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零开始

2018-05-14范广晨

名家名作 2018年5期
关键词:美术课基础美术

范广晨

[摘 要]初中阶段学生在心理和生理方面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兴趣广泛且未定型,学业压力和身心成长变化会让他们产生“焦虑”情绪。学校、家长和学生对美术课学习重视不够,为保证美术课堂教学平稳、有序开展,对零基础学生转化势在必行。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美术观,帮助学生平稳顺利渡过“青少年危机”。

[关 键 词]美术;零基础;转化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5-8854(2018)05-0039-01

一、初中美术课的现状和问题

1.当下初中美术课所处的社会背景

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手机、电脑、iPad等高科技产品的普及让学生沉迷其中,难以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在我国,学校领导、家长、学生本人在初中阶段都会把更多精力放在语、数、外这些主要科目上,对美术课的冷漠由来已久,虽然一些家长会在校外给学生报一些美术课程的兴趣班,但也仅占一小部分。

2.当下初中美术课堂存在的问题

学生对美术课兴趣有余,但学习动力不足。作业中对美术知识点抄写还能较好完成,一旦涉及绘画和制作就暴露出基础薄弱的问题,许多同学多次在课堂上反映“老师我不会画画”“老师我没有学过”“老师我能不能用抄写代替画画”等话语。我们一直提倡和践行美育和素质教育,但学生的反馈却给了我们美术教师一记响亮的耳光。如何在美术课堂上将零基础和基础薄弱学生进行转化,是教学实践中比较棘手的问题。

二、美术零基础学生的转化策略

1.了解学生和因材施教是转化的前提条件

充分备课,尤其是充分对学生情况进行了解,是美术课对零基础学生的转化的前提条件。刚接到新的班级,要在前一两个礼拜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和作业情况等方面弄清楚他们的相关情况,例如学生的学习习惯、绘画基础、道德素养、心理素质等。学生不良学习习惯在美术课堂上主要表现为注意力不集中,喜欢讲话,这时可以给学生暗示,可以是眼神提醒,也可以对学生进行提问,也可以走到学生身边进行提醒,课后再找学生了解情况,有针对性进行沟通和教育。对课上发言不积极的学生坚持正面积极引导,多谈心沟通,课上以表扬激励为主,促进该学生豁达、乐观、自信情绪的培养,增强学习动机。

2.关爱学生和互动交往是转化的重要基础

教師扮演家长代言人、学生朋友等角色,在教学中融入对学生的关爱和互动是转化零基础学生的重要基础。学习好的学生平时能得到各学科老师的赞赏和表扬,但基础薄弱学生更期待老师注意和关爱,美术教师要进行“爱”的教育,帮助学生找回学习自信和动力。一次我在一节公开课前渗透时对学生说要好好表现,突然一个学生说“关我什么事”,当时我严厉呵斥这个学生。课后我对这个学生的课堂反应进行反思,通过了解他在其他课上经常喜欢和老师唱反调,结合平时对他的观察我感觉他是希望获得老师关注。后来在课堂上我经常提问他,帮助他修改绘画作品,公开课时让他帮助老师完成课堂布置,让他感受到老师对他的器重,最终他逐渐由无意注意变为有意注意,课堂学习效率和纪律都有了极大的提高。

3.优化课程和长效吸引是转化的有效手段

美术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课堂上大多心不在焉,作业不能及时完成、敷衍。为让美术课不是“对牛弹琴”,在课前要优化美术课程设计,要精炼课堂教学内容以激发学生的持久注意力。在《仕女簪花》一课的学习中,让学生用橡皮泥制作发饰,利用初中生好动的特点设计制作课,学生参与度很高,制作的发簪各式各样,表现出创造力,一直到后面让学生试戴自己做的发饰,整堂课学生的参与度都很高,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很快乐。教学中要有节奏地将学生的注意力进行引导,这样才能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听得懂、可参与,让学生真正领略艺术之美,最后学生的作业才能高水平、高质量地完成。

4.课堂示范和增强体验是转化的根本保证

课堂教师技能展示能对学生起到良好示范作用,没有示范的课堂是失败的美术课堂,课堂上教师的示画能在学生中起到榜样的作用,也能为基础薄弱的同学提供范例,保证课堂效果。记得我初中时有个数学老师徒手画圆,全班同学都被老师的“绝技”惊艳,瞬间激发起对数学老师的崇拜和对数学的兴趣。在上《笔情墨意抒胸臆》这节课的时候,我在课上进行示范,学生聚精会神地看我画并猜我画什么,直到画面完成他们总算“猜对了”,在猜的过程中也是认真观摩学习绘画技能的过程。

三、结论与思考

陶行知说过:“被教师称作坏蛋的学生,将来很可能成为一个爱迪生。”这句话是在告诫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对那些零基础或者基础薄弱学生,应该给他们更多期待、更多肯定、更多表扬,让他们发展出无限可能。在美术课堂教学中坚持以生为本,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承认和肯定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对不同的学生形成不同的期望,使每位学生都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M].沈阳:沈阳出版社,2003.

[2]李力加.走向多元的美术教学[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9(3).

猜你喜欢

美术课基础美术
不一样的美术课——画手
美术篇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最憨厚笔记 夯实基础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美术课
找蜡笔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