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美术教育与美学教育

2018-05-14范金玉

名家名作 2018年5期
关键词:艺术作品美学美的

范金玉

[摘 要]针对初中学生群体,提出在美术教学活动中需要坚持多样化与代表性结合,理解与感知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和美术教育与美学教育结合的原则,并就其中的一些具体问题提出具体解决方案。

[关 键 词]初中美术;美学教育;体验感知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040-01

美术教育的根本目标在于“充分发挥美术教学陶冶情操的功能,努力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美术课程是美学教育的主要途径,引导学生发现美,欣赏美,创造美,培养学生的感知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推动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和个性化发展,是美术教育的主要目的。本文试针对初中学生,从四个方面谈谈美术教育与美学教育发展道路的探索。

一、多样化与代表性的结合

美术是泛指创作占有一定的平面或空间,具有可视性的艺术。作为一种艺术形式,美术包含了多样化的体裁,一般分为:雕塑、绘画、设计、建筑,如果再具体细分,中学阶段可以涉及素描、速写、水粉、国画、篆刻、版画、装饰画、泥塑、书法、篆刻、设计等一系列体裁。美术不仅体裁多样化,在每一门类之下还包括多样化的流派、技法和表现方式。例如,油画就包括巴洛克、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表现主义、抽象表现主义等多样的画派。一方面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于较为抽象和专业的艺术体系尚难以有一个精确细致的感受,另一方面美术教育的要求和地位决定了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不需要介绍过于专业的艺术理论,这就要求对初中阶段的美术教育内容做出适当的取舍。

因此,多样化性质的背后一定是代表性的选择,一定是详与略的结合。尽管教材中的材料已经经过千淘万漉,但如果一味地照搬美术课本中的教学材料,难免事无巨细,甚至可能会导致课堂空洞乏味,得不偿失。在选取每一位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品时,必须坚持简要详明的原则,并可以联系课本外的知识进行适当补充。如在介绍毕加索时,可以结合其蓝色时期、玫瑰时期、立体主义时期、蜕变时期各个阶段,分别介绍《蓝色自画像》《拿烟斗的男孩》《亚威农少女》以及《格尔尼卡》等作品,并结合其他相关作品,联系毕加索生平,让学生对这位艺术大师有一个立体直观的印象。

二、理解与感知的结合

理解与感知构成了艺术欣赏两大最基本的内涵。艺术欣赏是人们的感官接触到艺术作品产生审美愉悦的过程,是人们对艺术作品的接受和心理再创造的一种精神活动,也是中学美术的必修课。理解与感知的关系,曾有人以花作比喻:“欣赏花的人,先看到了花的本身是如何的娇艳、唯美,然后才闻到了花的香味,往深了想,才会感叹这花从一颗小小的种子到今天的惊艳。”可以说,从理解到感知,再到艺术欣赏的过程,就是一次美学体验的过程。而初中阶段的美术学习过程中,学生由于缺乏相应的艺术基础知识,仍需要美术教师在美术理论和背景知识方面从旁引导,如对作品色彩、光与影的解读等等。在这些基本知识消除了学生“读懂”作品的障碍之后,教师则不能“越俎代庖”,而应该扮演一种鼓励和支持的角色,鼓励学生对艺术作品的再解读,再创作,以实现美学熏陶的目的。

三、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上文指出了艺术理论对于破除学生理解艺术作品的障碍层面的作用,指出了适当艺术理论灌输的意义。但是这种单纯的语言讲授难免显出语言文字的无力性,且并不能更多地引起学生的注意。模拟是最好的教学手段,通过工艺类动手操作情景法,针对书法、绘画、泥塑等便于直接上手的体裁,让学生以模仿的形式进行艺术创作,体悟对美的直接创造的过程。在平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有意识地积极开展综合实践课程,选取贴近学生生活的主题或对象,让学生自由开展艺术创作活动。比如,在雕塑这一单元,教师可以让学生利用造型泥,对身边的某一具体事物开展创作活动,并引导学生给自己创作的泥塑作品起一个名字,赋予一定的抽象内涵,让学生对雕塑这一利用雕塑语言表达象征含义的艺术形式有一个更加直观的理解,在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同时,完成一次创造美的体验式教学过程。

四、美术教育与美学教育结合

美学表示的是一种人与世界的审美关系,其中的审美是一种以意象世界为主体的人生体验活动。而美术是反映自然和社会生活、表达艺术家思想观念和感情的一种艺术活动。美术的学科特点意味着美术是一種可以把意象世界具体化的学科,也就意味着美术对于初中阶段学生的美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我认为美术教育与美学教育的结合是一个熏陶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营造一个特定的课堂环境,可以通过分小组互动式讨论,充分调动学生的听觉、视觉和触觉等,甚至可以将课堂搬到室外,让学生在一次实地的写生或者摄影活动中,潜移默化地接受自然之美和艺术之美的陶冶,达到美学教育的作用。

美的教育是一个内容丰富却仍远未受到足够重视的领域,通过开展初中美术教学实践,让学生发现美,认识美,欣赏美,是社会赋予每一个美术教育工作者的使命,仍需要我们不断创新实践。

参考文献:

[1] 张琳.发挥情感因素在美术教学中的促进作用[J].美术教育研究,2013(16):157.

[2]冯苏.美术教学融入情感教育之我见[J].基础教育研究,2011(10):44-45.

猜你喜欢

艺术作品美学美的
印花派对
打破平衡
五彩缤纷的艺术作品
美的校 美的人
纯白美学
何晋渭艺术作品
张杰艺术作品
陶瓷艺术作品
这美的朋友 这美的如画
春食色彩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