动、全面发展”[1]26,使人民在在劳动创造中体验更多的成就感、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以敬重劳动塑造从业精神
敬重劳动就是要坚持劳动是价值创造源泉的原则,摒弃不劳而获、投机取巧的错误思想。无论是从个人还是从整个中华民族来说,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实现,只能靠辛勤、合法、诚实的劳动,并在劳动中不断创新。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取得新时代生活的劳动成果和自我的发展。
敬重劳动就是要坚持对所从事劳动的敬畏和专注,即体现其中的“匠心”精神,这也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敬业”“诚信”价值准则在现实生活层面的要求。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全面发展的生活,也是多样化的生活,也必然产生不同行业的劳动,也必然存在“行行出状元”。只有坚持“术业有专攻”,消除浮躁、急功近利的不良倾向,才会使自身的努力付出得到更好的回报,实现更大的劳动幸福。
敬重劳动就是要坚持社会主义的“义利观”,反对唯利是图,不讲职业道德的丑恶行径。因此,新时代的劳动思想是自觉抵制市场经济自身的负面消极因素和不良社会风气的影响。这就需要我们无论从事何种劳动、何种职业都应有敬重劳动的从业精神,不钻法律的空子,不悖社会主义的道德规范,秉持劳动价值创造的真谛,塑造新时代风清气正的从业环境,努力为我們新时代生活营造更为美好的外部环境和社会氛围。
三、新时代美好生活是需要合理的生活
需要合理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内在逻辑和应有之义。十九大报告提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这体现着新时代生活需要更具丰富性、有更高的层次,也体现着新时代生活需要的合理性和发展性。正如马克思所说,“在社会主义的前提下,人的需要的丰富性”[6]120是人的本质的新的充实。
如前所述,美好生活不仅客观上与需要的满足程度紧密相关,还与个体主观上对过去、现在以及未来生活的认知体验相关。同样,构建新时代的美好生活不仅要坚持发展的第一要务,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还要引导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理性认识。
(一)以社会的尺度衡量生活需要
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的多样性,表现为现实生活的多样性,“在现实世界中,个人有许多需要,正因如此,他们已经有了某种职责和某种任务,他们才可能成为不同的我”[7],但“我们的需要和享受是由社会产生的,因此,我们在衡量需要和享受是以社会为尺度,而不是以满足它们的物品为尺度的。因为我们的需要和享受具有社会性质,所以它们是相对的”[2]350。这段话表明,人的需要不能脱离现实生活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民族特性与历史传统、地理位置与生态环境等方方面面的实际。
可见,新时代人民需要也是不能脱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际的,是以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为尺度的。也就是说,新时代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民主法治化和核心价值观协调一致、共同发展,这也是新时代美好生活发展的必由之路。具体到新时代不同生活层面的不同个人,还要从自身所处的社会关系和现实状况,合理界定自己的需要。只有这样,我们的需要才能转化为合理诉求,才能使得我们的美好生活不断向前发展。
另外,以社会的尺度衡量美好生活需要,也体现在我们的需要顺乎社会发展的趋势,合乎社会主义道德观念,契乎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特别是随着新时代社会物质财富的急剧增长、人民物质生活水平的进一步提高、生活方式的多样化,在我们的消费需要、出行需要等方面更应体现出社会的尺度,旗帜鲜明地抵制不良社会风气,引领新时代生活的风尚,更好营造美好生活的社会氛围。
(二)以人的全面发展配置生活需要
人的全面发展是社会主义的最终目的,是人民共同的美好愿景,也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现实体现和价值取向。可见,新时代美好生活就是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生活,这是它的价值和意义之所在。马克思认为,人的全面发展是人性的复归,包含诸多方面的内容,但基本还是在人民物质财富和思想水平两个方面,正如“在随着个人的全面发展,他们的生产力也增长起来,而集体财富的一切源泉都充分涌流之后,——只有在那个时候,才能完全超出资产阶级权利的狭隘眼界”[8]。
当前,我国总体上已实现小康,2020年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富裕生活不完全等于美好生活,面对新时代富裕的生活,更凸显出精神追求的重要意义。习总书记曾经提出,“真正的社会主义不能仅仅理解为生产力的高度发展,还必须有高度发展的精神文明——一方面要让人民过上比较富足的生活,另一方面要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脱贫致富”[9],才是真正意义上的美好生活,才能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因此,新时代美好生活需要全体人民以人的全面发展眼光,合理配置我们新时代的生活需要,把我们的物质需要和精神追求统一起来,满足我们思想文化及道德水平提升的需要,进一步坚定社会主义理想信念。这样,我们的新时代美好生活才能自觉抵制只追求感官刺激的生活方式,形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传播出新时代美好生活的正能量。
四、新时代美好生活是人本和谐的生活
人本和谐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要保障和体现。人本和谐是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和本质体现,也是中华优秀文化传统的价值追求,这也决定了新时代美好生活必然是人本和谐的。马克思指出,人本和谐的精神“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矛盾的真正解决”[6]81。
马克思认为,社会生活不是简单地由个人构成的,“而是表示这些个人彼此发生的那些联系和关系的总和”[3]532。这表明,社会生活是一个关系综合体。可见,新时代人本和谐的美好生活要体现在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及人与自我之间关系上,体现在人民新时代生活的过程中。因此,构建新时代人本和谐的美好生活,更多的是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中践行人本和谐的理念,以实际行动营造新时代的生活关系。
(一)以以人为本增进人际关系
马克思指出,社会生活“是人们交互活动的产物”[3]532。可见,人际关系是社会生活中最为重要的关系,其和谐融洽程度直接反映着社会生活的状态。同样,新时代美好生活是否和谐融洽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际关系的状态。因此,构建和谐融洽的人际关系是新时代美好生活的重中之重。这不仅需要国家层面的规范引导,更需要广大人民群众在社会生活交互活动中的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共建共享。
简单来说,以人为本就是要尊重人、爱护人、呵护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包含着丰富的以人为本思想和优秀传统,如“和而不同”“仁者爱人”“推己及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与人为善”“出入相友,守望相助”“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等,都可为我们新时代增进人际关系提供参考和借鉴。以人为本不是一个单向度的词语,而是一种交互的过程。它不仅是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还是人与社会之间的互动。因此,以人为本不仅是体现在政府的工作中,还应体现在人民的社会生活中,也就是说,政府与个人的互动都应体现着以人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才能构建出新时代和谐的人际交互关系,并实现良性发展,为共同美好生活创造基础保障。
同时,马克思指出,“人对自身的关系只有通过他对他人的关系,才成为对他来说是对象性的、现实的关系”[6]60,“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他们自己就是怎样”[2]67-68。这表明,人际关系直接影响着人与自我的关系。也就是说,一个人只有以以人为本的理念处理人际关系,他才能实现对自我的以人为本。和谐的身心,才能更好享受美好生活。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说“不是神也不是自然界,只有人自身才能成为统治人的异己力量”[6]48-49。
(二)以绿色低碳改进生态关系
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人源于自然界,并通过实践活动改造自然界,获取物质,满足自身需要。正如馬克思所说,“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57,“没有自然界,没有感性的外部世界,工人什么也不能创造”[6]53。可见,社会生活过程也是人改造自然界并与之交互活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的实践不断使自在的自然界生成为人化的自然界,以致“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致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6]56,形成休戚与共的交互关系。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可见,绿色低碳不仅是发展新理念的必然要求,也是新时代生活方式的必然选择。从宏观层面来看,绿色经济是修复和保护生态的重要手段,从微观角度来看,绿色低碳生活更有基础性作用。虽然微观生活的主要内容是消费,但人民在衣食住行中的消费观念,会直接反映到新时代的生产观念上。因此,保护生态,促进绿色发展需要全体人民的共同努力,这体现在个体身上就是要倡导以消费为重点的绿色低碳生活方式,形成合力,改进生态关系,共创更加美好的生活。
综上所述,新时代美好生活蕴含着丰富的内涵,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时代内容,解答了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条件下“什么是美好生活,怎样创造美好生活,如何过美好生活”的理论和现实问题。这些问题的解答,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好迈进新时代美好生活、拥抱新时代美好生活,体验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还有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弘扬。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习近平.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二○一八年新年贺词[N],人民日报,2018-01-01(1).
[5]习近平.在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5-04-29(2).
[6][德]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
[7]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13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64.
[9]习近平.摆脱贫困[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1992:2.
责任编辑:王玮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