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歌嘹亮:当好红色基因传承的光荣载体

2018-05-14杨天玺

北方音乐 2018年21期
关键词:军歌指战员基因

【摘要】军歌伴随着人民军队成长壮大,承载着红色基因的源远流传,是我军在不同时期的伟大写实画卷。走进新时代,军歌承载的意义更加丰富,方向性更加明确,更应不断发掘军歌的优势特点,以继承好红色基因密码,完善军人荣誉体系建设,不断丰富强军文化内涵。

【关键词】红色基因;军歌嘹亮;红色基因

【中图分类号】J613.3 【文献标识码】A

军歌是音乐化了的军旅诗,熔铸了浑厚、清脆和刚猛的元素,能打碎软弱的灵魂,倾注进风的呼啸雨的磅礴。它的壮丽、威武,使一支队伍的外在更加刚猛,内在更加丰富。红色基因是我军特有的红色血液密码,是人民军队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胜利走向胜利的关键内在。新时代,可以通过军歌这个最光荣、最富有感染力的载体,让红色基因保持更加旺盛的活力把种种红色精神发扬和传承下去。

一、红色基因源远流长,军歌让它生命力更加旺盛

回首征程,从井冈山、瑞金、遵义、延安西柏坡一路走来的人民军队,无数精神刻在了每名共产党员的心中。而军歌正是这种精神的载体,无论是行军作战,还是政治教育,军歌那激昂又富有感染力的音符和旋律使革命精神流传到了所有一心向党的指战员、爱国青年当中。从“三大任务”到苏区军民生活,从每次战斗至每次会议内容和路线的反映,几乎事事能编歌曲;“九一八”事变后,国难当头,一支支抗战歌曲随着各种抗日救亡运动谱写出来,无数抗日将士和爱国学生在这些歌曲的鼓舞下奔向抗日最前线;1949年后的60多年更是军歌发展的繁荣期,军歌随着部队任务变化呈现出形式多样的特性。历史实践证明,我军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力量,社会主义的核心价值体系往往最早反映在部队的发展和实践中。军歌源自生活,取材于部队的实践活动,是理想化、精神化的部队活动反映。在新时期,红色基因的发扬应立足于不断地推动军队精神文明发展,把军歌内涵不断地扩充、丰富,在润物细无声中让红色基因真正融入官兵的血脉当中。

二、红色基因内涵丰富,军歌给予了它生动的解读

红色基因是我党独有的政治优势,内涵丰富,包罗万象,承载了9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和其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波澜壮阔的奋斗史与革命史。很难单独从某方面去解读它的优越性,军歌却用最简明、最生动的方式给出了对于红色基因较为宏观的认识。我党在不同历史阶段所创造发扬的各种精神,是人民军队不断向前发展、走向辉煌的源动力,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本质体现。红色基因一路传承,本身就是一首伟大赞歌。进入新的历史阶段,军歌能更好继承传统优秀的革命精神,将红色的血脉融入乐谱中,感染官兵的灵魂,让每名同志在军队深化改革的浪潮中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什么是血性军歌,《大刀进行曲》中“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义勇军进行曲》里澎湃激昂的“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给出诠释。在这种血性旋律激发出国存亡的感情渲染下,战士们必然冲锋陷阵在前,必然舍生忘死在先。有人高度评价抗日歌曲在八年抗战中发挥的作用:“一首抗日歌曲抵得上两个师的兵力!”。血性是军歌的本源,是军歌存在、发展的直接动力。一首激发血性的军歌,比空洞的动员、演说更具有实际意义。只有站在时代的角度,才能写出最契合红色基因的精神乐章。我军的军歌久经历史考验,在实践中受到了广大指战员的拥戴与推崇。可以说,无数英雄从生活中走进了歌曲里,无数战斗精神通过歌曲感染了全军官兵。作为新时期军队文化阵地建设的主要动力,军歌对红色基因传承,推动强军文化有着无法替代的作用。

三、红色基因需要与时俱进,军歌也应不断寻求发展

现在的一些基层官兵对于当前军歌提到了几个共性问题:“都什么年代了,唱过去的军歌还有什么意义?”“每天都在唱重复的歌曲很无聊”、唱来唱去不是“爱军精武歌”就是“团结就是力量”等。迈进新时代,红色基因有了更多新的解释内容。在这样的历史关头,军歌不可停滞不前,要更紧密的结合当前时代精神,将红色基因的血脉不断地流传与发扬下去。

要坚持实事求的创作精神,围绕红色基因的创作,是歌曲创作的根本。红色基因是立德树人不可或缺的教材,军歌则是教材的丰富内容和最好的无形说明。以歌化人,以词育人,能够有效地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万不可脱离时代主题、实际环境来创作军歌,与主流背离的乐章从来都是分散人心、降低士氣的杂音。

我军军歌形成于长期革命斗争环境,是为宣传教育广大指战员、鼓舞士气、提高战斗力而创作的。习主席在全军政治工作会议上提出“要着力于培养有灵魂、有本事、有血性、有品德的新一代‘四有革命军人”,这也是军歌的必要遵循。应把“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和新一代“四有”军人价值内涵溶于歌曲中,从而增强红色基因在新时代的感染力与鲜活力。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全部历史的过程”不是由那些自命不凡的思想家或少数杰出的人物所决定,而是“决定于活生生的人民群众本身发展”。军歌成为红色基因的光荣传播者,是特殊历史环境、激烈的战斗背景下为适应全军指战员、人民群众的需求而成的。抗战的烟火诞生了《八路军进行曲》;朝鲜战争的硝烟映衬了《志愿军战歌》雄赳赳、气昂昂的惊人斗志;和平时期边防军的无私奉献成就了《小白杨》的传唱;为边疆抛洒热血的战士谱写出了《血染的风采》;万千官兵的舍小家为大家传唱出了《当你的秀发拂过我的钢枪》……坚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检验军歌对于红色基因的传承成果,创造出的作品必然符合广大指战员根本利益和精神需求,方可彰显红色基因的背景底色。

参考文献

[2]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第一卷(1921-1949)上册[M].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011(22)14-15.

[3]许启贤.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教育史[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

[4]公方彬.大力培育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

作者简介:杨天玺(1992—),男,苗族,国防大学政治学院研究生二大队学员五队,贵州凯里,研究方向:军队党的建设。

猜你喜欢

军歌指战员基因
浅析消防救援队伍灭火救援安全防控
指战员作战安全认知力和行动力训练方法
浅谈救援指战员心理素质培养的思考
为“蓝朋友”身上增添“文艺范”
修改基因吉凶未卜
军歌嘹亮
基因事件
“独派”怂恿蔡英文“改军歌”
基因
基因搜索仪