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中、低年级课堂吹奏乐器教学的“定位”作用
2018-05-14阮瑞霞
阮瑞霞
【摘要】识谱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点以及难点,做好识谱教学重要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领悟教师讲授的知识,体会音乐本身的魅力,形成良好的音乐创新技能等。《新课标》提出要求学生掌握音乐基本要素,包括演唱、演奏、识谱、创编等基础知识。因此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在音乐教学中,一定要注重识谱教学,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识谱,这样才能够帮助其更好地认识和掌握音乐。
从目前中低年级识谱教学实践来看,普遍存在教学效果较差,学生识谱能力欠缺等突出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识谱本身比较枯燥、难度比较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目前识谱教学方法不够高效,识谱教学手段落后。基于这种情况,如何在瞬息万变的新时期建立更人性化、更符合时代特色和年龄特色的识谱教学,这个意义尤为深刻。
【关键词】识谱教学现状;课堂吹奏乐器;识谱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文献标识码】A
音乐《新课标》对于学生的识谱能力进行了具体的界定,对于不同阶段学生需要具备生怎么样的识谱能力都进行了规范。小学阶段音乐教学识谱方面的具体原则就是“立足课堂,面向全体。”,基于小学阶段学生的认知规律,利用感性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识谱的理论教学,确保音乐教学实践活动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充分利用好识谱这一个音乐学习的基础性手段,注重去培养、提升学生对于音乐的感知能力、表现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力争做到让每个学生都能够真正的感受到音乐所带来的乐趣以及魅力,让学生去走入音乐、融入音乐。从目前小学音乐教育情况来看,识谱教学往往是投入最大,但是的却无收获最小,甚至到了五六年级仍旧在片面地追求谱面效应。
一、识谱教学现状
小学识谱教学实践中,学生刚刚接触音乐就遇到了最难学、最枯燥识谱,学习兴趣因此事大打折扣。因为这之前学前教育的音乐课,基本上以听唱为主,学生完全靠自己的记忆把歌曲理想化的完整,前提条件必须要有音乐的伴奏,假如脱离的音乐,绝大部分学生会出现“五音不全”的现象。在之后地音乐学习中,教师将主要精力以及时间都放在了看谱读词、看谱跟唱等方面,重点对于谱子节奏、变化等进行教学,这样的教学往往是索然无味的,甚至是枯燥的,消磨的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以及激情,久而久之,不仅仅是节奏、音准等难以掌握,乐谱学习也是难以达到应用的效果。
二、课堂吹奏乐器对识谱教学带来的意义
(一)课堂吹奏乐器的特点
课堂吹奏乐器与常规的乐器教学相比有着自身的不同特点,即更加简易以及全员参与。对学生来说,课堂吹奏乐器,不仅仅是学习一种技能,掌握“乐器”如何演奏,也是借助于乐器的学习,来进一步拓展丰富音乐学习的一个重要过程。对教师来说,乐器不仅仅是教学道具,也是音乐教育,乐器教学是音乐教学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与其他的音乐教学内容之间的关系就是相互渗透、相辅相成。
对于中、低年级的学生来说,笔者认为音乐识谱教学的关键在于用好乐器演奏这一手段,教学实践也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即通过在音乐课堂之上演奏乐器,有助于识谱教学效果的提升。学生在乐器学习过程中,可以非常直接的感受到音符的变化,音调的高低等等,同时借助于反复演奏,可以让学生听音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在潜移默化之中,来让学生准确地把握音高的概念,识谱能力将会得到大大提升,有助于激发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二)课堂乐器应以趣激學,抓住识谱的主动性。
“把器乐教学当成一个广泛的音乐学习领域”是新课程教育理念的体现。器乐教学的目的不是单纯地学习演奏方法与技巧,而是通过演奏来启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表达音乐的情感。教学中既要重视基本功训练,又要防止过分地强调技能训练,做到在音乐审美实践与创造的过程中探索音乐规律,实施基础训练。
在歌唱教学中,学生经常遇到的问题很多,主要包括气息调整、识谱演唱、音准把握等等,不少学生因为唱歌走音而没有自信展示自己,更不用去说声情并茂地唱歌了。课堂吹奏乐器的学习和演奏促进了中、低年级学生的视谱、视唱能力,而且在边吹边听的过程中,锻炼了学生“音乐耳朵”,提高了听音能力,有利于中、低年级学生建立良好的音准感,解决了歌唱教学中遇到的难题,为歌唱教学“保驾护航”。
在教学二年级第四册的歌曲《两只老虎》这首合唱曲时,许多学生都能独立完成这首耳熟能详的儿歌,包括乐谱的视唱,但是作为第一首接触的“小合唱”,两个班级的教学效果却让我“大吃一惊”。我曾让两个不同的班级进行了实验,普通班以钢琴范奏带声部演唱,学生们不是“抢拍卡带”就是捂着耳朵拼命寻找自己的声音,音乐根本体现不出美感,更不用说和声的美感,效果并不如人意;而实验班的教学则是让学生先分声部演奏旋律,互相聆听,感受音准以及声音的和谐度,接着合奏,把合奏感受音准音程转移到合唱之中,轮流交替奏唱,有机过渡,合唱难点解决了,更好地表现了歌曲,激发了学生创造美的能力。
三、识谱教学的最终成果——视谱演奏或演唱
笔者通过尝试在识谱教学运用乐器演奏来辅助教学这一方法,往往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兴趣很高,对新的乐曲很感兴趣,总想蠢蠢欲试,但对乐谱的不熟悉,导致学生能记忆的大多都是乐谱的片段,所以,这时候最好采用二度创作的手段,进一步去增强学生识谱能力以及对于音乐的理解感受能力。这是因为音乐课堂之上的乐器演奏,对于学生来说就是像是演唱一样,也属于二度创作,在乐器演奏中,学生会将主要的精力都放在识谱上面。我们把一些旋律比较简单的歌曲进行演奏,帮助学生去体会歌曲中蕴含的情绪,分析音乐节奏的快慢、力度等等,这样就可以让有难度的曲谱变得更加简单,有助于学生识谱能力的提升。例如我在教学《闪烁的小星星》这首歌曲时,会让学生与《小白船》《粉刷匠》等歌曲进行对比,让学生感受不同歌曲之间在钢琴上节拍、速度、音区、节奏等变化方面的变化,并引导学生摸索着自己创作,教学实践证明,这一做法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除此之外,在学生学习识谱学习中以及按照乐谱进行演奏的教学过程中,可以采用分段、分句学习的办法,先去摸清不同乐句、不同章节之间的内在音乐节奏,对比分析不同点以及相同点,用好对比学习方法。这样的教学实践,学生学习起来更加方便,同时对于学生理解歌曲、分析歌曲也有很多的好处,从这一角度来说,可以说是一举多得。
我们中、低年级的孩子虽然音乐的素养或者知识的积累没有高年级大孩子这么丰富,但是对音乐新知识的探索和求知欲望绝不低于高年级的孩子们,特别是对课堂乐器的学习兴趣,因此将乐器演奏用在音乐教学中,让孩子去更好地识谱,帮助学生掌握乐器演奏技巧,这样反复进行训练,就可以较好地帮助学生提升识谱能力。
作为一名长期带低段的音乐教师,应该为孩子们今后的音乐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就好比要写文章先识字的道理,识谱教学应该被较好地融入到教学实践中去,春风化雨式的进行熏陶、渗透,这样的识谱学习才不会枯燥、才不会让学生反感,不会成为学生的负担。小学生学会识谱这一基础性的知识之后,就能够为以后其更好地学习音乐打下良好的基础,让学生能够从音乐中感受到美妙、愉悦等,进一步激发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增强学好音乐的信心。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音乐课程标准解读[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郑莉,金亚文.基础音乐教育新视野[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