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必要性研究

2018-05-14林志坚

好日子(下旬) 2018年3期
关键词:思政课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融入

摘 要:当前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文化性的缺失,削弱了育人功能的进一步发展。中国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本文从四个方面论述了把我国的传统文化融入到大学生思政课教学,有助于切实提升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的时效性,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文化素养。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融入;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 以“育人”为目的的教育实践活动,它离不开所处的文化环境。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到中国传统文化,表达对传统思想、传统文化思想价值体系的认同与尊崇。博大精深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能够增强我们作为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它对于德性与德教的重视与强调,不仅在我国古代的 道德教育中产生了良好的影响,培育了世代崇德尚贤、公而忘私的仁人志士,还为今天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发展构建良好的“以文化人”的文化语境。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 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 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1]目前,高职院校要寻求思政课教学改革的创新,就必须重视其文化性,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借鉴、吸取、继承、融合具有鲜明特色的丰富的文化教育资源,来增强思政课教学的时代感和吸引力。

一、探索高职院校思政课教学改革新路径的必然选择

在当前世界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文化交流日益频繁,造成大学生不同程度的出现价值观偏差、社会责任感缺失、甚至政治信仰迷茫等问题,他们“ 重专业、轻德育,重能力、轻素质”。在道德上他们则只考虑自我,不关心集体和他人,他们在生活上更愿意追求金钱与物质的利益。这些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严峻的挑战。如何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育人属性,切实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引导大学生更好的成长成才,这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现实问题。中国传统文化正是一种研究如何培养人、教育人的文化,更加注重道德教化,形成一种崇德尚贤的伦理型“德性文化 ”,并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构建了成熟的道德价值体系,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个人伦理、家庭伦理、国家伦理乃至宇宙伦理,并相应地确立了一整套完备的道德教育理论”。[2]中国传统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两者有机融合,可以转换思政课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的现状,运用渊博的理论资源,完善思政课教学,应对目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现实困境、探索思政教育新路径、提高思政教育实效性。

二、思政课教学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契合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思想政治教育指明了方向,它要求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中国传统文化形成了“格物、致知、正心、诚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等丰富内涵,它崇尚德性,注重德教,这正是我国现阶段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理论来源和发展动力之一,为当代大学生道德修养建设提供了理论指导。中国传统文化所倡导的价值观与当前思想政治教育所倡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许多契合之处,这也是两者能够融合的重要条件之一。从目前来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里缺乏对于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这不仅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也影响了大学生的生理健康。因此,要运用中国传统文化中适用于当代社会的价值观念,充分发挥它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

三、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大学生是未来中国的希望,也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文化具有民族性,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共同价值观念及生活方式的纽带。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世世代代的生活环境中所创造出来的精神文化,是包括海外华人在内的所有中华儿女的精神支柱。无论何时何地都对传统文化有着自然而然的亲切感和认同感。这种文化认同感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还可以调和国家或民族内部不同阶层和群体之间的对抗性矛盾。如“精忠报 国”的爱国情怀,“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意识,“舍生取义”的牺牲精神,“革故鼎新”的创新思想,“扶危济困”的公德意识,注重培养人仁爱、孝悌、谦和有礼、诚信笃实等道德品质……在我国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加强传统文化教育,让大学生们自觉的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文化,有助于弘扬民族精神,有助于增强民族文化认同感,进而有助于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增强民族凝聚力,有助于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培养爱国主义精神,进而培养一批又一批有素质,有文化的先进大学生,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四、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政课教学能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素养

崇尚道德是中國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取向,崇德、重德、德教是优秀传统文化 的代表。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大学生的必修课,传统文化这片优秀的土壤会滋养着每一位大学生,让他们勇于正视自身的道德缺失,改正自身的缺点,更自觉地约束自己和反省自己,自觉地加强思想道德建设。中国古代教育早在先秦时代就包括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然而这种纯知识或技能的教育并不是教育 的终极目的,它通过对受教育者各个方面的教育与培养,意在培养德才兼备,不断接近达到“圣人”“君子”“觉行圆 满 ”等理想 品格之人。这种传统在中国整个古代社会一直延续下来而并未中断,可见对道德的崇尚与对个人德行培养的重视。为了让大学生们更主动的学习我国的优秀传统化,就要在课堂教学中和传统文化有机结合,吸引更多的大学生主动学习我国的传统文化,实现课堂教学的价值,让大学生体会到深厚的文化底蕴,激发民族自豪感、建立文化自信心,提高个人素养,完善人格,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和人文文化素养。

具有鲜明民族特色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它对于调和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和冲突,维护社会的稳定,推动历史发展具有重要价值。因此,我国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离不开底蕴深厚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

课题研究成果,课题题目《中国传统文化与新媒体视域下高职思政课教学改革研究》,课题编号是SJGZY058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习近平会见全国道德模范[N].人民日报,2013-09-27.

[2]陈卓.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崇道尚德精神[J].新乡学院学报,20 13(2):73-76 .

作者简介:

林志坚(1966.06-),女,汉族,山东平度人,黑龙江林业职业技术学院思想政治理论教研部,教授,硕士,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猜你喜欢

思政课教学中国传统文化融入
高校思政课教学案例库共享社区化模式探索
职业教育背景下应用本科高校思政课教学的创新路径思考
从《百鸟朝凤》看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大学生社会实践中的作用
河南民歌的艺术特征分析
关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融入“概论”课教学的几点思考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孟子学说中的教育思想探析
思政课教学中加强抗战教育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