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2018-05-14刘锦浩冯新竹

好日子(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融合科技艺术

刘锦浩 冯新竹

摘 要:科技的高速发展越加推动艺术形式的多样化。科技可以让艺术进一步渗透到大众生活的方方面面,让艺术更加立体化、生动化、直观化。同时艺术也挖掘出了科技的“内在美”。当下社会更加需要科技和艺术的融合。艺术在其创新、发展的道路上少不了科技的助推。科技更多地承担着艺术载体的功能,将会以更加迅猛的速度传递到大众的内心,感染着大众。

关键词:艺术;科技;融合

新媒体艺术作为一门新兴的艺术,正日益成为艺术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新媒体艺术与信息艺术的相互关系、发展规律、表现形式和基本特征进行探讨,认为新媒体艺术是科学与艺术在新时代的融合与交叉,并且对于文化创意产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然而科学技术的发展、信息载体及传播方式的变化,并不是一种新形势取代旧形式的机制,而是在逐层递进中不断地对既有的传播方式进行扩充和深化,今天的传播方式的新异性和信息所反应的内涵、形式的丰富性,是旧日的信息传播所远远不能及的。

一、艺术与科技的联系

科学史家沙利文认为:“由于科学理论的首要宗旨是发现自然界中的和谐,所以我们能够一-眼看出这些理论必定具有美学上的价值。-一个科学理论成就的大小事实上就在于它的美学价值。”有此可见,历来科学和艺术之间就是-种不同却又相互联系的关系。从很久以前各位艺术家科学家就在寻求科学中那种和谐之美。公元前4世纪,古希腊数学家欧多克索斯通过一系列研究建立了黄金比例分割法。而这一比例法则被运用到艺术创作中。黄金比例法则被人们发现在艺术中具有美学价值。希腊雅典的巴特农神庙、埃及金字塔都是与0.618有关的比例。黄金比例在文艺复兴前后传人欧洲,受到了欧洲人的欢迎,我们也可以看到大量艺术家的作品中体现着黄金比例的运用。例如达芬奇的《维特努威人》符合这样的黄金比例,《蒙娜丽莎》中蒙娜丽莎的脸之所以让我们念念不忘其中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她的脸也符合黄金分割比例法则吧。达芬奇曾说过:“欣赏我的作品的人,没有一个不是数学家。”从他身上我们看到了科技与艺术最好的统一。艺术是研究美的规律的一门科学。

二、艺术与科技的融合

随着科技的高度发展,从18世纪末到19世纪,由蒸汽机的发明英国进入了工业革命时期,带动了整个人类社会开始进人社会机械化的时代。科技给我们带来日新月异的变化。机械化大生产开始逐步代替手工劳动。然而由于当时过分重视机械化大生产的局面使得科技与艺术分离,我们更多看到的是工业化的产品而不是艺术品,由此而发起的工艺美术运动。

作为工艺美术运动的主要实践者莫里斯提出了“艺术与技术相结合”的原则,这充分说明了科技离开艺术的支撑,只能趋于平庸,不具有任何审美、人文关怀作用,精神层次无法达到人们的需求。只能在物质需求上给予满足,无法上升到精神层次。而艺术融人了科技的创新,变的更加多元化,丰富而广泛,更具社会接纳性及关怀性。

有此可见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一直都在寻求艺术与科技的一种完美结合,而科技更像是艺术的一件不可或缺的表达内在的完美外衣。

三、新媒体艺术作品分析

新媒体艺术的出現,使艺术家从传统媒体和固有的艺术表现形式中转移出来,其创作形式多种多样,从展示媒介方面大概可分为:虚拟混合现实、实时控制系统、机器人系统、交互与沉浸装置、机械互动装置、人工生命领域、网络远程超链接和多媒体混合装置,等等。众多的新媒体艺术类型,带来了与以往传统艺术完全不同的创作模式和欣赏体验。新媒体艺术的先驱罗伊,阿斯科特认为;“新媒体艺术最鲜明的特质为连结性和互动性。了解新媒体艺术创作需要经历五个阶段:连结、融人、互动、转化、出现。必须要实施人与作品的关系连结,并全身心融人其中,与系统和他人产生互动。这会导致作品与意识转化,出现全新的影像、关系、思维和经验。”

在欣赏新媒体艺术作品时,通常展现在人们面前的是相对于二维绘画更加立体的空间存在。现场音效的听觉体验配合视觉中产生的电子画面,能让欣赏者全身心沉浸,多维度地全面接触、融人作品本身。视觉、听觉、触觉、思维感知和心灵感应相结合,作用于观赏者,是新媒体艺术作品相对于传统艺术的特别之处。

四、新媒体艺术发展前瞻

在新媒体艺术产生之前,艺术与科技的整合方式趋于单一化、孤立化。清华大学教授鲁晓波认为:“艺术与技术,是新媒体艺术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两者存在因果关系,不是孤立的。”在新媒体艺术中,艺术和科技这两种人类文明的重要成果进行着广泛的渗透、融合,它们共同使新媒体艺术具备了不同于传统艺术的强大生命力。新媒体艺术实验性的理念和创作方式贯穿于艺术创作的全过程。艺术团队充分运用艺术的表现语言,带领观众去体验新科技带来的改变。但这种体验并不像以往一样是直接的、理性的强加,而是在虚拟现实中实现着人机交互,实现着艺术家与和观众的身心交流,在观看和参与中,用独特的视觉感知语言进行着更高层面的相对论述。从二维平面到线性叙事再到三维空间的非线性表达,在充满艺术和科技智慧的新媒体艺术作品中,朴实的人文关怀无处不在。艺术家对人类社会终极价值的思考,无时无刻不透露出人类伟大的探索和创造精神,闪耀着人性的光辉。

马歇尔.麦克卢汉在《数字媒体艺术的理论探讨》中这样说道:“人类有了某种媒介才有可能从事与之相适应的传播和其他社会活动,因此,从漫长的人类社会发展过程来看,真正有意义、有价值的 信息不是各个时代的传播内容,而是这个时代所使用的传播工具的性质、它所开创的可能性和因此所带来的社会变革。”

新媒体艺术以简单直白的方式,游戏般的欣赏体验击破了各行业之间的交流隔阂,不同学科、不同层次的人从中体验到科技带来的改变,思索着科技、艺术、社会、人类之间的联系和内涵。在新媒体艺术的未来发展中,科技与艺术两者之间的界限会越来越模糊,新媒体艺术将会逐渐形成-一个更加多元化的包容性学科。同时,新媒体艺术中所传达出的艺术革新理念和人文观念思考,会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艺术审美体验。我们坚信,未来的新媒体艺术将利用无限的技术可能,实现人类在虚拟和真实世界中的想象力、创造力,营造出一个体现时代精神的全新艺术世界。

五、结论

有此可见不管是过去还是现在人们一直都在寻求艺术与科技的一种完美结合,而科技更像是艺术的一件不可或缺的表达内在的完美外衣。

同样我们的传统艺术形式也依然需要通过科技的支持来达到更高的层次。当代油画运用的不仅仅的是油画颜料,更多会运用综合材料,而这些综合材料的也同样来自科技的支持。许多需要科学的分析组合才可以。科技支持着油画效果多样性的表现。

可见科技在我们的生活中不能缺少,艺术也同样不能缺少科技的支持。艺术和科技的融合,这种融合而产生的新的火花是我们无法估量的。或许科技在过去只是在艺术的背后默默的支持作用,而当代艺术需要却真正需要科技的支撑才能更加完美的体现。

参考文献

[1][加]麦克。卢汉.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0.

[2]陈玲.新媒体艺术史纲-一走向整合的旅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3]范迪安,张尕合成时代-- 媒体中国2008[J].中国美术馆。2008 (07).

作者简介:

刘锦浩 女 1998-08-30 籍贯:辽宁铁岭 学校(单位):大连工业大学专业:艺术与科技

冯新竹 女 1997-01-28 籍贯:辽宁营口 学校(单位):大连工业大学 专业:艺术与科技

猜你喜欢

融合科技艺术
“五学”融合:实现学习迁移
刚柔并济
破次元
融椅
纸的艺术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