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如何转化“学差生”

2018-05-14李瑾

好日子(下旬) 2018年2期
关键词:差生因素教育

李瑾

摘 要: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学生的情况往往都是参差不齐,这样难免会有学差生出现。在我的学差生转化工作中,我都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事业心投身到教书育人的工作中去,并以“校园无小事,事事都育人;教育无小节,处处皆楷模”来从高从严要求自己;努力做到“甘为人梯,培养新世纪人才作嫁衣;自强不息,探索现代化教育竭全力”。

关键词:学差生形成的原因

要想有效转化学差生,就必须找到形成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原因是多方面的,大多来自于家庭因素、社会因素、学校因素和自身因素。

从家庭因素来讲。首先,有些父母的素质水平低,不能正确指导和教育孩子。其次,父母与孩子之间有代沟;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市场上陆续出现一些前所未闻的高科技产品。对于新事物,父母这一代人接受较慢、较少,而青少年接受新事物较快,思想新潮,做父母的对孩子了解甚少,因此相互之间沟通困难。再次,父母没有尽到应尽的责任。有些因父母离异而造成的单亲家庭,对孩子的关爱不够,也影响到他们的健康成长。

社会因素。首先,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市场经济的发展也有其负面影响,从而使青少年学生失去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滋长了好逸恶劳的思想。其次,对子女的培养投入是巨大的,有的家长认为这样不划算,这种现象不少见。再者,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观念随之改变,影视、计算机网络的普及,给青少年情感走向极端创造了可能,同时商家为了商业利润用尽招数,吸引消费,这些也使得往不良方向发展。

学校因素。首先,学生在学习上遭到失败后,思想上很需要得到老师的理解和帮助,但此时,大多数老师都会产生失望心理,认为自己付出这么多艰辛劳动,现实都与主观意识背道而驰,相应的会出现挖苦,讥讽,责骂。这样会使学习上困难的学生很快变成学习上的落后者,当然,适当的训导是很有必要的。其次,学习内容的繁琐,教学方法的呆板,学生的学习动机依赖于教学内容。为什么同上一节课,有的学生掌握很好,有的学生却一知半解呢?就是因为有的学生适合这样的教学方法,有的学生不适合这样的教学方法。

自身因素。学差生不是天生的,而是后天逐渐形成的,缺乏社会生活经验,意识单纯;对外界事物不辨真假、善恶、美丑,这是青少年学生抵挡不住外界的诱惑、接受坏的影响,向学差生转变的内因。

由于学差生形成的原因不同,情况错综复杂,因此学差生的转化工作是一项很复杂的难题。我采取了如下措施。

一、新生入學之际给学差生创造改换旧貌的机会

刚进入初中学习的学生,老师与学生不是很了解,避免“心理定势”的坏作用,为学差生创造一个改换旧貌的大好机会。虽然我了解了他们一些情况,但我佯装不知学生各自的情况,一开始时便用亲切的口吻对学生说:“同学们,从现在开始由我担任你们的班主任,我很乐意接受学校分配的这一任务,希望大家能密切地配合我,共同努力促进我们这个良好班集体的建设。不管以前表现如何,过去了的就是历史,你们每个同学在我眼中都是一样的,从今天起做到守纪律、勤学习的好学生,我相信我们班的同学个个都一定不会比别人差......”。一番诚恳又充满激情的话很快便感染了学生,他们使劲地鼓起掌来,我趁热打铁,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拟订出学期计划,对较好的进行宣读、张贴,并且特意多挑选些学差生的以对他们进行鼓励,许多学差生都激奋起来了。我因势利导,在开学之初便把他们的激奋化成了他们前进的起点。

二、对学差生一视同仁,让其有机会表现自己的才能,让学生树立自信心

俗话说:“天生我材必有用”。首先,我们要相信自己的学生一个个都是人才,认真的去教每一个学生。有人说:“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初听起来,好像是胡说八道,可仔细想想,确实有道理。我们教育学生,应从每个人的实际出发,尊重他们,信任他们,善于发现他们的闪光点。对他们的每一个小小的进步,及时适度的表扬,让他们体会成功。学差生往往有较强自卑心理和逆反心理,性格较为偏执。因此我们班主任要注重采用攻心政策,热情、爱心去温暖他们的心,充分挖掘他们的“闪光点”,为其创造表现自己特长的机会,让其懂得班主任是平等看待他们,从而获得他们的信任,有利于转化他们。培养学生的自信心,让他们体会成功,相信自己是最棒的。

三、对学差生要有耐心,并注意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和对策

多数学差生的形成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在一段时间以来,他们在各方面都形成种种不良习惯,要想一朝一夕治好他们的种种顽疾,这都是不可能的。因为一个人在短期内形成不了崇高的人格,当然也不可能在短期内将坏思想、坏习惯完全改掉。学差生转化过程中,总会出现反复,时冷时热,往往内心上要求进步,行动上却力不从心;或改进了某个缺点,却又出现另一个错误;因此,对学差生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并通过各种途径及时了解其思想动态,以便对症下药。若是操之过急或干脆采取歧视、破罐破摔的态度,认为他们是“朽木不可雕”,那将会适得其反。

四、借助集体的力量唤醒学差生的“自尊”

个体在集体中往往会受到群体的压力,集体力量直接影响个人的健康成长。多组织形式多样的班集体活动,会使后进生在集体活动中自觉地接受教育。对于学校里的每个班级来讲,都避免不了学差生这个角色,而且是老师必须面对的角色。

当然,转化学差生思想工作的方法途经是多种多样的,但我认为作为教育者来说:对学差生要多采用宽容态度,尽量多些耐心和爱心,少些训斥;多采用说服教育,始终坚持“以情动人”和“以理服人”的原则;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在工作过程中,多给予学差生以尊重、信任、爱护和改过的机会,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猜你喜欢

差生因素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英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关于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在书上睡觉
找你算账
2020未来教育新思维
教育教学
老师,请给差生一片绿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