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2018-05-14吴庭惠

好日子(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小学农村措施

吴庭惠

摘 要:在我国基础教育中,农村小学教育是对广大农民子女进行知识文化教育和个体发展教育的环节,农村小学教育效果的好坏,与农民子女的发展空间大小直接相关。而语文作为我国小学教育中最重要的科目,不仅影响着学生的文化知识获得程度,还直接影响到学生的多方面素质发展。因此,对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发现其中的问题并进行解决,值得每一位教师研究和探索的重要课题。

关键词:农村;小学;语文;问题;措施

在新课改背景下,农村小学语文已经取得重大的成就,一是教师积极的转变教学观念,二是学生也积极的转变学习态度。新的语文教育理念对学生和教师的发展提出了新的发展要求,即培养学生自主创新能力、探索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要发挥引导者的作用。但是,在农村实际的教学中逐渐的暴露出一些教学问题,小学语文教师应该用正确的态度对待这个现象,并积极改进教学方式,更好的为教学工作服务。

一、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问题

1、教学方法不得当

虽然现在的语文课堂提倡寓教于乐,素质教育代替应试教育,但小学语文教学在趣味性教学的包装下依舊是传统教学模式。“认生字生词”“分段理解”“概括全文中心”“背诵课文”,这些千篇一律的教学过程严重挫败学生积极性,固定的解答方式阻碍学生的想象力和思考空间,使得学生除了基本理论知识和结构框架外再无拓展。这一教学模式使得语文教育的最初目标僵化,学生的审美和情感领域培养不足,无法进一步挖掘。在课堂中无法领悟语文文章中作者所阐述的时代背景和赋予的思想感情,无法感触到诗词歌赋中描绘的意境。只能反复背诵中心思想和整篇文章,无法达成小学语文课启蒙学生情操的真正目的。

2、农村小学师资力量薄弱

农村的小学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是支撑我国教育发展的重要部分,然而显而易见的就是农村的教师素质水平较之城市教师有一些差距,由于农村小学教师在教学上没有丰富的经验,也没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再加上获取知识面的范围也相对较窄,使得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大打折扣,因此教师在知识水平有限的情况下无法做到为学生更好地授业解惑。并且有些教师的思想也较为落后,跟不上当前语文教材的变化和时代的需求,在教学方面有失不愿接受新的教学理念,因而导致农村小学的语文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大多数的教师对新课改规定的小学语文教学规划、任务等要求都不理解,无法将相应的任务实施下去从而导致教学效果不尽人意。

3、教师与学生缺乏交流

小学语文的学习应该是教师与学生共同讨论和学习的。但是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缺乏沟通与交流,特别是对于成绩较差的同学,教师缺乏足够的了解。这样,学生缺乏足够的关注致使学生丧失学习的自信心和学习的兴趣;教师也不能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不利于学生的全面进步,不利于小学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二、提高农村语文教学质量的主要措施

1、实施多样的教学方法。

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普遍存在被动灌输的现状,究其原因,是教学方法太单一,教师只知道一味地向学生们灌输该记住什么,什么该会写,什么问题该怎样回答,完全是应试教育的模式。其实作为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比较短暂,需要多样的教学方法吸引学生,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体验多重学习,比如合作学习、讨论学习、体验学习等,充分调动学生们的积极性。也可以进行师生互动,探究属于自己班级的语文学习方法,让学生们增加语文学习的乐趣,最大限度地学好语文。说到课堂,美国语文教学的环境相对比较人性化,符合小学生好奇的心理,学生们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语文,教学效果也会非常好。

2、充分利用农村乡土文化资源开展语文教学

乡土文化资源是语文课程教学中的重要资源,是农村小学语文教学开展的优势因素。将农村乡土资源应用到小学语文教学中能够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应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综合素质,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生活化的小学语文教学。口语交际能力是现如今小学生必须具备的语文能力之一,在农村生活的学生对乡土有着莫名的熟悉感和亲切感。基于此,教师可以根据农村小学生的实际情况,设置“家乡解说员”主题活动,引导学生根据自己对家乡的了解向其他学生介绍家乡的特产、风俗习惯等。通过对乡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让学生真切感受到语文学习和实际生活之间的联系,通过生活实际提升自己对语文学习的热爱,进而提高自己的语文素养。

3、营造良好的师生氛围

实现教与学的开放化。教育的主体即学生与老师,师生关系的和谐程度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的好坏,语文教育的关键是处理好师生间的关系。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处于被动接受地位,教师与学生缺乏良性的沟通交流。教学改革的实现程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教学的感受。教师要努力为学生营造一种融洽的学习氛围,给予学生更多的关注,耐心细致地对待学生提出的问题,鼓励和帮助学习成绩不好、基础较差的同学,时刻保持自己与学生间的平等关系,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鼓励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学习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观点和意见,主动征求学生的看法,学生积极参与问题的提出和解决,有利于实现教育形式的优化和创新,有利于形成良性的教学互动,从而实现教学的开放化。

三、总结

对于小学生来说,小学语文不仅发挥着培养他们阅读与交流能力的作用,还承担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人格的重要任务。因此,作为农村小学语文教师要加强业务学习和情感投入去弥补硬件上的不足,使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获得长足的进步和发展。

参考文献

[1]周胜利.改革农村小学语文教学现状刍议[J].语文教学,2000(01)

[2]杨雪琴.如何改善和提高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质量[J]城市建设理论研,2011(28)

猜你喜欢

小学农村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