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班主任工作之教育手段
2018-05-14潘瑞娟
潘瑞娟
[中图分类号]G63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121-01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工作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班主任工作顺利与否直接关系到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能否顺利展开,学生工作能否顺利进行。因此,认真研讨班主任工作的教育方式与手段是教育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一、注入式榜样观
“打铁全凭自身硬。”只有加强自身建设,用丰富的知识、超众的潜力、高尚的人格等优秀品质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使人敬服的声誉和威望,才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无形资本。班主任既是知识的传播者,是智慧的化身,同时又扮演着父母和朋友的角色。如果班主任能够通过自己的智慧和才干在学生心目中树立起这种榜样力量的权威,那么轻而易举地就会达到“不令而行”的效果。
首先,充实自我,拥有知识的财富。“传道、受业、解惑”是为师之道,一知半解不仅失去了为师的学术权威,也让学生产生质疑。而信息技术发展如此之快的今天,教师已不再是学生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信服和尊重并不会随着教龄的增加而增长,而知识和能力才是获得敬重和信任的唯一方式。
其次,提高修养,做学生为人的楷模。都说孩子是一面镜子,可以照出家长的一举一动。而班主任又何尝不是?他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对学生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更会在学生心目中留下深刻的印记。前苏联教育家申比廖夫曾说:“没有教师对学生直接的人格影响,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工作。”马卡连柯也说:“教师的个人榜样,乃是使青年心灵开拓结果的阳光。”因此,提高思想道德水平,加强自身修养是对每位班主任的基本要求。
二、启发式信任观
众所周知,战国时思想自由,百家争鸣。这也得益于执政者的不执拗。因此,作为班级管理的核心人物——班主任,更应该以启发式的引导,自由的班级氛围,为拥有不同长处的学生提供最适合他们的发展空间。
首先,班主任要成为“理论”上的强者,执行上的“弱者”。“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是我们经常挂在嘴边的话语。“从学生中来”,就是班级的一切规章制度、管理条例、奖惩措施应该放手让学生自制;“到学生中去”,就是让学生自己不断对照自我所定的条例来衡量检测。而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坚持理论,放手执行。通过量化打分让学生鞭策自我,不断进步。
其次,班主任要成为“三头六臂”的旁观者。单凭一个班主任要想将学生档案、成绩、评价、卫生、纪律等等各个方面都做到事无巨细,基本是不可能的。而能否组建起强有力的班委会和团支部直接关系到班级的各类工作能否顺利完成。因此班干部在班级中起到核心骨干的作用,他们是班级各项活动的组织者和倡导者。班级的兴衰与他们的工作密不可分,利用他们的优势做好学生工作,执行启发式的教育方法,让班主任的“三头六臂”和谐地、合作地运行起来。而作为旁观者的班主任应加强对他们的培养和教育,悉心让有能力的学生真正成长起来。
最后,让所有人动起来。班级是大家的班级,每位同学都有责任更有义务为班级贡献自己的力量。全员参与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同时也可以培养学生的管理潜力,争取使人人都敢于走上讲台,人人都能站稳讲台。这其中,班主任需要做的就是宏观调配,同时将信任分发给每一位同学,静待花开。
三、平等式交流观
相互尊重就能带来互相的信任,在尊重和信任的基础上,所有的交流都可以打开心门,敞开心扉。
首先,与学生站到统一水平线上。在课下交流谈心时,摆脱班主任坐着而学生站着的情况,摆脱班主任居高临下的情况。压迫感消失,在细节上的关注会让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信任。
其次,变换身份,成为学生真正的朋友。身份的平等才能决定交流的平等。所以,在与学生谈话的时候,班主任不是高高在上的教师,而是一位知心的朋友。切忌班主任喋喋不休而学生沉默不语。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说出他们不愿意表达的内心情感,关键更要引导学生换位思考,让他们站在老师的立场上去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最后,循序渐进,静待花开。信任需要一个过程,不同的学生,这个过程的时长不同。班主任希望学生知无不言,可是學生怕祸从口出。因此,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循序渐进地引导,学生敞开心扉固然是最好的结果,但如果他沉默不语也并不代表他无动于衷,潜移默化的变化正在发生,只不过我们需要耐心等待,最终一定会花开满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