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扬“红船精神”要注重三个坚持
2018-05-14周毕烨
周毕烨
早在2005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在《光明日报》上对“红船精神”作了高度的概括,阐释了“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和时代价值: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红船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建党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昭示着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走进继往开来的新时代,弘扬“红船精神”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弘扬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就要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习近平在南湖边瞻仰红船时指出,小小红船承载千钧,播下了中国革命的火种,开启了中国共产党的跨世纪航程。在南湖革命纪念馆参观,习近平指出,上海党的一大会址、嘉兴南湖红船是我们党梦想起航的地方。我们党从这里诞生,从这里出征,从这里走向全国执政,这里是我们党的根脉。
这种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最突出地表现为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毛泽东同志说过,“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伟大力量,就在于它是和各个国家具体的革命实践相结合”。为此,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国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走出了一条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道路,为中国革命指明了胜利的方向。
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这是遵循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哲学原理。矛盾的普遍性存在于特殊性之中,矛盾的特殊性规定了事物的特殊本质,是区别、认识事物的前提和基础。同样,根据这一哲学原理,以邓小平同志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特征,把马克思列宁主义普遍原理与当代中国实践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创建了邓小平理论,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马克思主义理论是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求真务实,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紧密结合新的时代条件和实践要求,以全新的视野深化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进行艰辛理论探索,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创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从理论和实践结合上系统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重大时代课题。从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都承载了“红船精神”中的创新精神。
不断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是党的建设一条宝贵经验。我们党的历史,既是一部领导全国人民为民族复兴不懈奋斗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创新史”,从“首创”到创新发展是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的不竭动力。
弘扬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就要坚持不忘记初心、牢记使命
党的“一大”讨论和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即中国共产党党党章的前身,这是党的历史上关于党的建设第一个马克思主义光辉文献。《纲领》共有十五条,规定了党的名称、性质和纲领,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义无反顾肩负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奠定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和使命,这个初心和使命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
96年来,这艘承载着民族希望的红船,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坚定理想,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艰苦卓绝的斗争,百折不挠,经历了气吞山河的艰难历程:从“南湖”出发,上井冈,过草地,翻雪山,去延安,到西柏坡,进北京,建立新中国,再到改革开放,如今又带领全国人民驶入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时代。
96年来,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无论是弱小还是强大,无论是顺境还是逆境,我们党都初心不改、矢志不渝,团结带领人民历经千难万险,付出巨大牺牲,敢于面对曲折,勇于修正错误,攻克了一个又一个看似不可攻克的难关,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
96年来,我们党始终初心不改,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初心凝聚党心、民心、軍心,从而取得革命、建设、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实现了中国人民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如今,这艘红船在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下,朝着“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劈波前行。
历史告诉我们:中国共产党,不仅能救中国,而且能发展中国。因为我们的党始终初心不改,为了人民的幸福、民族的复兴始终奋斗不息,永不懈怠。我们每个共产党员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永远奋斗,为实现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任务不懈努力。
弘扬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习近平总书记在历时3个多小时、3万多字的十九大报告中,一共提到“人民”达203次之多。“人民”两字高频率地出现在报告里,充分体现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人民是中国共产党写在旗帜上、放在心头上的称谓。四十多年来,习近平同志先后在县、市、省、中央工作,为了使人民群众都过上幸福生活,扶贫工作始终是他工作的一个重要内容,花的精力也最多。96年来,共产党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的安危冷暖装在心里。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言出必行、行出必果,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一大批惠民举措落地实施,人民生活不断改善,全体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为什么人的问题,是检验一个政党、一个政权性质的试金石。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阐述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14条基本方略时,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要求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深入开展脱贫攻坚,保证全体人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旨在使人们有更多的幸福感;建设平安中国,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确保国家长治久安、人民安居乐业,这旨在使人民群众有更多的安全感。这些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内容进一步表明了我们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求我们党任何工作的得与失都要回到“人民”这个原点和初心:成绩,要用“人民”的获得感来衡量;差距,要用“人民”的幸福感来弥补;历史,要用“人民”的安全感来写就。以此来充分体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秀水泱泱,红船依旧,时代变迁,精神永恒。红船,永远是我们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是中国共产党建党初心的历史见证。具有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的“红船精神”,是激励我们党顽强奋斗、不断发展壮大的精神动力,是我们党立党兴党、执政兴国的宝贵精神财富,也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坚强精神支撑。广大党员干部唯有不忘初心,弘扬“红船精神”,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要用“红船精神”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带领人民群众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作者单位系浙江省台州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邓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