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感觉身体被掏空》看当前合唱作品的发展趋势

2018-05-14颜傲雪

好日子(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合唱创新

摘 要: 本文从上海彩虹合唱团网络红曲《感觉身体被掏空》入手,着力分析当前合唱的发展,彩虹合唱团立足于大众的需求,顺应时代的潮流,运用社会的热门话题、实时动态、潮语新词等,巧妙地运用互联网络的传播以及推广,使得合唱歌曲迅速走红于网络与现实生活。以此来促进合唱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就是朝着多样化发展趋势不断迈进。

关键词:《感觉身体被掏空》;合唱;大众需求;创新

第1章 神曲《感觉身体被掏空》走红分析

1.1歌词内容分析

在音乐风格上面,上海合唱团经常采用优雅的音乐去演唱生活最为平常的繁琐小事,用合唱作品来反应现代主题,这样的风格导致在音乐审美上面反差极大,这无一是给观众一种猎奇之感。在选取创作的音乐主题上面,则选用更为贴合人民大众,唱出时代新声的作品,在歌词上多运用时下的流行语句,使得带团队创造的音乐作品不会产生审美疏离感,适用于各个阶层。

歌词主要是为了反对加班,词作者通过“我要去机场接我年迈的爸爸,三十多年没见,他来自遥远的西伯利亚”这一极为荒诞的魔幻现实主义歌词,来表达时下年轻人反抗加班的心情。而正是这首歌词中反应的是对加班加点工作的抗议、面对老板的压迫的敢怒而不敢言,直戳无数底层人民的内心,使得这首歌在上线之后短短两天不到播放人数就已经达到3000万。

2.2歌词内容与演唱形式的强烈对比

《感觉身体被掏空》的演唱者是由志同道合的崇尚高雅音乐的人组成的一个群体,他们对“雅”有着不同的理解,所谓大俗即雅大抵如此。他们追求的是雅俗共赏的欣赏境界。

在形式上,他们依然坚持走严肃音乐的艺术形式,采用的是高雅的曲风,高亢的曲调,引用和借鉴了一些西伯利亚风格的曲风还借鉴了耳熟能详的《暗香》的旋律,音调很是常规,在乐曲上具有常规的各种节奏型,并且采用卡农调式。在严肃的旋律上却采用极为生活化的曲风。在创作曲风上,引用了早期的许冠杰、李宗盛的创作手法以小人物的口吻自嘲调侃等方法唱出时下人们的心声。这是时代的神曲,唱出时代的心声。

第2章 演唱团体的组成

2.上海彩虹合唱团的兴起

上海彩虹合唱团的团训为“造化随顺,风雅之城”,旨在严肃认真地传递合唱音乐艺术之美。而该句出自“俳句之圣”松尾芭蕉对于俳句的理解。他把本来以滑稽粗俗的诗句提升为可以与正统的古典的和歌媲美的诗文学。彩虹合唱团的领导人就是从这一点出发,创作出融合严肃高雅与大众流行的音乐元素。合唱是一门现场效果远远强与录音的艺术,此为合唱团演唱的精髓。

互联网的高度发展,年轻化的合唱团体无一不是彩虹合唱团发展的重要因素,如此年轻化的团队,最能明白时下年轻人的精神追求,网络的合理利用,使得歌曲可以广泛并且迅速的传播至各个角落。都不失是一种营销手段、宣传策略。

从2010年至今,上海彩虹室内合唱团的作品已经高达70余首可谓是一个高产的合唱团。就是这样一个在网络上爆红、看似无厘头的合唱作品远远超越了严肃合唱的传播速度以及范围,赶超传统合唱曲目以及部分流行歌曲。金承志在接受采访时所说:单一的艺术形式不会被圈外人所认知,现今的合唱作品必须是碰撞的、有冲突的、符合现代人生活的才更有生命力。

第3章 合唱作品的發展

3.1合唱作品的创新性

群众性合唱起源于西方,近百年来在中国得到了迅速的推广和接受。合唱艺术是一门集合多声部演唱的艺术形式,是在和声的基础上通过多人、集体的力量共同来歌唱的音乐形式。合唱这门艺术既可以砥砺人生,又可以畅想未来。它的节奏可以极富变化,通过变化来抒发不同的情感。它属于严肃音乐的范畴,格律严整、和声色彩浓郁。群众性合唱自入中国以来,合唱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人,在特定的历史时期,创作特定的歌曲。合唱作品结合政治、艺术等多个层面,音乐自古以来便具有教化的作用。在抗战时期,合唱在维系社会、推动精神文明建设具有巨大的贡献。

合唱作品的创新性更多的在于所选取的素材的“新”。把生活中的细节写在各种,把大多数人的遭遇写在歌中,引得听众的共鸣,使得听众耳目一新。增强合唱作品的创新,对于今后合唱事业的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3.2合唱的多样性

在我国,合唱团体大抵分为两个类型,学校团体专业性合唱团与群众性非专业合唱团。二者最大的区别就在于对于音乐素养的高低。群众合唱团大多为兴趣而相聚在一起,很多缺乏更为专业的技术指导。而专业的团队又过分注重演唱、排练等技巧性演唱而忽略了创作领域方面的增长。

合唱艺术是可以培养团队合作意识的,现在企业要求团队增益、增加企业凝聚力,更多的参加素质拓展等活动,我们不妨把合唱带入其中。合唱是一门综合性质的艺术,融合了多方艺术门类。而在于合唱团队之中,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一如彩虹合唱团那样,创造出彩虹式的合唱作品。流行元素与传统合唱的巧妙融合,合唱与现代舞台科技的交融,大众媒体的运用,国外很多合唱已经不仅仅是站在方寸之间生硬的演唱,更多的是通过肢体语言的交流,拉近与观众的距离感。

现今的合唱就应该顺应时代的潮流,增加更多新的元素注入其中,这其中不乏社会的热门话题、实时动态、潮语新词等,并且实现专业性与非专业性的互补,把各自所擅长的发挥到极致,相互不间断的学习交流,以此来促进合唱艺术的大发展大繁荣,也就是朝着多样化发展趋势不断迈进。

第4章 结语

随着时代的变迁,合唱艺术将会走向另一个繁荣时期,其歌唱主题、展演形式以及场地都将有着或多或少的改变。曲高和寡古来有之,高雅又严肃的合唱艺术形式若想在人民大众中生存与发展,就必须适应大众的消费需求。

所有的艺术归根就地都是为人而服务的,不能区别对待合唱艺术,它也应该走向市民阶层,仅凭一首红极一时的“神曲”是远远不能使大众了解和热爱合唱艺术的。我们也不能一味的去为了迎合大众而忽略合唱艺术的本质。合唱艺术是一股清流,海纳百川,它既有生活的基调又不失严肃的形式,在互联网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身边可利用的,适度的发展偏向于娱乐化、符合大众需求的合唱艺术,做到雅俗共赏。

作者简介

颜傲雪(1994.12),女,汉族,河北保定人,西南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艺术硕士(音乐)。

猜你喜欢

合唱创新
《初中合唱教学的研究》结题报告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感受魅力提升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